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露华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谁的诗句?该如何理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谁的诗句?该如何理解?
提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谁的诗句?该如何理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李白的诗。她华艳的衣裳如飘逸的云朵,她艳丽的容貌如盛开的花朵,春风拂过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理解:此句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诗人将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描绘出杨玉环的美貌,又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 『原文』 《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注释』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 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写作背景』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组诗共三首。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的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本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赏析』 此诗想象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句,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首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就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容颜与衣裳之美,表现出杨贵妃的富贵之态。 其次,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如,“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就是通过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亮丽容颜和高贵身份。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什么意思?
提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什么意思?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意思是“看到云彩就想到她的华艳衣裳,看到花儿就想到她的艳丽容颜,春风吹过檐前,露水更浓郁。” 【来源出处】 这句话出自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一,是唐朝盛世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李白在这句话中通过巧妙的比喻手法,将云彩和花儿与美丽的女子联系在一起,暗示了杨贵妃的美貌和美丽的衣服,间接地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和华美。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豪迈、激情和自由为主要特征,被誉为“诗仙”。《清平调》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反映唐朝盛世和大唐美好生活的长篇叙事诗,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云彩想象衣裳容貌,春风拂过栏杆露水香浓。 如果不是在群山之巅相遇,我会去瑶台之下寻找你。 【作品赏析】 《清平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组诗歌作品,被誉为“李白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其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第一首的开头。这句诗语言优美,极富想象力,给读者带来无尽遐想。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场景之中:云彩飘动着,想象着穿上美丽的衣裳,脸上满是娇艳的花容;春风吹拂着槛边的花草,露珠滴落下来,凝聚成美丽的华浓。诗人的想象之美,让人仿佛可以感受到这些美好的景象,真实而美好。 而接下来的一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更是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诗人说:“如果不是在山顶上看到了这些美景,我也许会在瑶池之上,在月下遇见。”这样的描述让人感觉诗人有一种超然的美感,无拘无束,心中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幻想。 总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句话凭借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诗人的遐想与美感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一句经典的唐诗佳句。 【生活启示】 这句诗在生活中可以被用来形容对某个人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当你想念某个人的容貌和穿着时,你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同时,这句诗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地方的向往,想象自己在那里遇到自己向往的人。 例如,在一个异地求学或工作的人可能会时常思念故乡的亲人和朋友。当想念时,可以用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另外,当你在旅途中看到一些美景时,也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在我个人的经验中,我曾经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生活过,经常会想念家人和朋友。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想起这句诗,心情也会因此变得温暖而舒缓。

李白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什么意思?
提示:

李白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什么意思?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意思是: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作品出处--------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一》 --------作品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作品翻译-------- 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相关注释--------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 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创作背景--------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组诗共三首。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的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本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作品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 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