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阅兵中国仪仗队 喀秋莎
为什么中国阅兵要唱《喀秋莎》呢?
这是因为,“喀秋莎”是一首有象征意义的歌曲,是中俄两国友谊的见证。中国人民解放军每回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就都会唱起这首歌曲。 “喀秋莎”一般是俄罗斯姑娘的芳名,在二战中还被命名为一件享誉世界的武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德国纳粹则称它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这首歌虽然是苏联歌曲,但它见证了中俄两国的友谊,在被创作出来后,迅速传遍中俄大地,尤其是经过战火的洗礼后,让这首歌曲更是显得意义非凡。 扩展资料 《喀秋莎》的灵感来自中国。上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艰难的抗日战争中,苏联、日本在中苏边境的张鼓峰爆发了一场中小型战役。 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当时在战地采访,看到中国东北珲春地区春末夏初的美丽景色后,随即写下一首抒情诗歌。 苏联著名作曲家勃朗特尔看到这首诗后,马上把它谱成了歌曲——《喀秋莎》自此诞生。两年后,《喀秋莎》迅速唱遍苏联。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喀秋莎》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人民最为熟悉和喜爱的苏联歌曲之一。五十年代的许多场合都会演奏这首歌,《喀秋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喀秋莎》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饱含少女深情的歌声,让抱着冰冷武器、卧在寒冷战壕里的战士们,获得了温存和慰藉。 苏联为了表彰《喀秋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鼓舞作用,还在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州福斯霍达村为《喀秋莎》建立纪念馆,这在人类战争史和音乐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红场上高唱《喀秋莎》,就是为了表达对反法西斯老战士的尊重和缅怀,并致以最高的敬意。
为什么中国军人两次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时,都会集体高唱喀秋莎?
中国军人两次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时,都会集体高唱喀秋莎,这是因为中国和俄罗斯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另外这种做法也是一种超越民族和国家的深情大爱。也能够体现出中国军人对于俄罗斯的一种喜欢与敬畏,这也是表达友谊的一种方式。 一、表达敬意以及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 中国军人一共参加过两次俄罗斯的红场阅兵,但是这两次唱歌的时候一次用的是中文,一次用的是俄语,这让俄罗斯的观众为之沸腾,有些人边听边掉眼泪,还有一部分俄罗斯人民跟着中国军人一起合唱,可以看出中国军人的这一做法让俄罗斯观众非常的喜欢。另外这首歌对于俄罗斯来说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首歌作于1938年,是二战时苏联的经典歌曲,所以俄罗斯也把这首歌当作自己的经典传唱曲目。 二、两个大国之间的友谊让人羡慕 中国军人的这一做法真的是体现出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友谊,因为中国比较庞大,跟很多国家的关系都比较好,像巴基斯坦以及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人民对于中国人民也十分的友好,经常能够看到外国人将中国人民奉为上宾的情形,所以中国人民也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其他国家的建议,所以才有了这样一幕,不管怎样这样一幕真的是非常让人泪目,同时也让中国人引以为傲。 三、结语 其实俄罗斯的总统也曾来过几次北京,来见证中国的冬奥会以及阅兵仪式,都可以看出双方国家的总统都是互相尊敬的,也正是因为他们向往和平,所以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的美好。即使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有战争,但是中国依旧还是为乌克兰的一些群众们送去了物资,俄罗斯总统也为乌克兰送去了相应的物资,可以看出这都是大国的风范,另外也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日的停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