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届金球奖
逃离德黑兰真实性
只能说有这件事,历史背景是真实的。
但是,美国人在这里面夸大了美国的作用,缩小了加拿大的作用。其实加拿大当初收留这几个美国外交官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加拿大要求双方合作撤离这几个美国人并不是因为加拿大受到什么压力,而是因为加拿大已经决定关闭大使馆,这样一来美国外交官将无处藏身。事实上美国在提伪造假签证的时候(护照是加拿大真实护照)出错了还是加拿大使馆人员发现的。
另外一方面整个营救过压根没有那么险恶,既没有小孩拼图发现美国人质少了也没有机场卫队突然产生对这波持加拿大护照的美国人产生怀疑,更没有警车追飞机那一幕,唯一的惊险是在机场候机室被告知因机械故障航班晚点后那个一开始就非常沮丧不肯积极配合的约瑟夫·斯塔福德拿起一份当地报纸。此时,他突然想起加拿大拍摄组的人是不会读波斯文报纸的。他还在叫着其他人的真名,弄得大家神经高度紧张。
最后不存在的事实还有,美国当局从未突然叫停这次营救计划。
当然作为美国的盟友时候加拿大付出了一些代价,比如伊朗宣布断交(其实之前加拿大已经连使领馆都全部关闭了)。但是那一刻美国人对加拿大的感激还是真的。
逃离德黑兰真实性是什么?
1963年,为建设一个世俗化的伊朗,巴列维国王发起了以农业和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白色革命”,很快让伊朗成为全球第九大经济体。与传统手工业密切相联的巴扎(波斯语“集市”)商人对工业化分外恐惧,开始利用他们手中不受政府控制的庞大资金支持反国王的力量。1979年,由于美国的迟钝和软弱,愈演愈烈的革命迫使巴列维下台,流亡国外15年的霍梅尼终于等到了机会,拉开伊斯兰革命的帷幕。 1979年10月22日,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病,伊朗的反美浪潮益发高涨,强烈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11月4日,愤怒的伊朗大学生和民兵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扣为人质。旷日持久的伊朗人质危机,成为震惊世界的头号新闻。 利用“假电影”在伊朗寻找外景地的机会,救出躲在加拿大使馆中的6个美国人的计划,显然是异想天开,但也正因为如此没有遇到什么波折。买剧本、成立工作室、开新闻发布会、打广告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后来的胜利大逃亡奠定了基础。好莱坞善于自嘲及其被左翼把持的现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影片对巴列维毫不留情,正是他的腐化和特务统治引发了革命;对霍梅尼的批判也直截了当,占领大使馆、暴尸街头、假枪毙已经说明了一切。伊朗革命卫队的士兵对“假电影”的草图发生兴趣的镜头,表明人性都是相通的,好莱坞与伊朗、东方与西方,心理上的距离或许并不象政治家和宗教领袖想象的那么遥远。遗憾的是,对于整个影片来说,这样的闪光点实在太少。巴列维世俗化、西方化伊朗的努力,并未因其政权垮台而全部付诸东流。即便在霍梅尼只手遮天、全面施行伊斯兰革命的时代,伊朗社会也无法抹去巴列维的印记。伊朗宪法确定“三权永远分立”的原则,总统和议会分别通过直选产生,权力之间有着一定的监督与制约。这一切在影片里未能得到点滴的反映,伊朗民兵的形象千篇一律的粗暴,缺乏立体感。 从来就没喜欢过本·阿弗莱克。无论是他青春无敌时期的《心灵捕手》、《珍珠港》,还是他演而优则导的《城中大盗》,共同的缺点都是匠气十足。《时代》周刊的意见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尽管《逃离德黑兰》着力讨好奥斯卡,但就质量而言,仅为平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