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高考资源网历史,如何利用史料教学推进高中历史有效课堂

本文目录索引

1,如何利用史料教学推进高中历史有效课堂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也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了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本之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广,高中历史试题更加突出了对材料处理能力的考查,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高考试题不断增加,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史料运用的有效性也就备受关注。因此,本文试图从史料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以此更好地推进高中历史有效课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适当、准确的选取史料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的有效性和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如何适当、准确地指导学生选取史料尤为关键。
  一般来说,教学史料形式上大多以文字史料为主,图片、数字史料、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辅,实物史料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中基本不常见。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就在于为历史事实提供例证,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1.鼓励学生尝试独立搜集、选取史料
  在历史学习中,史料的选择和搜集是提高历史认知水平必不可少的。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学生尝试独立的搜集资料、探究资料则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途径。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之后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从搜集资料出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学生自己独立搜集时,究竟该如何展开?而且在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学生最重要的角色是历史知识的学习者,并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程度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学会查找、辨析史料的方法。例如,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文献资料的书目、索引?如何利用网络查找和检索史料?如何判断作者的立场和时代性?如何把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如何判断所选史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素养。
  2.充分使用教材中补充的史料
  从文字史料角度来看,在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本身就带有思考题的“学思之窗”部分,共有74处(其中必修一26处,必修二24处,必修三24处),还有很多史料直接在“历史纵横”、“资料回放”以及课后“探究学习总结”中的“学习延伸”部分给出。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与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分析这些史料,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除了以此对书中现成史学观点进行解释和论证,还可以开发其更多的价值。在具体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逐渐学会学习、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鉴别、处理史料的基本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如果能把不同章节的应用史料重新组合,不仅提高了分析运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于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如把人教版必修一中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史料和必修三中苏格拉底思想、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结合起来,则可以更好地认识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与发展的整体历程。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的史料的种类十分丰富,除了一般常用的文字资料外,还有历史人物画像和照片、地图、名胜古迹照片、漫画、数据表格等。虽然这些插图只是辅助资料,但也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也不能忽视这些历史地图、插图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挖掘插图中的隐性知识。
  3.有针对性地适当补充教材外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有限,但有些重点内容艰深难懂,或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过程,使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课外史料,相应地培养学生分析阅读史料的各项能力,努力做到论从史出。补充史料,关键是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史料重点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
  不过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史料也不能无原则地堆砌。教材外的补充史料,一定要反复筛选,紧扣课程目标、教学目的,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史料;同时要确保史料真实可信、长短适宜,难易度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应的历史背景,即使材料很典型,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材料本身,也就很难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的内涵,更别提用史料来分析问题了,效果当然也会大打折扣。节选加工材料时,可对原始材料进行编辑和改写,删除无关的内容,提取材料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图表。不过要注意材料所属的前后语境,以保证其原意的完整性。如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节,为了更好地解读“中国入世的利弊”,可相应补充如下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①   材料二:我国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我国
  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符合我国根本利益,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权益;有利于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活动,促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更多地扩大出口;有利于完善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外商对我投资信心,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②
  二 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有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建构的课堂。新课程倡导的史料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更重要了。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新课标的“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学科能力要求也是为了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因此,选好了材料,还得用好材料,材料只有在恰当地使用中才能发挥其效用。
  1.引导学生采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料
  一般来说,文献史料是人类对社会的一种认识,经过了人们的加工与改造,总是受作者的主观目的、政治立场、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史料是存在主观性的东西,错误也在所难免。
  批判性思维包括质疑、假设、对比、推理等,领悟表面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得出最后的结论。采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史料,对其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质疑,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中的有效信息,以追求史料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史料的使用价值;也有助于学生摆脱教科书的束缚,养成独立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让学生一味地背诵教材上的评价或结论,而是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学生尽量从材料分析中形成自己的判断,通过材料的分析来加深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正是适应了这样的教育需要。
  2.引导学生“精读史料——分析问题——归纳概括”
  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教师都应首先梳理透彻,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例如对于文言文中的个别生僻字词可以以注音释义,或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精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补充与呈现史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规律性且与史料和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有时教材选取的史料并没有设置问题,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还应根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与史料本身特点,设计相应层次的问题。补充的课外史料更需要设计相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用好、用足史料,促使学生思维向新情境的纵深推进,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设计的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不能过于简单,设计的问题应能促使各层次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通过思考有所得并提高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问题的解决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如人教版必修二第40页“历史纵横”有一段史料: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为什么1845年左右,洋货会“充积于厦口”?洋货畅销、土布滞销的原因是什么?这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就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重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也就相应地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了对史料的研读和问题分析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体现的就是“论从史出”的意识。
  3.精选试题中的材料分析部分进行精炼
  在获得了以上的学习经历之后,就可以精选一些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当然,在具体选取题目时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明确训练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材料题型基本以文字史料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在阅读、思考、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本身联系相关的背景和史实,结合已掌握的史料分析方法,回答题目设置的问题。它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并对此进行整合的能力;考查对相关史实的识记、理解和归纳,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以及概括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练习时可以对学生具体做题方式指导如下:首先,认真读题,看清楚其中的有效信息和重要提示,如分析共有几问、各自分值、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回答时避免盲目性;然后带着问题分析所给材料,找准其中的关键词语和提示语,如材料中的时间概念、出处或作者姓名、特殊符号(双引号、省略号)等,有助于正确作答。最后,结合所学知识,理清思路,列出答案提纲。
  三 史料教学中避免出现的问题
  由于史料的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史料本身存在多样性、复杂性和主观性等,加上一些教师并没有对史料教学给予充分理解或很少利用,中学课堂史料教学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不仅无法提升课堂实效,还出现课堂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以下现象:   1.史料的具体选用不恰当
  在史料的选择上,或是大量的史料堆砌;或是史料本身没太多思维含量,没有围绕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与主要历史知识关联不紧密,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或是史料过短,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空间;或是史料过长,学生阅读所需时间长,从而影响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史料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一般可以遵循:精读史料,分析史料,得出结论三步骤。基本需要按此步骤实行,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比如说很多史料中的文言文部分,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考试中读不懂史料,产生错误理解造成失分。这就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最后也只能是听由教师给出思路或答案;或是史料中问题的设置难度过大,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学生无法着手分析,不能达到知识的应用和升华;或是根本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的史料教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当然也就无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甚至走向反面。
  2.史料教学过程中缺乏史学方法的指引和培养
  运用史料时没有发挥史料的相应功能,没有显明历史学本身特性,只把史料教学当成兴趣激发的工具。史料运用的重点是在学生的兴趣被教师所引史料激起后,能否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或者史料教学只是被当成呈现教材中各种叙述的证据,以证实教材所言的真实性,学生并没有真正从中获取任何史学方法和历史学科能力。那么这种教学即便是运用了史料,也达不到历史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运用史料并不是仅仅为了补充教师所讲内容,或者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相关题型训练,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对史料的运用不够规范、严谨,史料失真、失准
  现代信息技术确实为史料的查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着潜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网络资源的使用上需要注意,这就需要使用者进行严格的甄别,如果史料有误,则会给予学生错误信息,也就形成错误的历史情景。
  史料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的依据和基础,学习历史必须建立在全面、真实的史料基础之上。也许史料的采用确实给课堂带来了“高效”,但历史的底线是真实,如果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牵强附会、断章取义、生搬硬套进行材料分析,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问题与迷惑,效率反而更低。因此,落实在教学中,对史料的选择和使用一定要遵循严谨、真实原则。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由此可见,新课标已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开展历史新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体和途径。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空间。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史料运用的必要性,同时也更要思考如何发挥史料教学的最大效益,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利用史料教学推进高中历史有效课堂

2,谁能简单概括的讲一下中国历史!

最早原始社会 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 生产力提高 不平等出现 三皇五帝 由禅让变世袭 形成夏朝 接着商周 分西周和东周 东周后是春秋诸国 先后有五霸 越国为最后胜利国 再以后战国七雄 秦统一天下 秦二世后 各地起义 楚汉相争 刘邦得胜 是为西汉 再是东汉 三国鼎立 曹魏歼灭东吴和蜀中 司马氏改魏为晋 东晋后期 各地起义自立 不乏外族 分为十六国南北朝 杨坚立隋 定都中原 隋两代 则改朝为唐 南唐后五代十国 后周兴起 周世宗早逝 赵匡胤黄袍加身 改为宋 灭唐 之后元明清

3,求全套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的教案,教师用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http://www.flyedu.cn/ViewDownInfo-45187.html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Œ 感悟课标新理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罗马在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罗马法律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了解罗马重要法律制度的内容及影响,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罗马在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罗马法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研习教材重难点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概念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罗马法是指通行于罗马统治地区的全部法律制度,狭义的则仅是指罗马公民法。 2、罗马法的演变发展过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成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深化·拓展】 1、《十二铜表法》代表平民的利益么?为什么说这是平民的胜利? 提示:这部法典内容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它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来损害平民的利益了。 2. 万民法产生的原因 提示: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罗马公民,后者是罗马的一切自由民。转变的原因是:罗马在长期的扩张过程中,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版图的不断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使原有的法律无法解决。这一变化过程是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而进行的。 【思考·提示】 学思之窗1 从这些法律条文中你发现了什么历史信息? 提示:罗马《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白虎了平民的利益,但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主要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奴隶不享有同等权利。 【典例·展示】 例1下列对于罗马公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罗马法律体系的统称 B.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C.是一部具体的经济方面的法律 D.对于维护罗马社会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解]:解答本题时对每一个题肢进行分析,同时知道罗马法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本题就迎刃而解了。[答]:C[评]:本题是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考察,难度不大。 【应用·体验】 1.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末的是 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B.罗马帝国的建立C.《霍阿腾西法》的制定  D.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2.《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是 ( )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B.长期对外扩张的结果 C.罗马共和国建立的结果 D.法学家积极立法的结果

4,谁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的教案或教学参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岛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象形文字出现是其标志。公元前1600年进入繁荣时期。米诺斯王宫属于这时的成就。公元前1400年由于古希腊人的一支进入,文明毁灭。
(2)迈锡尼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是可确认的属印欧语系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最早的文明。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的兴起,伴之出现的是王宫、卫城、王室陵墓及线形文字B。这一时期尚武好战。公元前12世纪文明毁灭。
2、黑暗时代:迈锡尼文明后的300年,古希腊完全陷于沉寂状态,西方称之为“黑暗时代”。
二、古希腊城邦
1.古希腊城邦的形成
公元前8~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城邦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也称“城市国家”;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2.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地理概况: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多,海岛星罗棋布。半岛上重峦叠嶂,山势陡峭,难以翻越。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于农耕的土地很少。
影响:①三面环海,为希腊通向外部世界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其航海和文化交流及殖民扩张。②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导致众多的小国寡民的城邦(城市国家)形成。③农耕经济落后,航海业发达,工商业兴盛,为其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④各国情况不同,政治特色也不同,形成古希腊多元政治的特色。
3、海外殖民
地少人多、航海业发达促使希腊向海外移民,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是移民高潮。影响:不仅解决了土地问题,而且促进了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是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从东方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独特文明奠定基础。
三、古希腊的城邦政体
特点:①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是城邦的主要特征。②各邦都有公民大会,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决定城邦政体的类型。③城邦公民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边区居民、外邦人、奴隶、妇女都没有公民权。④城邦政体呈多元状态,最为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如斯巴达)民主制(如雅典)。此外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实质:城邦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1、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吗)
古希腊刚进入文明社会时,也实行君主制,在公元前8-公元前7世纪时,各邦贵族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代之。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这就为政体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2、梭伦改革
背景: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贵族和平民尖锐对立,平民准备以武力推翻贵族政权。内战一触即发。
内容:公元前594年,当选执政官的梭伦实行改革。主要内容:废除债务和债务奴隶制;设立民众法庭;确立新选举法;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作用:梭伦改革是伟大的历史创举,奠定了古代世界的新政体—民主政体的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
3、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509年平民领袖克里斯提尼当选为执政官,进一步实行民主改革,确立“陶片放逐法”, 最终在雅典确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他进一步进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二、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1、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②公民大会的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国家最高长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④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⑤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①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其他军事、行政机关的人员构成及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
②轮番而治——所有公职人员都实行任期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在具体运作上,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都用抽签方式决定。这最能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
3、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优越性:①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②多数人参政和群众监督,减少了决策的失误和以权谋私的可能性。③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④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
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且是对男性公民而言。妇女及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因此,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②对外,雅典政治上奴役统治其盟邦,推行霸权政策,经济上进行残暴掠夺所以,雅典民主制是建立在剥削、压迫非雅典公民的基础上的,依然是维护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1.简述古希腊城邦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城邦是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发达。②对外关系:由于航海与海军对古希腊有重要意义,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2.古代希腊城邦政体有那几种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形式: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3.简要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内容:①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②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和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是其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使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
③一切官职向公民开放并由选举产生。
意义: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③文明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
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总体评价:他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第7课 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罗马法产生的背景)
1、共和制的建立:
古罗马建城之初,只是一个蕞尔小邦,实行君主制。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人推翻君主制,实行贵族共和制。罗马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最高官职,两人共同执掌)、元老院(国家决策机构,贵族组成)和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一切国家权利。平民为维护自身利益,与贵族进行长期斗争。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产生了平民选举的保民官,以监督政府行为。
2、罗马帝制的确立:
原因:①罗马不断对外扩张,疆域广阔,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罗马帝国势力最大时地跨三洲、水兼四海。②阶级矛盾尖锐,共和政体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确立过程:①公元前27年,执政官屋大维实行元首制,元首(奥古斯都)集军政、司法、宗教权力于一身,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帝国进入近200年相对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②自3世纪始,罗马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戴克里先时期,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罗马法的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
起源:①罗马国家形成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习惯法。其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②平民为此不断进行斗争,最终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产生了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发展:公元前3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完成:自屋大维建立帝国以来,为管理全国,历代皇帝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罗马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6世纪中期,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①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②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③核心内容之一是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遵循的原则是自然理性。
《十二铜表法》:①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②本质——维护贵族利益。③积极意义——按律量刑,贵族再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是平民的胜利。④地位——罗马法的渊源(罗马的基本法)。
万民法:①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②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③它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婚姻中妇女的平等地位也得到相应的保障。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①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它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②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对罗马发展的作用: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统治。伴随着帝国的扩张,大量的自由市建立,帝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被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对后世的影响:①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②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③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

1.《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原因: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查士丁尼法典》由那四部分法典组成?为什么说它集罗马法之大成?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地位?
组成:查士丁尼颁布:《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查士丁尼学说会纂》,最广博的一部,收集了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解释。法学家汇编:《查士丁尼新敕》,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
历史地位:①对罗马: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②对世界: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法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