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乔榛雨巷

怎么为古诗配乐
怎么为古诗配乐
提示:

怎么为古诗配乐

1. 天风吹出掖垣声,浏亮缑山午夜笙。

2. 仙人吹笙期子来,碧桃花下应相待。

3. 何处笙歌留粉黛,几家楼阁绚青红。

4. 晞发扶桑露气新,三花树底坐调笙。

5. 奔腾骇涛濑,窈眇韵笙磬。

6. 秦筝间赵舞,吹笙复鼓簧。

7. 惨惨笙歌合,遥遥望眼迷。

8. 鹤笙鸾驾隔苍烟,天上那知更有天。

9. 日中斗鸡驰道塞,日暮捶鼓纷吹笙。

10. 巧添绮绣丛中景,浓污笙歌窟里尘。

11. 灯烧菡萏膏烟结,瓶沸笙簧水火争。

12. 翠裙红烛坐调笙,一曲娇歌万种情。

13. 笙歌吴苑酒,裘马雒京尘。

14.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

15. 止将文酒销戎隙,懒把笙歌贮画堂。

16. 笙歌前路拥,拜舞接光辉。

17. 吹笙捣药皆厮品,要作蓬山骂坐人。

18. 梨花疏点贴窗流,斜月笙箫处处楼。

19. 不知何处笙歌起,传得新愁上客心。

20. 芦笙含风满簟花,出门葭菼川麻麻。

21. 枕上笙箫听渐近,杨梅卢橘过江来。

22. 清音刘亮天颜喜,弹罢还教合凤笙。

23. 灯月交光照绮罗,元宵无处不笙歌。

24. 却忆旧时风景好,琉璃光里听笙箫。

25. 知是六宫妃子至,殿前嘹亮奏笙簧。

26. 几处笙歌鸣别院,不知圣御在谁家。

27. 促织絮寒霜气白,隔墙谁弄紫鸾笙。

28. 月华淡淡清无暑,笑把瑶笙学凤鸣。

29. 银台绛蜡何煌煌,笙歌劝酒催华觞。

30. 玉笙低引紫箫长,不许商音断客肠。

31. 吹彻瑶笙人更寂,桃花洞里日初长。

32. 图书披箧笥,词赋入笙簧。

33. 松中漻漻呼我出,耳中微吟白玉笙。

34. 玉女鸾笙时下来,前头四足神鱼舞。

35. 云间双鹤下,疑听紫鸾笙。

36. 方士房中龙虎鼎,侍儿花底凤凰笙。

37. 晓来别院递笙歌,百子池头长绿荷。

38. 曾从海上栽若木,吹笙更截昆仑竹。

诗歌配乐怎么选
提示:

诗歌配乐怎么选

  音乐与诗,相伴而生。诗歌中必然有音乐,诗歌本身具有韵律节奏,以恰当的音乐为背景,能烘托和谐的诗意氛围、酝酿相应的情感、丰富诗歌的表现力,提升诗歌感染力。为诗歌配乐的要义在于和谐。
  鉴赏诗歌可从多个方面入手,如理解诗歌意象,探究诗歌的意境等等。在此,我想着重从音乐与诗歌的关系角度来谈点感受。
  诗歌中必然有音乐,一是说诗歌本身所具的韵律节奏。同时,作为两个独立的艺术形式,音乐对诗歌又独具烘托力。这里,我主要就这一方面来谈。以恰当的音乐为背景,能烘托和谐的诗意氛围、酝酿相应的情感、丰富诗歌的表现力,提升诗歌感染力。
  我听过一些诗歌朗诵,主要是爱情诗歌。以著名配音演员乔榛、达式常、曹雷等人的朗读最具感染力,一方面是这些著名艺术家他们对这些诗歌情感领会和把握非常精准,同时又对其进行艺术再创作,以他们的朗读丰富了这些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其中所选配的音乐也同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戴望舒的《雨巷》,乐曲奏响了,清晰的哗啦哗啦的雨声让人感觉到了夜的宁静,惆怅寂寥悠长之感顿然而生;为舒婷《致橡树》选配的是肖邦《夜曲》,清幽宁静的乐音泛起,一位女性在静夜里所表露的对爱情纯洁独立执着的独白感染打动着每一个聆听者;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起拍仿佛潺潺流淌的溪水轻快奔流,涌动为爱而奉献的快乐和坚定美好的信念。相对而言,抒情诗在音乐的选择上要更容易些,轻音乐或恰当的钢琴、提琴、长笛、排箫等器乐独奏也几乎都可以有选择地配用。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和读本中中外现当代抒情诗大约有38首,有些可以很容易找到与之匹配的音乐,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选择的是一首夏威夷民歌《骊歌》为其配乐,《骊歌》原本就是离别之歌,这首乐曲轻悠舒缓,明亮中又有淡淡的忧伤,仿佛夕阳下薄雾氤氲,星河渐现,天上星与水中星交相辉映,很符合《再别康桥》的情与景,所以序曲一起,那喃喃的离情别绪就弥漫开来。同学们很快就可以入境,和着节奏,轻声朗读溶进康桥的世界。再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选配的是一首以大海为主题的轻音乐《浪尖上的钢琴》,海浪轻拍着海岸,清新、明朗的轻音乐曲随之而来,很符合这首诗歌所表达的对朴素、温暖、恬静的生活的向往。但同样是以大海为主题,这张音乐专辑就不太适合普希金《致大海》,因为轻音乐的轻柔、宁静的风格不足以表达普希金面对大海时深沉的思绪和对大海所象征的自由精神的赞美。对这类诗歌,轻音乐的情感力度达不到,交响乐则更合适些。教材中有一篇穆旦的《赞美》,就可以以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很慢的慢板为其配乐,音乐表现的是背井离乡来到新大陆的游子对故乡的怀恋,亲切、哀婉、低沉、悲怆的思乡主题与《赞美》这首诗的情感内涵非常吻合。这类极富激情或内蕴深邃的诗作,其配乐也相应或气势宏伟或感情深沉。
  另外,还有一种音乐不失为诗歌配乐的一个好的选择方向,那就是电影音乐。电影音乐其本身就具有很明确的主题和情节性,因此选择恰当的电影音乐为诗歌配乐,其在烘托氛围,表达主题上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今我还记得几年前在一次本校元旦文艺汇演中,有位同学所朗诵的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她选配的是电影《辛德勒名单》的主题音乐,死亡、沉痛、哀悼,诗的主题和音乐的主题那般吻合,再加上朗诵者对诗歌感情的准确把握和表达,即使这只是整台欢乐的文艺演出中的一个节目,它还是深深感染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为诗歌配乐的要义在于和谐,音乐的作用是营造一个适合诗歌主题和意境的氛围,充分释放诗歌的感染力。所以在为古典诗歌配乐时,选用中国传统古曲更和谐,更符合诗境。第三册第二、三单元全是中国古典诗歌,《诗经》、楚辞、汉魏诗歌,唐诗宋词等大量的古典诗词,为其选配恰当的古曲音乐,既加强古典诗词韵味,同时也让现时代的同学们综合领略中国古典艺术独有的意境。比如,可以用古琴曲为屈原的《离骚》配乐,古琴特有的沉郁顿挫、厚重舒缓的音色和《搔首问天》这支曲子都可以很好地表达屈原“长叹息以掩涕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愤和执着。再如,白居易《琵琶行》,其中精彩的音乐描写,选择几段琵琶曲如《渔舟唱晚》《十面埋伏》让同学直接感受何为“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结合诗歌仔细品味其在音乐描写上的精湛之处,会有很好收效。此外,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也是必要的,如清幽的箫比较适合表现空灵意境的诗歌,笛的音色显得清亮明朗些,埙适于古朴辽远,古筝、琵琶的表现力都很丰富,或轻柔、刚劲,或悠缓、急促等等。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意境风格选择相匹配的音乐营造氛围,帮助诵读者尽快入境,加强对诗歌的充分领悟。
  音乐与诗和谐相配,这两种具有无限想象力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组合,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其目的是以恰当的音乐为背景,和谐地烘托诗意氛围、酝酿相应的情感、丰富诗歌的表现力,提升诗歌感染力,帮助学习者加强对诗歌的领悟。其中,诗歌是主体,音乐为辅助。当然如果能让同学们在风格各异的乐声中,既走进了诗的天地,也在诗意的牵引中,乘着音符的翅膀领略了多姿多彩音乐世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犹如一个艺术的舞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雨巷 戴望舒朗诵赏析
提示:

雨巷 戴望舒朗诵赏析

1、《雨巷》朦胧而不晦涩,“我”是一个梦的追寻者。忧郁的情调是基于对有限生命的自我意识、对感性存在有限性的超脱。丁香姑娘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超越现实的自我;是对未来的期冀;是对同路人的呼唤。丁香姑娘和“我”一样哀怨又彷徨,“彷徨”不仅仅意味着迷茫,更阐释了寻找出路的执着,还给处在彷徨之际的人们以走向光明的启示与勇气,让我们在深远的意义上去关切自身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绵远悠长的忧郁 穿越生命体验的追寻——《雨巷》意境之我见 李科平

  2、《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 (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

  3、《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读《雨巷》,我深深地被那种诗意、凄婉、朦胧的意境陶醉了,喜欢这种淡淡的忧伤,幽静而又优雅的感觉。所以喜欢《雨巷》。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雨巷》的感受 。(一)、 从内容上讲:

  1、《雨巷》描绘了:黄梅时节,天灰蒙蒙的,空气十分潮湿,江南的某个小镇,一条狭长而又幽静的小巷,雨丝淅淅沥沥,青石板的地面上一层积水,湿漉漉的……显得清冷飘远的悠然之景。

  2、营造了一种具有古典之美、幽静之美、优雅之美、朦胧之美的意境。

  3、表达了诗人在雨中小巷徘徊时的痛苦、踌躇,一种落没颓败忧怒之情。

  (二)、从形式上讲:

  1、表达方式:(1)、《雨巷》运用了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式。“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的寂寥一词本来是形容人的情感的,但在这里却用来修饰雨巷,显然雨巷这一景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中的主人公“我”是与周围的一切所融合在一起的,都是带有淡淡的忧伤的,是和谐的。(2)、我觉得《雨巷》还运用了托物言志。诗人借“丁香姑娘”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追求。

  2、表现手法:(1)、修辞上:运用了拟人,“丁香一样的忧愁” 这里把花拟人化了,“忧愁”二字体现了这一点。

整理:zjh201605

雨巷 戴望舒朗诵赏析
提示:

雨巷 戴望舒朗诵赏析

  1、《雨巷》朦胧而不晦涩,“我”是一个梦的追寻者。忧郁的情调是基于对有限生命的自我意识、对感性存在有限性的超脱。丁香姑娘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超越现实的自我;是对未来的期冀;是对同路人的呼唤。丁香姑娘和“我”一样哀怨又彷徨,“彷徨”不仅仅意味着迷茫,更阐释了寻找出路的执着,还给处在彷徨之际的人们以走向光明的启示与勇气,让我们在深远的意义上去关切自身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绵远悠长的忧郁 穿越生命体验的追寻——《雨巷》意境之我见 李科平   2、《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 (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   3、《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读《雨巷》,我深深地被那种诗意、凄婉、朦胧的意境陶醉了,喜欢这种淡淡的忧伤,幽静而又优雅的感觉。所以喜欢《雨巷》。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雨巷》的感受 。(一)、 从内容上讲:   1、《雨巷》描绘了:黄梅时节,天灰蒙蒙的,空气十分潮湿,江南的某个小镇,一条狭长而又幽静的小巷,雨丝淅淅沥沥,青石板的地面上一层积水,湿漉漉的……显得清冷飘远的悠然之景。   2、营造了一种具有古典之美、幽静之美、优雅之美、朦胧之美的意境。   3、表达了诗人在雨中小巷徘徊时的痛苦、踌躇,一种落没颓败忧怒之情。   (二)、从形式上讲:   1、表达方式:(1)、《雨巷》运用了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式。“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的寂寥一词本来是形容人的情感的,但在这里却用来修饰雨巷,显然雨巷这一景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中的主人公“我”是与周围的一切所融合在一起的,都是带有淡淡的忧伤的,是和谐的。(2)、我觉得《雨巷》还运用了托物言志。诗人借“丁香姑娘”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追求。   2、表现手法:(1)、修辞上:运用了拟人,“丁香一样的忧愁” 这里把花拟人化了,“忧愁”二字体现了这一点。 整理:zjh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