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fanwen,梵文到底是什么语言?

本文目录索引

1,梵文到底是什么语言?

梵文是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 梵文从十二世纪开始使用天城体字母,每个辅音字母都含固定的短元音a音,辅音与其它元音拼写的时候,将元音符号分别写在字母的前面、后面、上面或者是下面。表示纯辅音、鼻音或呼气音的时候使用符号表示。当元音出现在单词前面的时候使用独立的元音字母。 每个梵文字母顶部都有一条横线,拼写的时候把字母连在一起。 扩展资料: 梵文现状 梵文在印度和尼泊尔作为活语言并没有完全灭绝,梵文及梵语是现今印度23种官方文字及官方语言之一,直至二十世纪初梵文还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之一,在印度有数份用梵文出版的报章和杂志,1991年印度普查结果以梵语作为母语的人口有49,736 人,1961年印度普查结果以梵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有194,433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梵文

梵文到底是什么语言?

2,什么是梵文

梵文
拼音 fan第四声 wen第二声
(संस्कृतम्)(samskŗtam),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悉昙体)。梵文佛典起初是书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故又称“贝叶经”。 梵文为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约公元前1000年)名称。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作一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来。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唐僧(唐三藏法师)玄奘取经时的经书是用梵文写的。
梵文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随着佛经的翻译,很多梵文词汇进入了汉语,如:佛、菩萨、菩提、涅盘、觉悟、禅定、刹那等。新疆的焉耆回族自治县最初叫ageni,源于古印度的“火”字。
编辑本段梵文字母及拼写规则
梵文从十二世纪开始使用天城体字母,每个辅音字母都含固定的元音a音,辅音与其它元音拼写的时候,将元音符号分别写在字母的前面、后面、上面或者是下面。
表示纯辅音、鼻音或呼气音的时候使用符号表示。
当元音出现在单词前面的时候使用独立的元音字母。
每个梵文字母顶部都有一条横线,拼写的时候把字母连在一起。
编辑本段梵文的辅音串字母
辅音串字母在梵文里,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连续的辅音出现,就用半个辅音字母或者是辅音字母的其中一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组成辅音串字母,辅音串字母的辅音数目是两个起五个止,辅音串字母一般可以将包含的辅音辨别出来,但有的辅音串字母辨别困难,必须要强记,梵文一共有一千多个辅音串字母,辅音串字母是学习梵文拼写的主要难点。
编辑本段梵文中名词的格与数
梵文中的名词有八种格:(梵文称第一格至第七格, 最后为呼格,其顺序是固定的。)
第一 主格(Nominative),
第二 宾格(Accusative),
第三 用格(Instrumental),
第四 与格(Dative),
第五 来格(Ablative),
第六 属格(Genetive),
第七 位格(Locative),
呼叫 呼格(Vocative)。
其中除用(工具)格外,其他七格都和拉丁文中的格对应,用法也相似,而工具格则可以在俄语中找到同类。
梵文中的名词也有数的变化,除了单数(Singular)和复数(Plural),还有一种数叫做双数(Dual),用来指“两个”人或事物。
于是8种格×3种数,每个名词就有24种变化。
比方说一个名词शिव(shiva),这只是个基础词,其他的变化如下(以[单数]为例):
主格:शिवः(shivah)
宾格:शिवं(shivam)
用格:शिवेन(shivena)
与格:शिवाय(shivāya)
来格:शिवात्(shivāt)
属格:शिवस्य(shivasya)
位格:शिवे(shive)
呼格:शिव(shiva)
阳性名词 “佛” buddha 字(一般阳性名词)的三种数、八个格的变化形式如下:
单数 双数 复数
主格 buddhah buddhau buddhāh
宾格 buddham buddhau buddhān
用格 buddhena buddhābhyām buddhaih
与格 buddhāya buddhābhyām buddhebhyah
来格 buddhāt buddhābhyām buddhebhyah
属格 buddhasya buddhayoh buddhānām
位格 buddhe buddhayoh buddhesu
呼格 he buddha he buddhau he buddhāh
中性名词“水果” phalam 字(一般中性名词)的三种数、八个格的变化形式如下:
单数 双数 复数
主格 phalam phale phalāni
宾格 phalam phale phalāni
用格 phalena phalābhyām phalaih
与格 phalāya phalābhyām phalebhyah
来格 phalāt phalābhyām phalebhyah
属格 phalasya phalayoh phalānām
位格 phale phalayoh phaleşu
呼格 he phala he phale he phalāni
阴性名词“光明” prabhā 字(一般阴性名词)的三种数、八个格的变化形式如下:
单数 双数 复数
主格 prabhā prabhe prabhāh
宾格 prabhām prabhe prabhāh
用格 prabhayā prabhābhyām prabhābhih
与格 prabhāyai prabhābhyām prabhābhyah
来格 prabhāyāh prabhābhyām prabhābhyah
属格 prabhāyāh prabhayoh prabhāņām
位格 prabhāyām prabhayoh prabhāsu
呼格 he prabhe he prabhe he prabhāh
阳性名词“圣人、寂静修士” muni (即以i结尾的阳性名词)的三种数、八个格的变化形式如下:
单数 双数 复数
主格 munih munī munayah
宾格 munim munī munīn
用格 muninā munibhyām munibhih
与格 munaye munibhyām munibhyah
来格 muneh munibhyām munibhyah
属格 muneh munyoh munīnām
位格 munau munyoh munisu
呼格 he mune he munī he munayah
阴性名词“思想、聪明” mati (即以i结尾的阴性名词)的三种数、八个格的变化形式如下:
单数 双数 复数
主格 matih matī matayah
宾格 matim matī matīh
用格 matyā matibhyām matibhih
与格 matyai matibhyām matibhyah
来格 matyāh matibhyām matibhyah
属格 matyāh matyoh matīnām
位格 matyām matyoh matişu
呼格 he mate he matī he matayah
阳性名词“父亲” pitri(以ri结尾的阳性名词)的三种数、八个格的变化形式如下:
单数 双数 复数
主格 pitā pitarau pitarah
宾格 pitaram pitarau pitriin
用格 pitrā pitribhyām pitribhih
与格 pitre pitribhyām pitribhyah
来格 pituh pitribhyām pitribhyah
属格 pituh pitroh pitriiņām
位格 pitari pitroh pitrişu
呼格 he pitah he pitarau he pitarah
阴性名词“母亲”mātri (以ri结尾的阴性名词)的三种数、八个格的变化形式如下:)
单数 双数 复数
主格 mātā mātarau mātarah
宾格 mātaram mātarau mātriih
用格 mātrā mātribhyām pitribhih
与格 mātre mātribhyām mātribhyah
来格 mātuh mātribhyām mātribhyah
属格 mātuh mātroh mātriiņām
位格 mātari mātroh mātrişu
呼格 he mātah he mātarau he mātarah
编辑本段简单梵文例句
मम नाम रामः
mama nāma rāmah.
My name is Rāma.
我的名字是拉玛。
这个句子里,mama表示“我的”,nāma就是“名字”的意思,它是一个中性名词。rāmah是一个阳性名词,因为其结尾是一个H(मः)。在这里,它代表一个男性的名字。在这里,rāmah是主格。另外,梵文里很少出现系动词“是”。
在梵文句子里,各个单词之间不用空格隔开,就像日语一样。不过为了解释方便,在这里暂时隔开。实际上梵文天城体是这样的:
योगश्चिटवृटिनिरोधः
Yogaś citta vritti nirodhah
Yoga is the suppression of the modifications of mind.
其实这个句子包含着四个单词:
योगः yogaH = Yoga
चिट citta = mind
वृटि vritti = modifications
निरोधः nirodhaH = suppression
利用格的概念,这四个名词就组成了上面的句子。其中有一个音的变化,就是yogaH和citta连接的时候,aH+ci变成了ashci的音,这是为了发音的方便,也使得梵语成为一种韵律优美的语言。
关于梵文的神话传说
天城体字母,因为有悠久拼写梵文的历史,被世界人民称为梵文字母,天城体字母是得到印度佛教界及国际公认书写梵文的标准字母。天城体,梵文是Devanagari 直译是天上的城市,为什么叫天上的城市呢?因为按照印度的观点,梵文字母是由天神“梵天”所创,梵天,即中国人俗称“大梵天”,梵文是天上的神灵所用的文字。梵文字母中的每个字母代表了一种力量源泉,在印度,人们修炼“瑜珈”的时候,也常常冥想着梵文字母。在印度文字史上,梵天创造的书写格式,是词和词之间没有空格隔开,所以古代书写的梵文及抄写的《吠陀》等神圣文献,词与词之间没有空格,直到近代,正统的“梵文”和“印地文”词与词之间也是没有空格的。自从现代西方书写格式传入印度后,印度才开始模仿西方的格式,词与词之间才用空格隔开,但这破坏了梵天创造的书写格式。右图为中国梵文专家钱文忠的梵文书法《心经》。
编辑本段梵文的现状
梵文在印度和尼泊尔并没有灭绝,梵文及梵语是现今印度23种官方文字及官方语言之一,直至二十世纪初梵文还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之一,梵文是印度和尼泊尔“佛教界”和“印度教”高级僧侣的交流语言,在印度有数份用梵文出版的报章和杂志,1991年印度普查结果以梵语作为母语的人口有49,736 人,1961年印度普查结果以梵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有194,433人。
编辑本段古悉昙梵字(梵文悉昙体)
古大德如玄奘大师(唐僧), 去印度取经,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才把悉昙梵文的经典带回中国。 当他们看到用悉昙梵文书写的经典时, 那种悲喜交集的感觉,我们是无法体会的。
现在,在学校,佛学院中教授的梵文大多为现代或近代天城体梵文,并非古悉昙梵文,今天也只有在日本高野山,才能学到完整的古悉昙梵文。
眼下有不下学人,妄自尊大认为悉昙梵字是古人书写时的错误,他不知道早在南北朝时,悉昙梵文就传入中国,从公元七世纪前后,都是使用悉昙体。悉昙梵文也是佛教的标志性梵文。
但随着后来,中国发生历史事件,导致梵文悉昙体逐渐消亡,而日本空海法师却从青龙寺惠果大师那里继承了悉昙梵文,故带回日本。由于古代天皇将东密高野山的内容视位国宝,所以就是日本民间都没有流传,只有在贵族中才能学习到,至今高野山的完整悉昙梵字,也只有亲去那里学习过的人才能全部掌握。故请诸君明鉴,不要因为缺少对这种梵文的认知或者听某些学者的观点就误认其是错误的字体,要知道在梵文历史中,比起天城体,悉昙体无疑要早的多的多,都有历史文献为证。如果悉昙梵文是错误的,那请问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来的是什么?如果是错误的,玄奘大师如何翻译出如此浩瀚的经典?所以当明白,梵文也分旧式和新式,现在大使用新式却不能因此而忘记旧有的梵文所作的贡献!
悉昙梵字,也是梵文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中用来观想,大多用的都是悉昙梵字,在日本东密的总本山高野山,就流传着世界上最为标准的悉昙梵文,从唐代唐密传入日本,至今依然留传着,属于最古老的悉昙梵字!
悉昙梵语siddham 或 siddhām。又作悉旦、悉谈、肆昙、七旦、七昙。意译作成就、成就吉祥。即指一种梵字字母,乃记录梵语所用书体之一。在梵字字母表或缀字法十八章之始所揭出之归敬句中,意表‘令成就’之梵语,记为悉昙或悉地罗窣睹(梵siddhirastu )。于是‘悉昙’成为字母之总称,‘悉地罗窣睹’为‘悉昙章’之意义。又悉昙转为总称有关印度之声字;亦与‘声明’、‘毗伽罗论’同义。
西元第七世纪以前,悉昙文字业已盛行于印度,我国于南北朝时,悉昙文字经由译经者传入,并被国人接纳学习;唐代有义净之《梵语千字文》、智广之《悉昙字记》、一行之《字母表》各一卷等著作。约于奈良朝以前传至日本。在我国,梵字之书体及字母称作悉昙,而称梵语文法、语句解释等为梵音或梵语,以此加以区别。但日人除了称梵字之书体为悉昙外,更广泛地包含梵语书法、读法、文法等。
但苑咸‘三点成伊’的话,和现在所传悉昙梵字相合。印度字体有种种变化。西元四世纪时,所谓笈多(Gupta)派的字体渐渐流行。是一种锐角型、首楔而尾尖的字体。日本法隆寺所藏贝叶两片——《心经》和《尊胜陀罗尼》(六世纪物),跟佛陀伽耶的碑文(六世纪末)都是这种字。中国相传的悉昙字体,也属于这一系。到了七世纪时,所谓Nagari字体开始出现,十世纪以后大为盛行,一直到今天。字体和笈多系颇有不同,并且字母上部都画一道横线。现在的梵文字母还是如此。因此悉昙体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并非凭空捏造。
(一)按智广‘悉昙字记’所记,就广义而言,悉昙为摩多与体文之总称,狭义则是指摩多十二韵。摩多,为梵语 mātrikā 之音译,即‘母’之义,又作韵,指母音字,计有十六字(参照第一表);其中较为罕用之纥里(ri)、纥梨(rī),里(li)、梨(lī)等四字,称作别摩多;余者称作通摩多或悉昙十二韵、悉昙十二章。同时随韵之阿母(am)与止音(止声)之阿喝(ah) 系为阿(a)之转化,并非为本来之韵,从十六字中除去,则成为十四音。此二字因介于摩多与体文之间,故称界畔。体文,为梵语vyañjana之音译,即子音字附加摩多之点画以作诸种字之本体,称为体文。所谓‘点画’,乃子音附加摩多时,使用摩多之简略形,其形像似于汉字点画,故称之。
体文有三十五字(参照第一表),首先之二十五字中,各五字依发音部位,顺次称为牙声(喉音)、齿声 (腭音)、舌声(龂音),喉声(齿音),唇声(唇音),称为五类声(五五声、相随声)。以后之十字合称遍口声(满口声),遍口声意即‘使口中全部发音之声’。其中,滥蛒(llam)即由二个寏(la)所合成,为二个同一字重复合成的当体重字(合成字、复合字)之例子;又乞洒嵖(kșa)即觗(ka )与筪(șa)所合成,为二个异字相叠合而成的异体重字之例子,故已非原本之字母。
古来论及悉昙,关于每一字母皆立形(书体)、音(发音)、义(意义)三门。字音有中天竺、南天竺二传,同时亦包含连声法(如二语相连结之音韵变化)。字义,系为便于记忆,赋予字母或合成字一定之意义,称为字门。悉昙原为表音文字,而非表意文字,故每一字并无意义,然印度人自幼背诵字母有一种方法,例如‘阿(a)字本不生(梵语anutpāda 之意译)’,即选择在一语开头或一语之中,含有阿字母之语,或选择由字形等可联想之语词,以便于记忆,如此字母即含有一定之意义。
佛教有五十字门、四十二字门等说;密教最重视此说,真言之字句立字相与字义二门,而在各字加有浅略与深秘两种解释,主张声字实相之说。关于悉昙五十字门之字义,据《金刚顶经》、《文殊问经》、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八等所说,有所差异。密教主张五十字门悉为法尔之法曼荼罗,乃是遍满三世十方,绝对不变者,其配列如第一表所示,又日本之五十音假名之排列即是仿效此梵字字母之顺序而作。悉昙四十二字门之说见于《大品般若经》卷五等,又称四十二字陀罗尼门。所谓文字陀罗尼,并非如五十字门之说字母等为目的,是故其文字配列并不若五十字门之整然,且缺少母音字十五与子音字四,而加另外之十一重字(合成字、复合字),其配列如第二表所示。
第二表 悉昙四十二字门 备注:此表不包含在五十字门中之十一重字。然与五十字门共通者,请参照五十字门。又上记中, (14) 吒(șţa), 又作吒、瑟吒、史吒。障碍(stambha 或 șţambha )、折伏之意。 (21)(sva), 又作波、锁、湿波、湿缚、娑缚。善、安隐(svasti)之意。 (26) 哆(sta), 又作侈、萨多、娑多、娑哆、尸瘅、沙多也阿。有(asti)、昏沉(styāna)、边等意。 (27)若(jña),又作壤、娘、惹、枳穰。智、智慧(jñāna)之意。 (28)托(rtha),又作他、伊陀、辣他、啰他、吒呵、曷啰多。义(artha)之意。 (31)摩(sm),又作魔、娑摩、娑莽、飒磨、湿么。念、忆念(smriti)、石(asma)等意。 (32)火(hva),又作叵、火婆、诃婆、诃缚、嗑缚、沙波。唤来(hva, hvaya)、而得至信、不可分别等意。 (33) 嗟(ts),又作蹉、縒、哆娑。悭(mātsarya)、尽灭、死亡、勇猛、勇健性等意。 (38)歌(ska),又作塞迦、娑迦、尸迦。蕴、聚(skandha)、法性等意。 (39)醝(ysa),又作逸娑、也娑、拽娑、夷娑、阇、嵯。衰老之意。 (40)遮(śca),又作嗟、酌、伊陀、是侈、室者、室左。不动(niścala)、未曾有(āścarya)之意。
(二)悉昙字母之缀字、合字、连声等法则,从迦迦章(体文除‘滥’外,三十四字之每一字皆加十二摩多,即作四〇八字)乃至孤合章等十八章,此称为悉昙十八章、悉昙十八章建立或悉昙切继等。一般称集合字母及重字之例者为悉昙章(如前述之悉地罗窣睹),字母表又称摩多体文。
(三)有关悉昙相承之系谱,台密派据安然悉昙藏卷一,主张各别之四种悉昙相承,即:梵王相承(南天相承)、龙宫相承(中天相承)、释迦相承(显教所传)与大日相承(密教所传)。东密派饮光(慈云尊者)在悉昙章相承口说卷上,批判上述说法,并谓梵王即大日;且日僧空海在悉昙考试表白中指出,悉檀兼传中天相承(即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惠果等之次第相承)与南天相承(即般若瞿沙、般若菩提、智广等之次第相承)。〔《大智度论》卷四十八、《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西方学法条、悉昙藏卷四、《大般涅盘经义记》卷四(慧远)〕
现在在学校、佛学院中教授的梵文大多为天城体梵文,并非古悉昙梵文。目前有不少学人妄自尊大,认为悉昙梵字是古人书写时的错误,而不知道早在南北朝时,悉昙梵文就传入中国,公元七世纪前后,使用的都是悉昙体。悉昙梵文也是佛教的标志性梵文。
随着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梵文悉昙体逐渐在汉地消亡。而日本空海法师却从青龙寺惠果大师那里继承了悉昙梵文,并带回日本。由于古代天皇将东密高野山佛学视位国宝,所以悉檀字在日本民间没有流传,只有贵族才子才能够学到。请诸君不要听信某些学者的观点,误认悉檀是错误的字体,要知道在梵文历史中,悉昙体比天城体无疑要早得多,这有丰富的历史文献为证。

3,梵文字母的作用

梵文字母有数种,以最流行的天城体字母为例,天城体字母有悠久拼写梵文的历史且在当今印度其使用有持续扩张之势,所以被当代世界人民称为梵文字母。天城体字母是得到印度佛教界及国际公认书写梵文的标准字母。天城体,梵文是Devanāgarī,直译是天上的城市。为什么叫天上的城市呢?因为根据文献记载,梵文字母是由创造宇宙之神“大梵天”所创。梵天,即中国人俗称的“四面佛”,佛学名称“大梵天王”。因为是“梵天”所创,所以称为“梵文”。梵文字母是天上的神灵所用的文字,所以又称“天城体”。梵文字母中的每个字母代表了一种力量源泉,在印度,人们修炼“瑜珈”的时候常常冥想着梵文字母。念佛教“真言”的时候要求发音正确,因为梵文单词拼写和读音绝对规则,用梵文字母拼写的真言,既能做到即说即所写,又能保持真言的纯正的梵文语音,所以用梵文字母拼写真言是念真言人士的最佳选择。印度文字历史,梵天制定的书写格式是,自左向右,横向书写,词与词之间不留空格,一句话从头到尾连续不断地拼写。所以古代书写梵文及抄写印度神圣的《吠陀》等文献的时候,词与词之间是没有空格隔开的,直到近代,正统的“梵文”和“印地文”词与词之间也也是没有空格隔开的,自从现代西方书写格式传入印度后,印度开始模仿西方的格式,词与词之间才用空格隔开,这破坏了梵天所制定的书写格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梵文字母的法力。

4,瑜伽的梵文意思是什么

瑜伽的梵文意思是:一致、结合或和谐。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古典瑜伽,一个是现代瑜伽,现在还包括了正位瑜伽。 扩展资料 一、练瑜伽的好处 1、 缓解压力 练习瑜伽对全身放松,有助于晚上睡眠。在瑜伽练习过程中需要练习者能够摒弃一切杂念,放松全身心,并且通过不少伸展全身的动作,连贯的体式伴随呼吸的伸展,一整套体式练习连贯而流畅,整齐而有韵律感,能够有效帮助消除一天的紧张、疲劳感。 2、 调节内分泌 经常练习瑜伽,可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失调,并且对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瑜伽可以调节身体内部分泌系统。 3、 疏通脉络 瑜伽可以打通身体内的经脉,让身体保持阴阳平衡,只要经常练习瑜伽,可以改善手脚冰凉,减轻血管堵塞的情况。 二、注意事项 1、练习时应规范训练动作,掌握基本技术要领,才能有效地避免引发关节、韧带等身体组织的损伤。系统、有规律地进行柔韧训练,可避免产生肌腱、韧带拉伤,既能保证完成大幅度的柔韧动作训练科目,又能避免在后续高强度的训练中产生关节或软组织的拉伤,练习时应循序渐进。 3、在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应该随时关注自己身体发出的不适信号,如果出现太过分抻拉或拧挤的动作而致不能呼吸,或身体发出剧痛的信号时,就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和呼吸。 4、瑜伽爱好者应在正规教练的引导下,掌握正确的练习方式,加强练习。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训练中保持专注,必要时应当到医院进行体检,确保自己的身体适合做此项运动;要有自我防护意识,并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最大限度地规避运动中的损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瑜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练瑜伽有哪些好处?瑜伽适合什么人练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瑜伽并非人人适宜

5,梵文属于什么语言?

梵文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悉昙体)。梵文佛典起初是书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故又称“贝叶经”。梵文为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约公元前1000年)名称。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作一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来。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唐僧(唐三藏法师)玄奘取经时的经书是用梵文写的。 最早的已知梵语碑刻可确定日期到公元前一世纪。它们采用了最初用于俗语而非梵语的婆罗米文。第一个书写梵语的证据出现在书写它的后代俗语的证据之后几个世纪之后,这被描述为一种悖论。在梵语被书写下来的时候,它首先用于行政、文学或科学类的文本。宗教文本口头保存,在相当晚的时候才“不情愿”的被写了下来。 婆罗米文演化出叫婆罗米家族的一组多样文字,其中很多被用来书写梵语。粗略的说与婆罗米文同代的佉卢文用于次大陆的西北部。后来(四到八世纪)从婆罗米文演化来的笈多文开始流行。从八世纪开始从笈多文演化出了Sharada文。最后在十一/十二世纪的时候它被天城体所替代,有中间状态如悉昙体。在东印度,孟加拉文和后来的奥利亚文被采用。在南部的达罗毗荼语系统治区,用于梵语的文字包括卡纳达语和泰卢固语流行区的卡纳达文,在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流行区的泰卢固文,在泰米尔语流行区的马拉雅拉姆文和Grantha文

6,梵文是什么

梵文是记录古印度思想的最古老文字,婆罗门圣典的《吠陀》就是以古代梵文记录的。号称梵天所创,只能供婆罗门祭司使用的宗教文字,并是官方通行的书面文字。

印度亚利安语由时间可区分为:古代(如吠陀语、古典梵语)、中 期(纪元前六世纪~纪元后十一世纪顷)、与现代(十一世纪后)三期。其中巴利语所属的「中期印度亚利安语」总称Prakrit语。Prakrit语的意 义,根据最通常的主张,是与Sanskrit(古典梵语)相对的语言。亦即古典梵语是根据「巴你尼(Panini)文法」人为规定完成的人工语、雅语、标 准语,而巴利语则是没有人为成份的自然语、俗语、民众语。二者同样渊源于古代印度的吠陀语及其他日常用语,因此有着非常亲近的近亲关系。
根据语言学研究,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印度就有用古代梵文书写的宗教经典《吠陀》,里面记载了语言、词汇、语法的分析材料。同时还有对其进行诠释研究的《诠释篇》。其中最先分出的就是语法,在古印度人看来,语法是一切知识学问的基础。这些文献都是古梵语编写,但文字并没有统一,多是口口相传。公元前8世纪,古印度人利用一种从古闪米特人的天城体文字记录下来,这种文字记录的语言又与流行的口语柏拉克里特语有很大区别,这就是梵文文字的正式定型。
公元前600~300年,古印度的语法家巴尼尼,把前人材料整理概括,写出著名的梵语语法书《八书》,成为印欧语系最早的语法书。全书主要对象是梵语,但也兼顾其他地区的部分方言,常将吠陀语言与其他方言进行对比。公元前3世纪、2世纪,均有为此书做注解的语法专家。
由于梵语在古代都是上层社会使用,与民间流行口语差别很大,柏拉克里特语就有很多种,有语法专家将其中一种整理为摩呵罗什脱利文,为婆罗门教徒所使用;另一种由加达耶纳整理成巴利文,与公元前250年左右供佛教徒使用。这时候的阿育王的很多碑铭都是用这种文字。此外还有很多未经整理的语言分别成了各地的方言,其中包括后来定型为印度标准语言的印地语。
所有这样语言:印地语、各地方言语都和梵语、摩呵罗什脱利文、巴利文有亲缘关系。
从文字来讲,梵语专用的文字和语法是其他地方方言和文字书写的基础,而且当时由于佛教的分裂,使用书面梵语和巴利语的应该是同时。梵语经典多在北部地区流传,梵文书写的其他西域语言也常见于大乘佛教流行的地区。而巴利文书写的则局限于南印度和南亚其他地方岛屿。
参考资料:《语言学简史》

7,这几个梵文是什么意思?

  观音六字大明咒的藏文写法【唵嘛呢叭咪吽】【一说是释迦摩尼】
  唵
  持诵“唵”字能减除天界众生之痛苦;天界的众生得享长寿及福乐,故少会想及死亡及未来生之事情。在命终前,他们身体会失退光泽、体生臭味、遭其友人遗弃而生极大的痛苦。在念诵这一个音节时,修持的人会想及天界众生的痛苦而发心令他们离苦。
  玛
  持诵“玛”字能减除修罗道众生的痛苦;他们心中充满瞋恨之念,对天界之种种享乐十分妒忌而常常与天界众生交战,每每落败而遍体鳞伤。在念至“玛”字时,修行人会念及这些众生的痛苦而回向他们减少痛苦及瞋念。
  呢
  持诵“呢”时,能减除人间之痛苦与不幸;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还有其他的种种天灾人祸等等灾难困境。在念至“呢”这个音时,修行的人念及人间之痛苦而生出悲心,把功德回向予人间众生以减少痛苦。
  啤
  持诵“啤”的时候,能净除畜牲道的生命,减除畜牲之五种痛苦:互啖伤害、愚痴无明、寒热痛苦、饥渴痛苦及受人劳役等痛苦。
  咩
  持诵“咩”时,能除饿鬼道的众生之痛苦;生于饿鬼道的众生遭受寒、热、畏惧及疲累之苦,同时,因为他们的不善业力感召,终生不得饮食而常受饥渴之痛苦煎熬。诵念“咩”字时,修行人会念及饿鬼道之痛苦而生起悲心,把功德回向祈望它们痛苦得除。
  吽
  持诵“吽”时,能减退地狱道众生之痛苦;生于地狱的众生,因其极重恶业力因感召地狱中之种种痛苦,如幻见烈火焚身、寒冰刺骨、山崩地裂、种种鬼差迫害等等,痛苦莫名,不能得脱。故此在诵至咒中“吽”字时,修行人想及地狱众生之苦而把功德回向愿其离苦得乐。

8,梵文是一种什么语言?

梵文
(Sanskrit)古印度之标准语文。又称天竺语。
即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及北传佛教圣典所用之语文。属印欧语族。Sanskrit乃源自 sam!skr!ta(完成之意)。我国、日本依据此语言由梵天所造之传说,故称梵语或圣语。相对于一般民间所用之俗语,梵语又称雅语。广义而言,可分为吠陀梵语(Vedic Sanskrit)与古典梵语(Classical Sanskrit)。前者为婆罗门教之圣典(吠陀)之语言;后者系于西元前四世纪左右,由文法学者波尔尼(梵Pa^n!ini )加以规格化而集其大成。 据推测,约西元前二千年顷,雅利安族由印度西北侵入,驱走当地土著,移住于印度五河地方(梵Pan~ja^b ),编集以梨俱吠陀为始之四吠陀,不久亦陆续撰述解释吠陀祭词之梵书、发挥其深意之森林书与奥义书,乃至略诠梵书要义之‘本经’(梵Su^tra )等;此等圣典所用之语言,总称为古代梵语(Ancient Sanskrit)、吠陀梵语,即属于西元前一千五百年至西元前五百年左右之圣典语文。相对于此者,印度二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耶那所用之语言,则属于古典梵语之一种,然因含有为数甚多之通俗语形,故又特称叙事诗梵语(EpicSanskrit)。 关于梵语之文法书,自古即有‘字汇’(梵Nighan!t!u ),西元前五世纪之‘尼鹿多论’(梵Nirukta )即是‘字汇’之注释书。其后,波尔尼根据‘尼鹿多论’,另又参考诸种文法书,以‘本经’之语法撰声明记论,此即‘毗伽罗论’(梵Vya^karan!a ),后经钵颠社罗(梵Patan~jali )等加以注释,使古印度文章语韵、文法得以确定;由是,其后吠陀梵语经由时代之演进,逐渐发展成定型之古典梵语,而渐脱离日常用语;惟其变化较少而久被传承。 又于十八种富兰那圣典(梵Pura^n!a )、美文体(梵ka^vya )之爱经(梵Ka^ma -s/a^stra ),以及佛所行赞(梵Buddha -carita )、大事(梵Maha^vastu )、本生鬘(梵Ja^takama^la^ )等佛教圣典皆用古典梵语书写。为区别于古代之梵语,乃将佛教经典所用之梵语特称为佛教梵语(BuddhistSanskrit);又因佛典所用之梵语并非纯梵语,而已混用为数甚多之俗语,呈现极为复杂之型态,故又称为佛教混淆梵语(Buddhist HybridSanskrit)。 八世纪顷,耆那教之典籍亦使用梵语。随着印度人南下,及向东南亚之扩张,其文字对于南印达罗毗荼语(梵Dra^vid!a )文学、东南亚诸国文学皆有钜大影响。十世纪左右,由于近代印度各种方言发达,以及回教徒之入侵,梵语乃逐渐失去其实际之势力,仅以古典语之地位存在而已。要之,此一语文具有复杂之文法体系,在现代印度知识阶级中仍然存在,多用于书写方面。 梵语字母(梵aks!ara )计四十七音,此外别加 am!,ah!,ks!a 三音,则成五十音。名词、代名词及形容词分为性、数、格三门。其中,性有男、 女、中性,数有单、双、复数,格有体、业、具、为、从、属、依、呼格;每一梵语随其性、数、格不同而有语尾变化。动词有自动、被动,时态有过去、现在、未来,亦各有语尾变化。我国研究梵语之书籍颇多,有翻梵语十卷(宝唱)、一切经音义(玄应、慧琳、希麟)、华严经音义(慧苑)、悉昙字记(智广)、梵语千字文(义净)、翻译名义集(法云)等。

9,梵文是什么?

梵文
(Sanskrit)古印度之标准语文。又称天竺语。
即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及北传佛教圣典所用之语文。属印欧语族。Sanskrit乃源自 sam!skr!ta(完成之意)。我国、日本依据此语言由梵天所造之传说,故称梵语或圣语。相对于一般民间所用之俗语,梵语又称雅语。广义而言,可分为吠陀梵语(Vedic Sanskrit)与古典梵语(Classical Sanskrit)。前者为婆罗门教之圣典(吠陀)之语言;后者系于西元前四世纪左右,由文法学者波尔尼(梵Pa^n!ini )加以规格化而集其大成。 据推测,约西元前二千年顷,雅利安族由印度西北侵入,驱走当地土著,移住于印度五河地方(梵Pan~ja^b ),编集以梨俱吠陀为始之四吠陀,不久亦陆续撰述解释吠陀祭词之梵书、发挥其深意之森林书与奥义书,乃至略诠梵书要义之‘本经’(梵Su^tra )等;此等圣典所用之语言,总称为古代梵语(Ancient Sanskrit)、吠陀梵语,即属于西元前一千五百年至西元前五百年左右之圣典语文。相对于此者,印度二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耶那所用之语言,则属于古典梵语之一种,然因含有为数甚多之通俗语形,故又特称叙事诗梵语(EpicSanskrit)。 关于梵语之文法书,自古即有‘字汇’(梵Nighan!t!u ),西元前五世纪之‘尼鹿多论’(梵Nirukta )即是‘字汇’之注释书。其后,波尔尼根据‘尼鹿多论’,另又参考诸种文法书,以‘本经’之语法撰声明记论,此即‘毗伽罗论’(梵Vya^karan!a ),后经钵颠社罗(梵Patan~jali )等加以注释,使古印度文章语韵、文法得以确定;由是,其后吠陀梵语经由时代之演进,逐渐发展成定型之古典梵语,而渐脱离日常用语;惟其变化较少而久被传承。 又于十八种富兰那圣典(梵Pura^n!a )、美文体(梵ka^vya )之爱经(梵Ka^ma -s/a^stra ),以及佛所行赞(梵Buddha -carita )、大事(梵Maha^vastu )、本生鬘(梵Ja^takama^la^ )等佛教圣典皆用古典梵语书写。为区别于古代之梵语,乃将佛教经典所用之梵语特称为佛教梵语(BuddhistSanskrit);又因佛典所用之梵语并非纯梵语,而已混用为数甚多之俗语,呈现极为复杂之型态,故又称为佛教混淆梵语(Buddhist HybridSanskrit)。 八世纪顷,耆那教之典籍亦使用梵语。随着印度人南下,及向东南亚之扩张,其文字对于南印达罗毗荼语(梵Dra^vid!a )文学、东南亚诸国文学皆有钜大影响。十世纪左右,由于近代印度各种方言发达,以及回教徒之入侵,梵语乃逐渐失去其实际之势力,仅以古典语之地位存在而已。要之,此一语文具有复杂之文法体系,在现代印度知识阶级中仍然存在,多用于书写方面。 梵语字母(梵aks!ara )计四十七音,此外别加 am!,ah!,ks!a 三音,则成五十音。名词、代名词及形容词分为性、数、格三门。其中,性有男、 女、中性,数有单、双、复数,格有体、业、具、为、从、属、依、呼格;每一梵语随其性、数、格不同而有语尾变化。动词有自动、被动,时态有过去、现在、未来,亦各有语尾变化。我国研究梵语之书籍颇多,有翻梵语十卷(宝唱)、一切经音义(玄应、慧琳、希麟)、华严经音义(慧苑)、悉昙字记(智广)、梵语千字文(义净)、翻译名义集(法云)等。

10,什么是梵文?谢谢

其实准确的说英文字母也是由拉丁字母转变而来的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字都使用这以拉丁字母(罗马字母)为原形的文字

但世界上很多国家却不使用这些字母作为文字书写

如我们中国的中文,韩文,日文,梵文等

而梵文乃印度的文字,就像中国的书法有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

印度的梵文也至少有4种不同的字体

分别是:悉昙体,瓦德体,天城体,扎兰体

而悉昙梵字为相对其他3个体而言是比较古老的梵文字体,我们都知道玄奘西天取经的历史,而玄奘大师从印度取回的梵文原典佛经全部都是用悉昙梵文书写的

附录:古悉昙梵文字母表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8367d1fce8db7c97b801a040.jpg

近现代印度使用的梵文为现代梵文称为天城体

附录:天城梵文字母表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d8b8c92a971c613ed42af1fe.jpg

但是,虽然印度的梵文拥有自己的文字书写方式,但依然还有用到拉丁字母的地方,这和我们中国几乎是一模一样!

我们中文自然和ABCD这些字母无关,但我们可以把ABCD变成汉语拼音,来使我们读汉字

同样的,拉丁字母也被写为梵文的拼音一样,用来读梵文的音,这和我们中国是非常类似的。

所以,虽然这些文字和ABCD无关,但拼音时会用到拉丁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