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瞌睡姐

历年春晚收视率如何
历年春晚收视率如何
提示:

历年春晚收视率如何

春晚收视率历年排行榜(2003年-2021年)如下: 2003,金越导演,38.6% 2004,袁德旺导演,41.6% 2005,郎昆导演,36.7% 2006,郎昆导演,34.7% 2007,金越导演,30.88% 2008,张晓海、陈临春导演,32.29% 2009,郎昆导演,34.82% 2010,金越导演,38.26% 2011,马东、陈临春、张晓海导演,31.04% 2012,哈文导演,32.75% 2013,哈文导演,31.17% 2014,冯小刚导演,30.98% 2015,哈文导演,29.60% 2016,吕逸涛导演,30.98% 2017,杨东升导演,30.88% 2018,杨东升导演,32% 2019,刘真导演,34% 2020,杨东升导演,20.631% 2021,陈临春导演,23.26% 春晚的发展阶段 春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枝独秀、独占鳌头,到90年代的在探索中成长壮大,至新世纪的日趋成熟,接受考验。 固定的收视时间,相对稳定的节目形态,有助于观众产生收视惯性。春节联欢晚会的积淀,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春晚模式”。

23年春晚各节目收视率
提示:

23年春晚各节目收视率

春晚的收视率新鲜出炉了,2023年春晚电视端直播收视率达20.23%。其中收视率高时达27%,比去年还要高。 但与此同时,吐槽声也一片,今年的春晚再一次被骂上了热搜,有人吐槽这是“有史以来最差的春晚”。但更多人出来反对,严谨一点地来说,只能说这是截至目前为止最差的,因为无法保证明年的会不会更差。 高收视率可能也只是代表观众只是象征性地打开了电视。 看看在场观众的反应或许更为直观,看她们这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自古以来,春晚被视为明星和普通大众出彩的最好机会,虽然春晚的片酬不高,普遍的薪资是1000元-2000元,连服装和道具都需要自己准备。很显然节目组给的这点报酬与一次又一次的彩排是不对等的,但是春晚所蕴含的巨大曝光和流量还是让无数演员和明星趋之若鹜。 每年流量明星都以能上春晚为无上荣耀。 原因有二。 一是无论对于演员还是流量明星来说,能出现在央视的舞台上,是值得吹嘘一辈子的。 二是春晚所暗含的巨大的流量效应,你看张小斐每年的衣服被抢购一空就知道了,每年都有演员同款衣服火出圈。 这样的平台,这样的资本,本来是值得全国人民期待的。 起码一个月前,就有不同的媒体开始预测春晚参与者名单了,然而昨晚春晚一播,却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主持组,今年的主持人为任鲁豫、尼格买提、撒贝宁、马凡舒、王嘉宁、龙洋6人,没有遵循以往老带新的传统,今年三名女主持都是较新面孔,去年火上热搜的马凡舒,这次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在三张相似的审美背后,观众也开始出现了审美疲劳。观众怀念起了鞠萍、董卿、李思思这些熟悉的面孔,这次主持人的选择也让大众开始质疑起了央视的审美。 难道现在的审美都是往网红脸那个方向上靠?连央视选人也毫不例外。 再来看看万众期待的语言类节目。 以往春晚节目,小品和相声是最值得期待的,而今年不说话的节目都还不错。在语言类节目的衬托下,其他节目都变得生动起来了。 《青山绿水》中黄霄云、宋轶、宋祖儿、单依纯,四个美女,谁看了不迷糊。 《满庭芳·国色》中赵丽颖唱了42个颜色名,国风的赵丽颖也让观众感慨女明星不会老。 ...... 除此之外,语言类节目活脱脱就...... 第一个节目岳云鹏、孙越的《我的变变变》就是单纯地玩谐音梗,最后变出烧鸡的魔术是幼儿园小朋友都能看出来的老套戏法。唯一有意思的就是张若昀在台下吃烧鸡的镜头。 第二个节目《初见照相馆》被所有网友一直投票选为最烂的梗,一对夫妻丢了结婚证去补办,碰到了一对刚要领证的情侣,夫妻吵架,情侣劝架,结尾又莫名其妙地以夫妻以和好告终。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提高青年的结婚率,反正我看完更恐婚了。 中国春晚典型的大团圆式结局,无论中途出现什么样的矛盾,最后一定会以和好、团圆为结尾。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是卡在春节这样阖家团圆的时间点,但是这个小品两个人的矛盾来得莫名其妙,最后和好的点更是奇奇怪怪。 选题俗套也就算了,甚至叠加了各种买房、买车的现实矛盾,每一个矛盾都一笔带过,蜻蜓点水般,真的很难让观众产生共鸣。 作为小品,没有一处能逗笑观众的点,反正让身处其中的演员觉得尴尬无比,属实是个败笔。 很多人说还不如重播一下《甄嬛传》滴血验亲的片段,老是老了点,至少不出错。 第三个节目圆桌脱口秀《给我一分钟》请来了脱口秀演员:赵晓卉、徐志胜、邱瑞、何广智,主持人则是撒贝宁,四人主题分别是工作、相亲、祝福、带货。 连擅长搞笑的脱口秀演员到了春晚的舞台上也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不知道是过于紧张还是氛围不对。 第四个节目杨紫、王宝强的小品《马上到》,这是王宝强时隔15年再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故事的大概是王宝强演的快递小哥和王宁演的司机互换身份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误会。 经典的误会情节,情节毫无逻辑,也毫无笑点可言。 第五个节目是沈腾、马丽、艾伦合作的小品《坑》,这被视为全场最佳节目。 “你干了几件实事?五件,那你借我两件。”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不错不错。” 开心麻花组合真的不是浪得虚名。 第六个节目《上了热搜》还是夫妻吵架,两夫妻从头吵到尾,结尾强行和好。 最后一个语言类节目是金靖的小品《对视50秒》,还会老套的夫妻吵架的梗,结尾又不出意外地和好了。 知道现在的主旋律是催婚了,可是这也催的太急了。 不知道是短视频盛行,提高了大家的笑点,还是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 我越发地怀念起那个趴在电视机前等春节小品的日子,那段时间我甚至对小品达到了某种痴迷的境界。

为什么我经常瞌睡呢
提示:

为什么我经常瞌睡呢

如果要猜一种生理反应,是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非打瞌睡莫属。 为什么会打瞌睡? 除了一般所能想到,空气不流通、屋内缺氧、生活作息晚,长期睡眠不足外,也可能是身体正发出警示讯号。 尤其明明睡眠时间足够,隔天仍然不敌瞌睡虫叨扰,昏沈欲睡。最出名的瞌睡族,可远溯千年前,因为经常上课打瞌睡,被孔子斥责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 「中医学认为,经常打瞌睡表示脾胃功能不好,」致力於传统医学30多年,曾受聘到北京、湖南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吴长新笑说,宰予不懒,只是脾功能差些,该替宰予平反了。 中医古书早有记载,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夏天嗜睡,因为暑热耗伤元气,有损精神;冬天如果经常嗜睡,表示「身体阳气不足或脾虚湿热,」长庚医院中医师郭宗祯说。 经常思虑多,好动脑或饮食控制失当的人,往往伤脾,影养脾运化能力。当脾胃功能欠佳时,容易气血不足,气血两虚的结果是,脑部供氧不足,易昏沈嗜睡。 脾和胃像孪生兄弟,功能相辅相成。脾的功能是消化食物,负责运送营养,「中医的脾,其实就是西医说的胰脏,」郭宗祯医师解释,至於胃,负责吸收食物。 从中医观点,脾胃另个重要功能是代谢湿气,当脾胃功能差,体质又偏湿热时,往往无法有效化解湿气,会出现身体沈重、精神不振、想睡觉或胸闷的症状。 湿气的特质是黏滞、沈重,不容易去除。郭宗祯建议,可以从外在和内在减少湿气侵扰,譬如住家环境要避免湿气过重,少淋雨,偏湿冷的食物,好比冰水,尽量少吃。 当心过度嗜睡的潜在危险 根据林口长庚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陈泞宏医师估计,目前国内约有4~5%的人有嗜睡困扰,除了上课或工作无法专注,记忆力减退之外,甚至有安全上的隐忧,好比边开车边打瞌睡,险象环生。 经常在白天嗜睡,原因除了中医说的脾胃功能失调、睡眠不足或有忧郁症之外,也可能是睡眠发生障碍,需要尽一步诊断。 陈泞宏表示,曾有个40多岁的中小企业老板,开车开到一半「不知不觉」睡著,连续发生三次车祸,原以为只是睡眠不足打瞌睡,到睡眠中心诊断才知道,自己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毛病。 这种症状起因於呼吸道出了问题,呼吸受阻,一夜醒来好几次,睡醒后反而疲惫不堪,白天容易昏沉想睡觉,甚而在不知不觉中睡著,相当危险。 睡眠专家建议,调整作息饮食或多运动可以改善打瞌睡。运动能强化心肾,带动气血循环,有利肺部做气体交换,肺强,脾也跟著强,即使体内有湿阻碍,也能一一化解去湿。 当打瞌睡频率过高,就得找医生诊断。我们提供几招,帮你赶走瞌睡虫,并附上一份评估量表,检测自己是不是到了该问诊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