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墓
魏延墓前真的跪着诸葛亮吗?
魏延墓前跪着的不是诸葛亮。 魏延墓前确实是有两尊跪着的马的石像,是后来蒋琬担任丞相期间,感念魏延在前期是有很大功劳的,于是就给他重新修了坟墓,并且立了两个跪着的石马像。这两个石马像代表的正是杀害魏延的杨仪以及马岱。所以并没有跪着的诸葛亮这一说。而且诸葛亮和魏延的死并没有任何的关系,就更没可能要为他的死负责或者是道歉。 魏延的死亡真相: 罗贯中的三国写的是诸葛亮在死前将身后事安排妥当,给了杨仪一个锦囊,给了马岱一共密计,让他去假意跟随魏延,等到时机到了的时候将魏延除掉。但是这也仅仅是小说中撰写的情节。真正历史上是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争功,魏延被杨仪伙同马岱给杀掉了。 杨仪上表说魏延谋反,当时由于诸葛亮重文轻武,所以蜀国众人都相信杨仪的话。可怜魏延就这样死掉了。这也就是为何会在魏延坟前修建代表杨仪和马岱的跪马石像的原因。
魏延墓前跪着的三个人分别是谁,和魏延有什么故事?
公元234年,蜀国大将魏延战死。不过,他并不是死在了蜀国的死敌魏国手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刀下。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魏延是因为反叛了蜀国,才被蜀将马岱给出兵杀害的,导致很多读者都认为魏延此人死不足惜。事实,真的如此吗? 公元280年到290年间,由陈寿写就的史书《三国志》里面就谈到过魏延叛变的原因。里面说“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大致意思就是魏延的真正意图并不是叛变蜀国,仅仅是为了杀掉张仪。结果,张仪没有杀成,反倒被马岱给诛杀了。 由此可见,魏延之死,张仪和马岱这二人是绝对脱不了干系的。魏延虽死,可他的手下依然勇猛,与于万军丛中拼命抢回了他的尸体,他们知道,自己的主公从未有过反蜀心。蜀国高层没有放过魏延一家,将魏家诛灭了三族! 直到蒋琬成为了蜀国的宰相,他明察秋毫,才为魏延平冤昭雪,弄清楚了魏延之所以进攻蜀军,不过是因为他和张仪之间的矛盾而已,至于马岱为何帮助张仪杀魏延,多半在于诸葛亮死前的命令。蒋琬还为魏延专门建造了一个墓,以示公平公正的对待这位曾经为蜀汉政权建立过汗马功劳的老臣。不仅如此,魏延墓前,还有三个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人像,而且都是下跪忏悔的模样。 毫无疑问,这三人里面必然有张仪和马岱,那么第三个人是谁呢?有人认为是诸葛亮,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因劳累过度命丧五丈原,死在了北伐途中,正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不仅在生前为了蜀汉的发展尽心尽力,连自己死后蜀汉该如何发展他都已经想好了。 他在死前,将自己的得意门徒姜维拉到了自己身边,把身后之事全部交由了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继续延续蜀国的光辉。不过,诸葛亮千算万算,却算错了一件事情,那便是他一心认为魏延有“反骨”,并下令让马岱在自己死后,立即诛杀魏延,避免他倒戈相向,带兵反蜀。 似乎后面的故事就是按照诸葛亮所想的那样发展的,可魏延反的并非是蜀国,仅仅是张仪而已。张仪是一谋臣,更是一小人,北伐时期就常常与魏延作对,魏延本就不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一向是不愿意将兵权全权交于他,可放眼整个蜀汉,也就只有魏延这一个能打的武将了,又不得不带上他。 魏延在北伐中也是多次立功,但都得不到应有的奖赏,心中多有埋怨之词,再加上张仪从中作梗,使得魏延将自己不受诸葛亮信任的原因全部归结在了张仪身上。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便立刻举起了反抗张仪的旗帜,结果却被张仪等人占据了道德高地,勾结楞头青马岱将其杀害了,还安上了一个叛国的罪名,实在是憋屈啊! 至于诸葛亮,可谓是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所以人们认为第三个跪着的石像是诸葛亮也是不无道理的。当然,也有人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人们认为蒋琬是十分尊敬诸葛亮的,他怎么可能让诸葛亮向马岱和张仪一样,死后向魏延忏悔呢? 并提出了第三个石像应该是刘琰的看法,刘琰此人和张仪差不多,也是一个小人,同样和魏延不和,这样说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之,由于年代久远,如今的魏延墓早已不是当年的原样了,这第三个石像的人的身份究竟是谁,还有待专家们进一步考证。
魏延死后,他的墓前跪着诸葛亮的石像,这是真的吗?
笔者孤陋寡闻,从未听闻过此事。所以若真有这种现象的话,那只能是有两个原因造成。 其一:在魏延的家乡,却也只流传在当地,绝不可能再向外延伸了,因为被出事的。老百姓很朴素,为了烘托和纪念先祖,情有可原,那就在家里吧。若一旦出界,非会被砸了不可。 其二:以讹传讹。也许魏延墓前真有文官跪着,但绝不会是诸葛亮,最有可能的是杨仪。但由于《三国演义》影响太广,于是乎以讹传讹说那是诸葛亮。因为魏延被诸葛亮说成有反骨啊,还有死后遗计灭魏延啊,当然还有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否决啊。不过,恐怕稍懂点历史的人都不会相信那是诸葛亮——这种玩笑不能开,就是魏延本尊他也承担不起!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很悲剧,但有了英雄却不知尊重,却更悲哀!故而,笔者宁肯相信,这个问题是问,为何魏延会死得那么惨,谁为魏延之死承担责任? 首先要说《三国演义》中的魏延,的确被罗贯中塑造的成了反派。故而这点咱就不讨论了。可以看《三国演义》去。 主要说历史上的魏延。蜀汉有四大天王: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四方将军,后被演义为五虎大将,加入了赵云),接下来的排位是谁?不是赵云,而是魏延!在刘备得了汉中后,谁镇守汉中就成 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蜀汉有两大命门,一个是荆州,这关系到蜀汉争夺天下,故而关羽在那!另一个就是汉中,这关系到蜀汉能否自保。几乎一致都认为是张飞前去,结果刘备选择了魏延! 刘备等于把蜀汉命门给了魏延,只这一个任命,其实就等于把魏延提升到了可跟四大天王并列的地位了。 明白了魏延的地位和作用。余下的也好理解了。魏延在诸葛亮北伐时,属于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因为武将中只有魏延能力最强悍。否认他也不会提出子午谷奇谋。而文臣中最初的马谡,在马谡被斩后,杨仪就迅速崛起。由此,形成了魏延和杨仪的不和。但根由上却是两人在争夺,诸葛亮死后谁继承权力! 魏延是武将,嘴皮子上说不过杨仪,只能靠武力恐吓。因此导致了杨仪总是去找诸葛亮告状。此刻的诸葛亮是保魏延的,《三国演义》说,诸葛亮恨魏延,但实则诸葛亮是魏延的最大靠山。如,蜀汉元老刘琰曾把魏延骂得都怀疑人生时,诸葛亮就急眼了,一封信怒斥刘琰,吓得刘琰认罪说好话,最终被诸葛亮打发回了成都。这是为何?诸葛亮最清楚魏延的价值,更明白他不会反! 如,诸葛亮临死前曾特意吩咐,魏延要不想跟着回去,就由他去吧。哪料杨仪却没事找事,最终导致了两人公开分裂,然后杨仪依仗有诸葛亮的棺椁,派马岱杀掉了魏延。扣了魏延谋反的罪名! 可魏延谋反了吗?没有!直至被杀,全家三族被灭,他都没有逃到曹魏去,他不是没时间。魏延之死属于冤杀!起码不是谋反。这点基本上是史学界的主流。故而诸葛亮跪魏延?天大笑话!别信!
魏延墓前真的跪着诸葛亮吗?
魏延死后他坟前有两座石像,便是杨仪和马岱。没有诸葛亮的,真正的历史上,诸葛亮和魏延的死没有关系,只不过人们被小说的情节所误导从而以为是诸葛亮设计陷害他。毕竟诸葛亮作为一个备受尊敬的人,是不可能会以跪姿铜像这种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的。 诸葛亮和魏延不和是人尽皆知的事,魏延原本是刘表的部下,后因仰慕刘备甩军来投奔,刘备对他也十分看重。虽然魏延在蜀汉的时间不长,但刘备对他屡屡重用,连汉中这样关键的战略要地都让魏延去镇守,可见魏延在刘备心中分量之足。 但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定会反叛,一直以来便很针对他,甚至有斩杀魏延的念头。 再加上魏延为人处事比较高傲,不懂得和人打交道,在朝中也没有什么人缘,自然也没有人肯出来为他说话。如果不是刘备尽力保全,或许他活不到最后。 在刘备去世后,他们两个人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直接的表现便是诸葛亮和魏延的作战方略不同。魏延主张出奇制胜,给对方来个突然袭击,但诸葛亮却追求稳扎稳打,每一步都要认真考虑。 其实在蜀汉后期战斗力衰落的情况下,魏延这种办法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或许还能够扳回一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两个人之间产生了更大的隔阂。 在诸葛亮去世前,曾经告诫马岱,一定要提防魏延,如果有不臣之心,就要及时杀掉他。后来魏延的确是死在马岱手中。但魏延一生都对蜀汉忠心耿耿,没有任何僭越之心。 再来看魏延和杨仪也有着很大的矛盾,一直在明争暗斗,他的死亡和杨仪的暗算脱不了干系,杨仪一直忌惮魏延,便设计陷害他,最终让马岱斩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