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农业第一次绿色革命,农业的三色革命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 1,农业的三色革命是什么
- 2,什么是第一次绿色革命,什么是第二次绿色革命说
- 3,第二次绿色革命是怎么回事?
- 4,绿色革命的两次差别
- 5,第一次绿色革命指的是什么?
- 6,什么是印度的绿色革命?
- 7,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的含义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 8,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的含义是什么?
- 9,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的含义是
1,农业的三色革命是什么
农业的“三色革命”
绿色革命:农作物的最高产量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光能利用效率的高低。目前一般作物光能利用率仅0.4%左右。但从光合作用本身的效率来计算,理论上最高可达20%左右,根据这一计算,仅水稻亩产就能达7000~10000千克。因此,把扩大农作物叶绿素体面积以加强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出率,称为“绿色革命”。
白色革命:地球上的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用来发展畜牧业,将粗蛋白转化为以奶品、肉类为主的高级蛋白质,既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因为蛋白质呈白色,所以称之为“白色革命”。
蓝色革命:海洋占地球总面积71%,不仅生物品种多,而且数量巨大,但目前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十分有限。海洋可提供的食物,比陆地全部可耕地提供的食物多得多。因为海洋呈蓝色,所以把人类征服海洋、建立以海洋为主的水体农业称为“蓝色革命”。
2,什么是第一次绿色革命,什么是第二次绿色革命说
第一次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的高秆变矮秆,另外辅助于农药和农业机械,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世界上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它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第二次绿色革命(second green revolution)是指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运用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既高产又富含营养的动植物新品种以及功能菌种,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在促进农业生产及食品增长的同时,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 扩展资料: 20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和墨西哥、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展利用“矮化基因”,培育和推广矮秆、耐肥、抗倒伏的高产水稻、小麦、玉米等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活动,其目标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 当时有人认为这场改革活动对世界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犹如18世纪蒸汽机在欧洲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一样,故称之为“第一次绿色革命”。但以后这场改革活动暴露出许多缺陷:技术和经济上要求高,耗资大而不易推广;污染严重,能源浪费等。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应用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把它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绿色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绿色革命
3,第二次绿色革命是怎么回事?
中文名称:绿色革命 英文名称:green revolution 定义1:20世纪中期,一些国家利用“矮化基因”和生物技术,开展培育和推广高产粮食作物品种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改革活动。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经济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20世纪60年代起,国际农业发展组织将高产谷物品种和与之配套的施肥、灌溉等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农业生态学(二级学科)
1.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水资源下降,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速度还将放慢,而人口到2025年将达到85亿,结实要产生比现在多%50的粮食才能解决仅人口增长一项导致的食物需求问题。 尽管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成功实施,是中国,墨西哥,印度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上升了70%,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贫困和食品短缺的威胁。形势严峻。 2.第一次绿色革命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和负面影响 瘠薄土壤的广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无法应用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 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以及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种子对水,化肥,农药的以来,粮食产量在国家间,地区 间,高中低产田间仍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高产产品对化肥,农药,灌溉依赖过度,导致土壤,水系污染,病虫害的抗性增强,土壤次生盐 渍化等生态和环境问题,以及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 农村出现新的两极分化,贫困和妇女作用问题日渐突出。 第一次绿色革命成功地跨越了农民文化素质低,市场不发达和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障碍,但这些问题都成为现在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障碍。
4,绿色革命的两次差别
按照绿色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粮食产量普遍性大幅度提高和农业新技术的可持续利用,后者包括人们愿意接受新技术的普遍程度和新技术给生活方式及种植文化带来的适应性,第二次绿色革命尚处于局部酝酿之中,即处在全球性规模化革命的形成之前。第二次绿色革命假设能够形成,那么将在其问题背景、发展目的、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政策等方面与第一次绿色革命具有以下相似之处:(1)人口与食品供求关系的巨大矛盾。(2)以解决食品危机为主要目的。(3)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开发作物新品种,这些品种在其增产、地区适应性方面优于以往品种。(4)新品种技术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农业及食品生产至关重要。出于各种原因,这些技术尚未传播普及到本该受益最大的地区。(5)政策与农技培训对于绿色革命的范围和最终成功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二次绿色革命与第一次绿色革命的不同点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1)时代背景与目标导向不同第一次绿色革命发生在人类社会主流已经进入的工业经济时代,当时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农业经济时代;第二次绿色革命面临的是信息经济时代和生物经济成长阶段。在即将到来的生物经济时代,农业的功能,除满足人们温饱条件、为工业增值提供原材料外,还将体现在增进人类健康、提高营养品质和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消费多元化和崇尚生活情趣、个性化定制食品和药物以及供人们以回归自然与绿意享受等,即突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注重营养品质、产品人性化与个性化等“人本化”特征。农业发展目标不仅在于食品增产,而且还在于在食品产量增长的同时,农产品质量得以提升,环境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目标导向主要是增加食品产量而言,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目标导向是多元的,即在追求食品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与环境可持续发展。(2)技术系统不同第一次绿色革命依托的主要技术是植物常规育种和杂交育种,以及与高产品种配套的灌溉系统、化肥和杀虫剂的广泛使用。而第二次绿色革命依托的技术将主要是以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其他配套的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第二次绿色革命依托的技术,如研制转基因作物种子所需的科学技术,比创造第一次绿色革命农业进步所用的科学技术要复杂得多。(3)知识产权的界定和研发部门不同以转基因种子为例,转基因种子主要是由私营公司,尤其是由兼营种子与化学工业的跨国公司研制,而非如第一次绿色革命那样——新品种主要由公共部门投资研制出来。由此带来的种子成本和知识产权问题非常突出,以致成为目前推广使用生物技术产品的巨大障碍因素。(4)政策环境和政治气候不同第一次绿色革命被认为是在一个特殊的政策环境中实现的,这种政策环境包括人口过剩、担心饥荒、慈善事业、冷战政治因素等。这一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被积极鼓励,政策法规相对宽松,有助于农业革命。而第二次绿色革命已不存在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且有关转基因食品等的政策法规更加严格;非政府组织、公众意识和舆论已形成重要的政治力量,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使得公众的关注度和知情状况发生改观,从而使转基因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面临更多的挑战。(5)负面效应不同第一次绿色革命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主要是由于过量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由于农作物品种单一化而引起的农业种质资源减少及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第二次绿色革命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主要是食品安全、生物伦理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由于转基因作物种植导致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使用量的减少,被认为将有益于环境。 若要促使第二次绿色革命在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展开,还有诸多障碍因素需要消除,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研发成本与发展中国家农民购买力差异,知识产权保护,利益相关者关系,转基因等生物技术产品的规制环境。根据两次绿色革命的异同点,第二次绿色革命可从第一次绿色革命中借鉴之处在于:(1)降低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成本,使发展中国家农民能够买得起在第一次绿色革命期间,新的高产良种和相应的化学物质同样比农民用传统方法培育的种子昂贵,但由于制定了成本减免计划,建立了贷款体系,从而克服了种子成本和农民购买力之间的矛盾。而转基因技术及其种子成本更高,为此,第二次绿色革命同样需要制定和建立类似的成本减免计划和贷款体系,以便发展中国家农民能够买得起。(2)加大公共部门投资,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研发的伙伴关系在第一次绿色革命期间,由于技术研发及其产品几乎全部来源于公共领域,因而不存在知识产权障碍。目前转基因食品的投资多来自私营部门,知识产权保护非常重要,以致有人称“知识产权问题是基因革命的核心”。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更大规模的扩散之间建立起适宜的平衡,从而使转基因技术呈现革命性规模化应用,是第二次绿色革命成功的一大挑战。显然,加大公共部门投资,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研发的伙伴关系,将有利于生物技术的保护和传播。(3)强调农业对全球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公共政策来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绿色革命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公共机构、私营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在对待转基因作物态度上,各利益相关者应当从农业及食品安全对于全球稳定和安全以及公共福利出发,形成农业发展对全球问题极其重要性的共识。在“二战”后的30年间,有关政策制定者认为农业发展对于世界和平来说绝对必要,为此美国、亚洲及拉美的决策者从一开始就支持第一次绿色革命。而在当今世界,农业发展对于维持全球稳定和安全及发展的重要性依然存在,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发展”。因此需要加大公共政策的支持,以促进各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同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4)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必须制定合适的规制标准,这些标准同时考虑到转基因食品的现实利益和风险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规制环境极为宽容,科学家可以在各国自由活动,帮助育种和种植高产品种作物,对这些作物生产的食品也不必标识。而当今不同,各国或地区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法规制度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例如,如果没有一些明确考虑转基因作物对农民和消费者潜在利益的法规,那些本可以从转基因作物受益最大的国家如非洲一些国家,可能会考虑为了获得欧盟的财政援助而打消允许本国种植的念头。(5)第一次绿色革命带来的过量使用灌溉用水和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而造成的环境负面效应,应当引以为戒。为实现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二次绿色革命应当强调开发应用高产、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在实现食品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可持续发展。
5,第一次绿色革命指的是什么?
2004年是 国际技术年 国际大米年 国际运动教育年 中法文化年
超级稻( Super Rice )由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于1989年首先提出,也称为新株型稻。何为超级稻,迄今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严格定义,其主要原因是各家各派提出的产量指标并不相同。而且过去的超级稻界定为产量潜力比现有高产品种提高15%~20%,绝对产量12~15 t/hm2。现代超级稻界定不仅其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而且稻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全面提高。因此,超级稻是指根据特定的生态环境,利用各种育种方法和技术,按照预定的理想株型结构模式选育而成的抗性和米质等主要农艺性状与对照品种相仿、产量潜力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
第一次绿色革命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水稻育种发生了两次大的突破:第一次是50年代开始的“矮秆多穗育种”(即“矮化育种”,下同);第二次是70年代开始的“半矮秆穗粒兼顾育种”(含杂种F1代优势利用——“杂交稻育种”和杂种非F1代优势重组的纯合利利用——“理想株型育种”,下同)。这两次水稻育种突破都首先发生在我国,都是以提高经济系数为主要增产途径,即第一次绿色革命。
6,什么是印度的绿色革命?
20世纪60年代实现粮食自给的农业 新战略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在粮食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开始实施一项旨在实现粮食自给的农业新战略——“绿色革命”。 印度独立后实施的土地改革、合作耕种和乡村发展计划在提高农业生产方面收效不大。印度在“二五”和“三五”计划的10年间(1956~1966年)实行的重工轻农战略,引起了经济失调。工业生产增长一倍,而农业生产只增长14%,且很不稳定,受气候条件的严重影响,每隔两三年就出现一次减产。国家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粮食来解决吃饭问题。西方报刊因此把印度讥讽为“讨饭篮”。农业减产和粮荒引起的经济危机和政局动荡,迫使印度政府开始考虑调整经济和重新制订农业发展战略。 1965年9月,农业部提出了一个农业发展方案。这个方案题为《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农业生产:战略和计划》,声称这是印度政府发展农业的“新战略”。这个新战略是世界银行、美国援外机构和福特基金会的专家们所提意见的综合,其主要内容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使用以优良品种为主的各种配套的农业技术和投入,选择一些耕作条件好、雨量充足又有水利设施的地区使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新战略还决定对农产品提供价格支持,并通过国营粮食公司安排收购和贮存。这个新战略由于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产量为核心,因而被人们称为“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在印度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印度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经过20多年(1967~1991年)的发展,在绿色革命的发源地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北方邦西部,无论是农业生产率、现代农业投入的使用,还是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在全印度,绿色革命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农业生产率明显提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过渡的实质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它包括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内容。开展绿色革命后印度的土地生产率明显提高。粮食作物每公顷产量由1965~1966年度的760公斤增加到1990~1991年度的1380公斤。经济作物中,棉花和马铃薯的单产也分别由122公斤和8400公斤提高到224公斤和16000公斤。从单产的增长速度看,全部农业作物单产年平均增长率从绿色革命前的1.3%提高到绿色革命后的1.9%。其中粮食作物由1.4%提高到2.4%,经济作物由0.9%提高到1.6%。绿色革命后印度农业产量增长的2/3以上都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的。 基本实现了低水平的粮食自给。绿色革命的显著成就之一就是结束了60年代前期粮食产量徘徊不前、国内消费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粮食产量由1964~1965年度的8936万吨增至1970~1971年度的1.08亿吨和1990~1991年度的1.76亿吨。受气候的影响,粮食产量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粮食进口量从60年代年均570万吨减至70年代的年均170万吨。1977年以后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停止了大规模进口粮食,个别年份甚至还有少量净出口。20多年来印度始终保有2000万吨左右的粮食储备,对消除饥荒和稳定粮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代农业技术运用有较大突破。绿色革命中,印度政府一方面利用价格机制、补贴政策刺激农户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国内农用工业、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事业。这些政策和措施对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种现代农业投入迅速增加。1971~1991年,高产品种作物种植面积由1540万公顷扩大到6390万公顷,灌溉面积由3800万公顷扩大到7100万公顷,化肥消费量由226万吨增至1250万吨,农药消费量由6000吨增至8.4万吨。农业机械化程度也有显著提高。拖拉机数量由1961年的3.1万台增至1991年的130万台,同期柴油机由23万台增至470万台,电动水泵由20万台增至850万台,每1000公顷播种面积耗电量由5.5度提高到196.7度。 农业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绿色革命促进了农业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社会化的商品经济过渡。这种高成本、高产出的农业经济一方面为农户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使农户必须为市场生产并出售剩余产品以偿还贷款和购买新的农业投入,这就大大加强了农业与其他产业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绿色革命的主要地区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北方邦西部已成为印度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1966年以来,它们提供了政府粮食收购量的3/4以上。这三个地区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大批拥有较多土地的富裕农户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雇用农业工人,采用新技术进行商品生产。一些退休文官、退役军人和城市工商企业家也向农业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这里,农业经营已不再是维持生存的手段,而成了有利可图的企业。 绿色革命也带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农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优良品种推广程度不同,旱地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村两极分化等。
7,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的含义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绿色革命是指选择优良作物品种或以基因改造等科技改良品种,使新品种具有抗病力高、产量高、适应气候、生长期缩短等优点,以增加产量的农业生产革新。当绿色革命在一个地区推广时,除新品种的引进外,尚须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杀虫剂以及大规模的灌溉系统配合,然而新技术与新品种的引进需要大量资本,往往仅有富有的农家方得以进行绿色革命,进而从中受惠,常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两极化现象。此外,新品种的作物所需大量农药与化学肥料,亦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负担。
爱在jingrui
8,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的含义是什么?
历史上,人类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当肥沃的土地越来越少,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就意味着要把贫瘠的土地变成耕地。19世纪,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悲观情绪日益增多,著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就是典型的例子。
20世纪,西方国家大规模投资农业科学研究,导致农业产量戏剧性的突破。现代化种植模式、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速了提高产量的进程。在20世纪下半叶,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获得了稳定的食物供应,消除了饥饿的威胁。
但是,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应用缓慢,主要原因是殖民统治者对殖民国家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投入。随着殖民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这些国家的人口以历史性的速度快速增长。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饥饿和营养不良成为普遍现象。特别在亚洲,一些国家日益依赖富裕国家的食品援助。接连不断的旱灾使印度已经不稳定的局势更加恶化。
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率先建立了一个根据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条件,帮助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国际农业研究组织。第一笔投资就是用来研究发展中国家两种最重要的农作物:水稻和小麦。种植改良后的品种,与化肥、农药、灌溉的扩大利用相结合,导致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农业产量戏剧性的增加。美国国际开发署官员威廉姆第一次用“绿色革命”这个词来描述这种农业大发展的现象。
第一次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的高秆变矮秆,另外辅助于农药和农业机械,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世界上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它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在绿色革命中,有两个国际研究机构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个是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以诺贝尔和平奖金获得者N.E.勃劳格为首的小麦育种家,利用具有日本“农林10号”矮化基因的品系,与抗锈病的墨西哥小麦进行杂交,育成了三十多个矮秆、半矮秆品种,其中有些品种的株高只有40~50厘米,同时具有抗倒伏、抗锈病、高产的突出优点。另一个是国际水稻研究所。该所成功地将中国台湾省的“低脚乌尖”品种所具有的矮秆基因,导入高产的印度尼西亚品种“皮泰”中,培养出第一个半矮秆、高产、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的奇迹稻“国际稻8号”品种。此后,又相继培养出“国际稻”系列良种,并在抗病害、适应性等方面有了改进上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推广开来,并产生了巨大效益。
中国的杂交水稻是第一次绿色革命时期的杰出代表。
第二次绿色革命由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6次部长会议于1990年首次提出,设想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国际力量,为发展中国家培育既高产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物新品种。
其发展趋向有三个方面。
1.在巩固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等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向农业其他领域扩展
今后,国际水稻研究所将重点致力于改变植株结构、发展热带地区杂交水稻以及改进水土资源管理、提高水稻生产力的研究。目前,该所同印度、印度尼西亚、朝鲜、马来西亚、泰国合作研究热带杂交水稻,预计5年内可推广应用。有关国际研究中心(所)将加强高粱、谷子、木薯、香蕉等作物的研究,并向林业、渔业等领域扩展。
2.在有效利用灌溉地的同时,向旱地、低地、丘陵山地扩展
旱地、低地、丘陵山地维持着20亿农业人口的生计。鉴于第一次绿色革命仅侧重灌溉和降雨多的条件较好地区,因此新的绿色革命将更多地注意上述低潜力地区。
3.扩大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展“基因革命”
预计21世纪组织培养技术可望在马铃薯、草莓、甘蔗、苹果、葡萄、香蕉及多种花卉等作物上进一步扩大利用,并实现产业化。花药培养除已实际应用于水稻、小麦等作物外,将在加速新品种选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在奶牛、猪、绵羊、山羊等试验基础上,可望加速扩大实用规模,使胚胎工厂化成为现实。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将扩大在植物与动物疫病诊断上的实际应用。非豆科作物的生物固氮的突破,将使目前的施肥技术体系发展巨大变革。可见,21世纪新的绿色革命将成为一场“基因革命”。
9,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的含义是
“绿色革命”一词,最初只是指一种农业技术推广。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但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另外,绿色革命是2009年伊朗的一次大型的反政府群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