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
赠从弟的诗词 赠从弟的诗词是什么
赠从弟的诗词有:《赠从弟》《赠从弟》。 赠从弟的诗词有:《赠从弟·其二》《赠从弟三首其一》。 拼音是:zèng cóng dì。 结构是:赠(左右结构)从(左右结构)弟(独体结构)。赠从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陈柞明评论刘桢的诗,用了“翠峰插空,高云曳壁”的精妙比喻。二、引证解释陈柞明评论刘桢的诗,用了“翠峰插空,高云曳壁”的精妙比喻(《采菽堂古诗选》)。关于赠从弟的成语称兄道弟绨袍之赠采兰赠芍弟男子侄难弟难兄兄死弟及麦舟之赠临别赠语临别赠言关于赠从弟的词语称兄道弟麦舟之赠弟男子侄采兰赠药采兰赠芍华衮之赠指_相赠桐叶封弟绨袍之赠临别赠语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赠从弟的详细信息
古诗赠从弟的赏析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从弟,堂弟。 【试题】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4分) (4)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3分) (5)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3分) 【参考答案】 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⑵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3)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2分)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1分)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1分) (4)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1分)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2分) (5)(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阅读练习二: (1)三、四两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风声松枝各有什么含义?(4分) 答案:三四句用了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2分) 风声象征险恶的环境(1分), 松枝象征正直的君子(1分)。 解析:第一步,先通读全诗明确诗中运用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第二步,抓主要意象风声松枝;第三步,结合作者情感具体点明其效果。第四步,整合答案,注意答案表述的简明、连贯。 (2)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1分),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1分)。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2分)。 解析: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松柏 风冰霜等,再由从象征的角度,以及诗人的情感角度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
《赠从弟(其二)》刘桢翻译是什么?
翻译如下: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地猛烈,而松枝是如此地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原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哀、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 追求。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 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 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 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尤其是结尾 二句,以虚词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神完气足。
赠从弟刘桢其二原文及翻译
《赠从弟·其二》原文如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其二》翻译如下: 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赏析 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而且能同诗人心心相印。这是因为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灭,与人无关。但一旦诗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树木、风霜雷电,与自然界中某些同人类相通的特征一撞击,便会爆发出动人的火花。 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刘桢之前有屈原的橘颂,刘桢之后,则更是屡见不鲜,且形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