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平里战役
如何评价砥平里战役?
砥平里战斗是朝鲜战争的第三个攻防转折点。砥平里之战标志着志愿军战略进攻大规模、大踏步、大纵深运动战的结束,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战略相持阶段来临。 砥平里守军为美军第2师第23团和1个法国营、1个炮兵营、1个坦克中队等,共6000余人,构筑有较坚固的防御工事。 1951年2月13日晨横城反击作战胜利结束后,志愿军首长判断砥平里地区之敌已南逃一部,估计防守兵力不足4个营,决定扩大战果,攻歼砥平里之敌。13日夜,第39、第40、第42军6个团发起进攻,由于对敌情判断有误,各部队仓促投入战斗,协同较差,当夜仅歼敌一部而未能解决战斗。 扩展资料: 战斗背景 砥平里,位于横城以西、杨平以东、南汉江以北。美第2师第23团、法国营、1个105毫米榴弹炮兵营、1个坦克中队、1个155毫米榴弹炮兵连、1个高射炮连,共6000余人,有榴弹炮24门、坦克21辆和迫击炮5l门。 自1951年2月3日占领该地区后,以村庄为中心,已构筑环形防御地,并有设防要点。兵力部署除团部保留1个连、各营保留1个排为预备队外,其余全部兵力均部署在第一线,且以坦克配置在第一线的外围。
砥平里战斗的其它
这是令人痛心的一战,本来是类似孟良崮围歼74师一样的围歼战,但对手不一样,打成了攻坚战,却又缺乏必要的野战攻坚条件和设备,且器不如人,失败就在情理之中了。朝鲜战争中,这样的战例有很多,五次战役时40军120师359团2营包围了美军第92装甲野战炮兵营,两个步兵连打了三天三夜没把这个炮兵阵地打下来,而且这个炮兵阵地在防御的同时还能不断的完成向各个方向的炮击支援任务,最后的伤亡比例是我们两个连最后剩不到百人,而美军伤亡15人。面对历史,我们只能是总结教训,以利将来。
砥平里的砥平里之战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或联合国军称为“霹雳作战”的战役中,1951年2月13日—15日,在朝鲜京畿道杨平郡砥平里,中国人民志愿军8个团5万余人与联合国军1个美军团、1个法军营及配属部队进行了殊死的战斗——联合国军决心在中朝军队进攻下的全线后退中,坚守砥平里这个前哨阵地,以打乱中朝军战役部署,实现“霹雳作战”的目标,进而取得战役甚至战略主动权。在惨烈至极的战斗中,志愿军参战部队虽然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因战斗指挥、协同较混乱,加之美军抵抗顽强和阵地火力配置合理,此战历经2天,最后以志愿军的失败告终。战斗规模不大,但过程激烈,影响深远,此战可以认为是一次转折,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来说,运动战时期结束,阵地防御战时期来临;对联合国军来说,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时的狂妄和被入朝初期的志愿军痛打后的仓皇中彻底恢复了所谓的“荣誉”和“信心”。砥平里战斗,中国军队的伤亡人数是惊人的,参加攻击的中国军队8个团中,仅第40军参加攻击的3个团就伤亡1830余人;359团3营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3营营长牛振厚在撤退时说什么也不离开遍布着他的士兵尸体的阵地,最后硬被拖下来;357团团长孟灼华在向上级汇报士兵伤亡的情况时,因痛苦万分而泣不成声。中国军队对砥平里的攻击是失败的;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邓华副司令员为此做了专门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