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克里特岛战役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提示: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1941年5月16日,英军成功击落一架德国侦察机。被俘的德军飞行员供称,攻击将在未来48小时内展开。于是,在5月17日,英军全面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接下来的两天,即5月18日和19日,德军频繁且猛烈地对英军进行了空袭。与此同时,英军的侦察机还发现德军在希腊南部的机场集结了大量空降部队和飞机。 由于英军在该地区的航空力量相对薄弱,几次轰炸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到了5月20日凌晨2点,德军空降引导小组成功在克里特岛着陆,并且等待后续部队的空降。凌晨4点30分,德军的第一波攻击开始起飞。紧接着,德国第8航空军对马拉马、伊腊克林机场和干尼亚市区进行了激烈的航空火力准备。 大约在早上7点,滑翔突击团组成的由迈恩德尔上校指挥的西部战斗群抵达马拉马机场。第一营成功着陆后,主力部队从西面向机场发起了攻击,另一部分部队则攻击连接该岛东西海岸上唯一的塔威拉尼蒂斯河大桥。在7点30分左右,德军成功夺下了大桥。第三营刚好着陆在新西兰军第22和23营预定的阵地上,所有军官和2/3的士兵阵亡,全营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第二和第四营降落在机场附近,但未能组织成建制单位,处于被动地位。西部战斗群的指挥官迈恩德尔上校在着陆时身负重伤。由于第三营丧失战斗力,他们只得改变计划,先攻击机场附近的107高地,随后再夺取机场。然而,德军伞兵损失惨重,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与此同时,还有一支德军中部战斗群的伞兵第三团在干尼亚附近的加拉图斯地区着陆,该团由第七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亲自指挥。起飞后的20分钟内,萨斯曼和师部一起乘坐的滑翔机发生事故,导致萨斯曼和师部成员全部丧生。伞兵第三团的着陆相对分散,并遭到了密集的火力射击,损失严重。 其中,第三营降落在新西兰军第四旅的防区,几乎全军覆没。第一和第二营被迫在英军的打击下构筑防御工事。由于通信中断,施图登特将军并不知道第一波攻击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仍然按照原计划组织第二波攻击,向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实施空降进攻。 然而,将第一波攻击波运送的运输机陆续返回出发机场时,由于起降秩序混乱,一些坠毁的飞机堵塞了跑道,严重影响了后续飞机的降落。在降落中损失的飞机甚至超过了实际战斗中的损失。中午时分,斯图登特将军才得知马拉马机场仍然被英军控制着,而后又接到干尼亚地区空降部队的报告,中部战斗群因伤亡惨重而停止进攻。 斯图登特将军紧急组织增援部队,但第二波攻击波的组织相当混乱,直到下午4点钟,大部分飞机还停留在机场上空。他们时断时续地进行空投,持续了3个多小时。由于起飞时间的延误,他们没有得到战斗机的空中支援,损失更加惨重。而中部战斗群的伞兵则降落在雷西姆农,计划中的第二团的第一和第三营分别在机场东西两侧着陆,向机场内进行攻击。 然而,由于伞兵降落过于分散,第一营只有一个连的兵力成功降落在预定地点,团长斯利姆上校和团部以及直属的两个连则降落在澳大利亚军队的阵地上,伤亡惨重。直到傍晚时分,该团仍未夺取机场。东部战斗群由布劳尔上校指挥,伞兵第1团和第2团第2营组成,共有4个营。他们的任务是夺取伊腊克林市区和机场。 布劳尔计划使用1个营攻击市区和机场,另外2个营分别在东西两翼进行侧翼掩护。然而,起飞时间延误,导致仅剩600人滞留在出发机场,而且飞机也损失了许多。空降行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着陆的地点分散,组织混乱。布劳尔一看形势不妙,决定集中攻击机场,但一直到天黑也没有任何进展。 雅典的斯图登特意识到战局不利,配属的三个机场一个都没有得手。已经着陆的部队缺乏统一指挥,伤亡惨重,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当时,德军一直在攻击马拉马机场及其南部的107高地。机场防守的新西兰军第22营辖4个步兵连,兵力平均分布在机场和107高地,而营部则设在107高地。 激战中,机场和高地的守军失去了联系。下午,高地守军在得不到增援的情况下撤向山顶,在得到批准后撤离。与此同时,德军西部战斗群也陷入困境,不得不停止进攻。午夜时分,不足600人的德军竭尽全力最后一次袭击,从西和南两个方向发动奇袭。然而他们没想到,当他们抵达高地时,英军已经撤离了。 天亮后,德军利用高地的优势迅速占领了马拉马机场。马拉马机场的得失直接关系到107高地的得失,而马拉马机场的得失又决定了克里特岛之战的胜负。21日清晨,施图登特将滞留在机场的600名伞兵空降到马拉马机场。16时,第5山地师开始陆续抵达,到日落时已经有一个团登陆。德军的实力明显增强,战局开始转向对他们有利的方向。 由于德军的猛烈空袭,英军的通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弗赖伯格没有及时获悉马拉马机场失守的消息,错失了夺回机场的机会。得知马拉马机场的情况后,他命令立即发起反击。然而,由于命令没有及时传达,直到22日天亮英军才开始进行反击。在机场附近的公路上遭到德军的猛烈空袭,反击行动未能取得成功。 在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德军仍然没有获得突破,甚至斯利姆上校在指挥伞兵第2团战斗时被俘。23日天亮后,德空军迫使英海军撤回亚历山大港。德军随即开始从海上向克里特岛运输重型武器和部队,这进一步有利于德军。24日,德军完全控制了马拉马地区,并开始向干尼亚发起进攻。 第5山地师师长林格尔少将抵达岛上,并接管了西部战斗群的指挥权。同一天,西部战斗群和中部战斗群会师。25日,林格尔指挥第5山地师的一个团和滑翔突击团,以及第3伞兵团的残余部队全力进攻干尼亚。 26日,德军突破干尼亚防线。27日,德军攻占干尼亚市区。28日,德军占领苏达湾。同时,意军一个加强团在克里特岛东岸登陆。29日,德军占领雷西姆农,并与伊腊克林附近的空降部队会合。1941年6月2日,德军完全占领克里特岛。

如何评价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提示:

如何评价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是二战期间的大规模空降战役之一。此战中德军攻占克里特岛,使其得以控制了爱琴海和地中海东部航线,使英国丧失了一个地中海中的重要据点。   此次战役基本上达到了目的。战役中,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德国空军起了决定性作用,使英国地中海舰队遭受重大损失。克里特岛抗登陆战役之所以失败,尚有下列因素;英军统帅部不相信德军借助空降兵能攻占如此巨大的海岛;守岛部队没有飞机,也缺少必要数量的坦克、火炮和其他武器装备。夺占克里特岛之战显示了空降兵作战能力的增长。同时事实证明,实施这样的战役,如不与其他军种协同,势必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夺占该岛之后,德军统帅部再未敢实施类似的大规模空降战役。   在整个克里特岛空降战役中,德军的战略是成功的,攻占了克里特岛有多个战略意义,不但在地中海东部地区有了一个重要的空军和海军基地,而且能牵制南面北非英军军事力量,向东面对中东地区存在着进攻的可能,使得盟军十分担心德国和日本的连接,而最重要的是对德国入侵苏联排除了后顾之忧。   但是从战术上来讲,这次战役却是失败的。在12天的空降作战中,虽然英军损失15743人,其中亡1742人,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其他舰艇29艘被击沉,包括航空母舰在内10余艘军舰受重创,希军1.4万人被全歼,但是德军损失了1.4万的空降精英部队和170余架运输机,这对于德国的空降部队是毁灭性的,这在德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包括和德国空降兵创始人斯图登特在内的国防统帅部对于空降部队在战争中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导致德军在以后的各种战役中都没有大规模地使用过空降兵。   克里特岛之战继续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德军为此也付出了1/4强的伤亡。人员损失倒不是最可怕的,真正致命的是这次战斗让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彻底失去了使用伞兵作战的信心,在此之后的两年多时间,这支魔鬼部队就沦落到与普通步兵为伍的尴尬境地。1943年之后德国伞兵在意大利战场和西线制造了多次表现不俗的防御战。1944年斯科尔茨率领伞兵解救墨索里尼和1944年5月党卫军500伞兵营突袭铁托的“骑士行动”(Knigth‘s Move,也有译为“跳马行动”,似乎是国际象棋中的术语)两次行动大概就是他们最后的闪耀,但这些只是带有特种战性质小规模伞降作战,与克里特岛的壮观根本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即便有种种不利,但纵观克里特之战,德军的表现仍是可圈可点的。20日开战之初形势对德军就已极为不利,许多空降点都遭到了预料之外猛烈地面防空火力以及顽强的抵抗,计划中的智取完全变成了强攻,这和德国空降部队在此之前的作战性质完全是不同的。同时中部大队指挥官尚未到达克里特岛就因事故坠机身亡。但部队仍然在坚持按计划作战,利用手中弹药并不充沛的轻武器对抗严阵以待的英军,这是和前线替补指挥官的出色表现有很大关系的。同时,作战部队出色的战术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重要的。   负责空运的部分运输部队显然缺乏组织大规模空运的经验(在当时的技术情况下德军的表现还是相对最好的),空中输送部队的混乱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进攻的难度。德国战斗机航程短的劣势在这次战斗再次暴露无遗,以至于无法为登陆部队提供全程的空中支援,只好依靠提高出动次数来稍作弥补。在空对海的作战中,德空军无疑掌握了绝对制空权,重创英国皇家海军,但缺乏大型水面舰艇配合巩固战果,德国空军只要一从天上离开,运输船队就必须冒着被皇家海军发现的危险,小心翼翼地“苟且偷生”。   反观英军,凭借高效的情报机构,在开战之前就已充分掌握德军作战意图,并作了针对性的部署,这在后来的战斗中的确给进攻一方造成了很大麻烦。英军作为布设阵地的大师和伪装的行家里手,在克里特岛防御阵地的布设也颇有看头,阵地不仅设置巧妙,火力搭配合理,出色的伪装隐藏了自身实力,同时还成功欺骗了德国侦察机,直到德国伞兵降落在克利特岛,才发现自己已深陷重围。   和上述的优势相比,英军的作战能力就丝毫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守岛部队共42640名士兵,即使除去士气低落的10258名希腊士兵不算,也还有32382名英军,这还不算开战后陆续支援的部队。与其对阵的德军只有22000人,而且没有坦克等重武器。在这种优势,英军只会消极防守,躲在阵地里坐等德军进攻。只有22日英军在伊拉科林地区发动了稍微像样的一次反击,结果也仅仅是将德军中部大队从此处切断,而且被切分的中部大队后来仍在坚持战斗,即使是力量稍弱地段的德军也坚守住了阵地。而在这之前,德军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英军没有趁势发动反击则是最大的失误。马利姆机场的失守是克里特岛之战的转折点,守备部队在失去联络后,指挥官安德鲁中校的意志就开始发生动摇,最后在当晚就放弃了阵地。另外,英军的通讯指挥系统也是一个明显的弱点,弗莱博格得到107高地失守的消息时马利姆机场的局势都已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还要提到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建设墨守成规,作战思想大大落后,对航母的重视不够,在记忆里整个二战中皇家海军成功使用航母的战例,也只有坎宁安指挥的奇袭塔兰托了。克利特岛之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参战的海上舰队大中型水面舰共计四十余艘,而航母却只有“可畏”号一艘,而且只有4架飞机可以随时升空!作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如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英军虽徒有强大的舰队,但遇到德国空军的凌厉攻势,也只有做“沉默羔羊”了。不过皇家海军的组织能力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从敦克尔克、希腊,再到这次的克利特岛,总会有大量部队能从海上撤出,为以后的战斗留下了宝贵的有生力量,不管怎样这也让英国人在每次失败后都有小小的安慰。   在未来的战斗中空降部队仍然是一支可怕的新生力量,但使用问题还是最关键的。在重要地区猝不及防地部署伞降部队可以大大减少作战难度,但若把一场较大规模的战斗全部交给空降部队来完成,一是难以保证突然性,二是对空中运输和组织能力要求严格,即便是获胜仍会造成重大损失,因为这时拿轻装部队去对付敌方全员装备的地面部队。后来盟军在“ 诺曼底 战役”中使用伞兵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进攻前事先多次使用欺骗手段直到彻底麻痹德军,实施空降时形成突袭之势,部队投放较为准确,而且作战时间很短,没有出现克里特岛上的长期拉锯战,最重要的是英美伞兵的任务是策应次日的登陆部队,而不是去最后出攻坚。再后来由蒙哥马利策划的“市场花园行动”其境遇和“克利特岛之战”在很多方面就有相似之处,战役的成败很大取决于空降部队能否夺取预定目标并在地面部队到达前坚守,但这些伞兵不幸地遇到在当地修整的德国的党卫军装甲师,而且开战当天德军就缴获到了盟军的全部作战计划,进攻方最后以失败告终实属在所难免。   还要值得注意的是海军、空军调同作战的重要性。一支没有制空权的舰队,纵然你的舰队多么强大,也同样会葬身海底。同样,单纯依赖空中优势,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取得局部优势,而无法将局部优势转变为全面胜利。此战中的德英空海大战,德国空军虽出色的取得了制空权,抑制了英国舰队的昼间行动,但只要德国人的飞机一离开,皇家海军仍然是海上的主人,德军最终还是无法充分利用海上交通线大量运送援军和重武器,大大地增加了取胜的难度。英国海军虽损失惨重,但它的表现还是证明了它的存在意义,尤其是最后的成功撤出,可以说是此役中皇家海军的唯一亮点。德军虽强大,但它缺乏强大的海军,是跛足巨人,成功仿佛一步之遥,但却遥不可及。不久后的多线作战注定了德军从此将疲于奔命,难逃悲剧英雄的宿命。   1940年德国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已远远超过西方世界的任何一国,战略变数极大,因此这也是德国对自己的未来最迷惘的一年。对英国作战有些犹豫不决,直接进攻苏联又有两线作战之患。最后希特勒在这一年作出了最费解、也是最难以评判的选择。当德国的战争阴错阳差地进行到1941年,摆在德国面前的选择实际就已很明晰。要么是采取保守战略,按照上文的构想继续在北非和中东谋求发展直到最终压制英帝国,最后在苏联的阴影下固守欧陆,如此一来第三帝国倒很有可能象古罗马帝国或波斯帝国那样维持下去。但这种设想是完全不符合希特勒的性格的,而且也违背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的某些初衷,因此这种设想太过于主观,应该被排除;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沿着1940年所作的战略伪装,继续按计划进攻苏联。闪击巴尔干实际上是稳固南翼、伪装攻苏兵力调度的一石二鸟之计,而克里特岛则是为未来的战争所作的伏笔纯属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因此对于克里特岛后来的使用问题,后世对希特勒的指责完全是没有理由的。   1943年7月17日,希特勒在克里特之战的授勋招待会上,曾对斯图登特说:“克里特之战证明伞兵时代已经结束。伞兵是一支完全依赖突然性的兵种,但现在这个突然性的因素已不存在。”希特勒这个悲观的判断就将德国伞兵打入冷宫,断送了这种全新的战法在德军的继续发展,对此希特勒确有难以推卸的责任,而这实际上才是克里特岛之战对德军造成的最直接的损失。美国作为这场战斗最冷静的旁观者,实际上它们从这次作战中的得到启示也是最大的。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的伤亡情况如何
提示: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的伤亡情况如何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举世闻名的原因不是因为获得了怎样辉煌的胜利,而是在此战中德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空降师遭遇重创,因而克里特岛又被称为“德国伞兵的坟墓”。   此战中两军的武器装备有何特点呢?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历时12天,以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而告终。在战役中,德军阵亡、失踪约4000人,其中包括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伤10000人,共计伤亡1.4万人,损失飞机220架,其中运输机179架。德军唯一的空降师——第7空降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伤亡超过5000人,近全师的四分之三;参战的空降兵共计伤亡650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德国空降部队在此次战役中的巨大损失,克里特岛因此被称为“德国伞兵的坟墓”。克里特岛上的英联邦军队阵亡1700人,伤1.5万人;海军伤亡约2000人,合计约1.8万人。希腊军队被俘约6000人,伤亡约3000人,合计伤亡近万人。盟军总伤亡人数约2.8万。英国海军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航母、3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被击伤。英军在克里特岛所进行的抵抗实际上挽救了马耳他岛,因为经过克里特岛的战斗,德国已经没有空降部队可以参战了。

德军攻占克里特岛时空降兵损失为什么那么大,导致希特勒误认为伞兵没前途而不发展伞兵.
提示:

德军攻占克里特岛时空降兵损失为什么那么大,导致希特勒误认为伞兵没前途而不发展伞兵.

在二战前期,德国就已经完成了对伞兵部队的建设,已经可以做到一天内部署到想到的任何地方的地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德国是第一个成建制完善的建伞兵部队的,没有任何经验可言。那是的伞兵定义是特殊步兵,作战和指挥完全和步兵相同,就是运输方式不同而已。当时伞兵的选拔直接就是从陆军中挑选优秀的士兵。同时还要注意的是,伞兵的单兵装备和陆军的一样,但重装备就比陆军差很多了,而且后勤可以说是零。
克里特岛战役是第一次以伞兵为主力的战斗,德国的损失不说了,上面的说的很清楚。导致的原因就是我上面说的几点。
希特勒由于对伞兵这个新兵种的能力和利用没有足够的远见,再加上克里特岛战役的损失,让他放弃了对伞兵的发展。但盟军从这次战役中看到了伞兵的未来动向,大力发展,并在日后对德国进行了承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