1. 看考云 > 知识库 >

两只牛

对于两头在打架的牛,曹植做了什么诗,最后千古流传?
对于两头在打架的牛,曹植做了什么诗,最后千古流传?
提示:

对于两头在打架的牛,曹植做了什么诗,最后千古流传?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命曹植即兴作诗,却不能出现牛字,结果流传千年! 曹丕真是愚蠢至极,难道不知道曹植才高八斗,满腹才华,尤其擅长写诗作赋吗?用别人擅长的东西为难别人,这岂不是自找难看吗?假如想让曹植死,不必让他作诗,让他七步扛鼎好了,举不起来就把他咔嚓了,如此曹植岂能不死。所以,历来对于《七步诗》是否为曹植所作,争议非常大。《七步诗》最早见于南朝刘宋时期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我们知道,《世说新语》不是正史,里面充斥许多道听途说、子虚乌有的东西。 实际上,曹植不仅有七步吟诗,诗中表达出对曹丕的做法非常不满,间接的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还写过一首诗《死牛诗》,这首诗的难度系数比七步诗还要高,因为在这首诗里面不能出现牛字和井字,如此作诗技巧,如同带着手铐吃饭一样,更能够突出曹植满腹经纶,才华横溢。 曹植有一次跟曹丕乘马车出游,恰好遇到两牛在墙下相斗,一头牛斗败,被撞入井中摔死了,曹丕要求弟弟根据这幅场景,写一首《死牛诗》,要求诗中不能出现牛的字眼,也不能说到井,更不能说两头牛打架,不能说到牛死掉,要求马车走一百步内做出来,做不出来就砍头。 然而曹植丝毫没有压力,一番举动下来,便脱口而出,作出《死牛诗》,又一篇千古名作:两肉齐通行,头上带横骨;行至凶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不过从此曹植开始郁郁寡欢的生活。从这里看曹丕实在可恶,他将弟弟曹植逼得这样惨,在曹植做出《死牛诗》后,曹丕还是没有为难曹植,曹植活的时间还比曹丕时间长。

见两牛打架曹丕让曹植作诗,留下了哪首有名的古诗?
提示:

见两牛打架曹丕让曹植作诗,留下了哪首有名的古诗?

曹操在宛城的失误导致长子曹昂战死之后,作为次子的曹丕当然不让成为了长子,也被不少人当作继承人看待。但曹操并不看好曹丕,他更看好很有才学的曹植和曹冲两人。后来曹冲病死,曹操把对曹冲的关爱给了曹植。曹操本以为曹植胜过曹丕成为继承人,奈何曹丕有司马懿等幕僚的辅佐还是技高一筹,当曹丕上位之后想到了这些年的各种心酸,于是经常找曹植麻烦。 曹操是那个时代的诸侯,权力很大社会地位很高,家里养了十几个妻妾也儿子成群。但曹操经常忙于公务迟迟没有确立继承人,这种现象让曹丕、曹植等等几个孩子都看见希望,经常明里暗里较劲。曹操知道这些事但并没有阻拦,因为在曹操看来生逢乱世自然是强者留下弱者淘汰。有了曹操的这种态度,曹丕等人斗争更加激烈,也组建了自己的班子。 起初曹丕在继承人之中处于弱势一方,毕竟论关爱他没有曹冲深,论才能他没有曹植高,甚至论军功他都没有曹彰强,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身为一个长子的身份。后来他邀请司马懿做自己的幕僚,司马懿觉得曹丕奇货可居也制定了很多策略并帮他通过了曹操的考核,而且还建议曹丕结交各种大将。后来曹操发现曹丕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于是立他为世子。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操去世后曹丕顺利上位,当时曹植和曹彰等兄弟还在外地,曹丕担心他们出现会对自己不利,于是拒绝他们来邺城看曹操最后一面。当曹丕称帝之后名义上封自己众位兄弟为王,但实际上却监控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不能出封地,而且他们所结交的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记录在案,还要派人专门分析看看他们有没有谋反的动机和可能性。 后来曹植受不了这种监控特意写信了卞太后,卞太后心疼儿子于是假装生病,特意让曹植来到宫中伺候。曹丕知道这是母亲的意思,尽管他不想看到曹植但也不敢逆母亲的意,只能等待机会。有一次宴会上他向众人介绍曹植才高八斗,趁着酒性让他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不然将会责罚他。曹植知道曹丕的目的是要处罚自己,于是作出了一首《七步诗》,以豆萁作为比喻,讽刺两兄弟自相残杀。曹丕当时颜面无光但也不好对曹植下手。 宴会上的这件事让曹丕非常不舒服,他一直想找机会处理曹植。等卞太后病稍微好了一点时曹丕邀请卞太后和曹植一起到郊外散心,卞太后不知道什么意思,以为曹丕想要和曹植和好,于是带上丫环欢快的出宫。而曹植知道曹丕的目的是什么,但他不能抗命只是一路上眉头紧锁。卞太后还以为曹植生病了,一直关心曹植的身体状况,这让曹丕更加怒火中烧,毕竟他没看见卞太后何时这么关心过自己。 等曹丕一行人到了郊外,曹丕特意和眼前的两人说起了小时候的故事,卞太后还拿曹丕小时候的事打趣他,曹丕也感叹当年要是和曹植一样好好学习,现在处理国事肯定不会那么伤脑筋。话刚说完曹丕对曹植说,前面就有两头牛在打架,你即兴赋诗一首吧,但诗句里面不能有牛。曹植听到曹丕的话心想又来了,但思考片刻就做出了一首诗。这首诗和上次的《七步诗》一样,都是讽刺曹丕自相残杀。曹丕听后非常震惊,于是放下了想处置曹植的想法,曹植机智之下作出的这首诗从此名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