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情歌广场舞
斗笠的斗笠舞
《斗笠舞》悠悠,曲悠悠,步悠悠。那一曲一步总悠悠地踩着岁月的烟云,从我少女时代的记忆深处悠悠地舞出。曲是悠悠的,为曲伴奏的是老师的儿子林和他的弟兄。哥仨一字样排着,玉树临风。短笛声潺潺地从玉树中流出,晨光朦胧,云雾缭绕,葱郁的玉树山林流淌着的情感竟是那样柔细。手风琴悠悠地拉出了缕缕阳光,圆润如珠的音符在指间蹦跳,似只只唤晨的云雀。多种乐器的合奏响起,露珠儿叮咚,小鸟儿欢唱,阳光撒落在鲜活的山村。在这使山村鲜活的音乐背景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女声:太阳出来哎——照四方哎——群山柔曼的回声伴吟着:照四方哎——照四方哎——受了这甜美歌声的呼唤,一队手持金色斗笠,衣着五彩霞裳的侗家少女,袅袅娜娜,于绿碧草野中缓缓步出,悠悠的,美目流盼。走在队伍最前头领舞的是我,款款绕场后,举笠,翻腿,亮相,动作都很到位,但就是心沉沉的,弓形的舞鞋怎么样也托不起我的那份空灵与轻盈。 “停,停!”老师拍着巴掌,叫着。老师姓谭,教音乐的,身材玲珑。听说她受了许多许多的磨砺,从遥远遥远的地方来到这个山城教书,只身养育着她的仨儿子,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自有许多。可自打我见到她的那一天起,就从没见过她的忧愁和沧桑,我眼里的她,脸上尽是阳光和欢笑。老师是这样,一边拍着巴掌叫,一边笑着指导我:“注意表情,注意表情,女孩儿,她的脸部应是最灿烂,最娇美的,她脸上流淌的是从内心发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我的脸红了,但心却愈加往下沉。虽然那时只有十七八岁,却最怕提未来。高中毕业在即,父母的政治问题却仍没得到解决。昨天班主任红着眼圈告诉我,在校发展的最后一批团员中仍没有我,他鼓励我到社会的大舞台中继续去接受考验。这种无休无止的考验使我的心沉重而卑微。我觉得前途一片暗淡,我的笑便总是不那么灿烂。“停,停!”老师又叫了,用关切的眼神望着我,没有责备。我的心有点发痛。于是一切又重来,重新伴奏,重新伴唱,重新起舞。一而再,再而三,老师也有些疲累了,笑笑说:“散吧,下去体会体会。”我在学校寄宿,吃两餐,午餐兼晚餐后,有一大块时间。散了,我心情仍沉沉的,勾着头,独自在校园里散漫地走。无意间,从一扇开着的窗里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她在学校跳跳就算了,参加县里会演,还让她领那可不行,搞不好,上边会说我们的立场有问题。”听得出,是校长那切切的声音。“这孩子,学习好,表现好,舞也跳得好,为么就不能让她跳呢!”这是我第一次听见谭老师那尖细激烈的声音。我的脑袋“轰”的一下大了,他们是为我而吵,我的心痛得更厉害了,终于关不住泪水决堤的闸门。我捂着脸,扭身跑去,任风在身后呼呼地叫,任泪水在风中纷纷地飘,我只想如风样散去,去到那一个无人无烟的辟静的地方去,去那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果真跑进了一团遮蔽的树从,果真没人没烟,果真趴在树上便哭。哭了好久好久,天已渐昏暗,渲泻过后,心中已没那么憋闷。我缓缓地舒了口气,缓缓地抬起头,缓缓地转过身,谁知迎面遇上的是林的一双眼睛。林站在另一团遮蔽的树林里,远远地望着我,满眼是关切,满眼是同情。见我转过身,长长地出了口气,别转脸去望天,然后,做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先我而去。目送他的背影,渐渐远去,我的思绪也随他走了很远很远。再次排练,我的舞蹈似乎空灵了些,轻盈了些。谭老师终于说服了校长,让我领舞,参加了会演。当我在布满灯光的舞台上,追随乐曲,将金色的斗笠欢快地翻飞,旋舞,众星捧月的女声将舞蹈推向了高潮:同心修好幸福路啊——幸福路——毛主席恩情比海深——比海深——集体旋舞,造型,亮相。观众静默,幕布缓缓落下,掌声如潮水般涌起。当我领着舞伴们又一次躬身谢幕时,我看见乐池中,谭老师和林正仰脸望着我,他们都是泪光莹莹。斗笠舞悠悠。悠悠的斗笠舞从悠悠的岁月中舞出,随着生命的烟云翻飞。这段舞给我的是我少女时代最为珍贵的记忆,那种不受世事缠绕的人与人的真挚纯洁的记忆。
傣族舞蹈的舞蹈类别
傣族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他们滨水而居,爱水、祈水,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傣族的神话里,造物主英叭原来就是天空中的水气;而人则是用水伴和泥土捏塑而成;傣族的祖先诞生于水塘。在有关“泼水节”的各种传说中,尽管人物不同,但他们用水来制服火,用水来洗净血污,用水来祈福等内容是相同的。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这是大家公认的;“水一样的民族”是对傣族性格的又一描述。他们礼貌温和,外柔内刚,智慧聪明又幽默谈谐的性格像水一样,有时似涓涓的细流,温柔而细腻;有时像大江的洪流,迅涌而澎拜。傣族的舞蹈也充分反映了这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傣族舞蹈历史悠久,,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永宁元年(120),傣族先民掸人的首领曾向东汉皇帝奉献过大规模的乐舞、杂技。这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在当地就有了较高水平的歌舞表演艺术。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广,并各有特点。代表性节目总的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祭祀性三大类。 自娱性街舞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1. “嘎光”系傣语,“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嘎光”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西双版纳称为“凡光”,有很多地方又叫“跳摆”、“宁摆”等。此舞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流行在20多个县市,是在年节喜庆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场地,都可以跳的自娱性舞蹈。嘎光以象脚鼓、镲等民族打击乐为伴奏;但有的地方,敲鼓、镲的人也参加舞蹈,并且带领众人围圈而舞。过去跳时,众舞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各自发挥,只求热烈欢快。现已发展了很多统一动作和套路,动作与套路的名称各地也不尽相同,并且已派生出一些舞蹈节目。如青年人跳的“新嘎光”就有30多套,还有两名中老年妇女抬大铓跳的“嘎铓央”以及老年男子跳的“嘎温”(软舞)等等。2. 象脚鼓舞是自娱性兼表演性的男性舞蹈。象脚鼓是根据鼓的形状而取的名称,傣族一般统称“嘎光”,但对长、中、小三种象脚鼓又各有名称。这种舞蹈以击象脚鼓舞蹈为主,用铓、镲伴奏,也可鼓、镲对舞。长象脚鼓的鼓身长为一米八至二米,傣语称“嘎光绕”,各地均有,但以瑞丽县的最具代表性。长象脚鼓多用于伴奏,可以打出丰富多变的鼓点,并有一些鼓语,如“约笔洛,约笔洛,约必约哩哩”(意为“好好抬,好好抬,翅膀好好抬”);也可边击边独舞,在展现击鼓技艺的同时,以长鼓尾的大幅度地转动摆动形成优美的舞姿。中象脚鼓舞的鼓身长约一米多,这种舞蹈流行整个傣族地区,尤以德宏地区的潞西、盈江、梁河等县和保山、临沧等地最具代表性。中象脚鼓舞在镕宏傣语称为“嘎光”,也有称为“嘎光武杰”或“嘎光黑拉”的。跳时一般是背鼓顺圆圈而舞,可二人对舞,也可与击镲者对舞。在德宏芒市,过去有赛鼓的活动,以击鼓声的长短、音色的优劣、鼓尾甩动幅度的大小、舞姿是否好看等为评比标准,胜者在鼓上挂银牌。小象脚鼓舞的鼓身长约六十厘米左右,流行于景洪、勐海、勐腊等县,西双版纳傣语为“凡光托”。因鼓小轻便,可灵活舞动,因此这种舞蹈以竞技为主,一般是双人对舞,四人或集体也可。舞时有击鼓追斗、退让躲避、踢腿斗脚等动作,以能把对方头上的“包头”摘下为胜。喊半光是傣族古老的歌舞形式,流行于德宏地区的芒市、盈江、瑞丽等县。“喊半光”为德宏傣语,“喊”意为“唱”或是“歌”,“半”意为“跟着我”或“围绕着”,“光”即“鼓”;直译为“跟鼓唱的歌”。跳时人数不限,动作随意。耶拉晖是流行于西双版纳地区的自娱性歌舞,过去只在泼水节时由男性跳,现已成为男女老少皆可参加的集体歌舞形式。这种歌舞动作简单,舞时可自由发挥;但曲调固定,只要有人即兴填词并带头唱,众人即可合唱。由于在唱句的尾声时齐呼“耶拉辉,水一,水一。”所以这种歌舞就叫做“耶拉晖”了。 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蝴蝶舞”、“篾帽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及景谷、孟连、耿马等县都有流传。孔雀舞,在德宏傣语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为“凡糯永”。“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表演时,舞者头载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的表演。各地孔雀舞的跳法都不一样,以表演者各自不同的技艺特长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独舞最具代表性的是瑞丽县的艺人,他们以模??作,形成丰富的舞步;瑞丽县半职业艺人较多,如瑞板、贺费、毛相、约相、旺拉等人,他们在表演上各有创新,以各自的流派风格而闻名全省。双人孔雀舞也称“凡南诺”,最具代表性的双人孔雀舞流传在景洪县。“南”意为“高贵的女性”,“诺”意为“雀”或“鸟”;“凡南诺”可译为“雀公主舞”,此舞主要表现雌雄两只孔雀的飞翔、相对而舞的情景。潞西县芒市的孔雀舞,原是表演“孔雀与魔鬼”的三人舞,后演变为独舞,以孔雀道具做得大而精美华丽,开合自如,吸引着广大观众。景谷县的孔雀舞属歌舞剧表演,边舞边唱,舞蹈步伐较简单,以走步和碎步为主,表演的是佛经故事“召贺罕打孔雀”。 元阳县的傣族村寨流传的“祭祀鼓舞”是在祭祖活动时,以鼓为伴奏,师娘在祭台上边唱边舞,群众在台下自由舞动,动作较简单。石屏县的傣族居住地有“跳龙舞”),是在祭龙树的活动中进行。舞时男巫手持带环的铁圈,女巫手持着羊皮单面鼓,由他们带头起舞,村民们合着节奏参与舞蹈。时而全体围成圈,时而二人对跳,没有固定形式和队形,舞者随心所欲地变换位置,只求情绪高昂,庄重热烈。舞蹈动作简单,步幅小,双膝随步伐做小幅度的韧性颤动,双手上绕半圆,在左右腰侧打鼓与摇环。新平县还有送葬时跳的“狮子舞”,跳时用唢呐和锣鼓伴奏;有一些套路,如围棺而舞、棺前开路等。该舞的表演风格和音乐与汉族、彝族差不多,有吸收汉、彝族舞蹈音乐的明显痕迹。有些祭祀舞蹈如过去曾流传于德宏地区的“跳柳神”和曾流行于江城县的“贝马舞”,现已无人再跳。明代《百夷传》中描述的“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则妇人祝于尸前,诸亲戚邻人,各持酒物于丧家,聚少年数百人,饮酒作乐,歌舞达旦,谓之娱尸;妇人群聚,击碓杆为戏,数日后而葬。”祭祀舞蹈场面,现也只在新平县的傣族居住区还可见到:在吊丧的第二天,必须请吹鼓班子为死者跳舞(即跳狮子舞);妇女结伙与男人打闹。说明明朝时存在的丧葬活动中的舞蹈至今仍有存在,只不过简化了。 1、依拉贺舞——也称“烦依贺”。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在傣历新年“泼水节”和 “开门节”或喜庆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欢跳此舞,因每段唱词后面都有“依拉贺”做衬词而得名。依拉贺舞的特点和戛伴光舞相似。2、蝴蝶舞——傣语称“戛吆”。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据说蝴蝶舞是为了赛舞时别开生面而创作的。表演时舞者将蝴蝶形的道具套系在身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形态,其动作和鼓点都与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处。3、斗笠舞——流行于金平县一带。那里炎热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都离不开斗笠。因而有了斗笠舞。笠帽的动作有“扛帽”、“体前滚帽”、“滚肩帽”、“摆帽”等,舞时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弯造型,但不明显。4、腊条舞——傣语称“戛甸”。是一种表演性的仪式舞蹈,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一带。舞蹈柔婉、含蓄,常用坐、立、跪及起伏步、抬前旁、后屈腿等步伐,双手托住点燃的腊条,做掏手、向外划圆等动作。5、鸡舞——傣语称“戛该”。是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的儿童舞蹈。舞蹈主要模仿鸡觅食、相斗等动作,以跳的时间长、速度快为胜。没有乐器伴奏,一般由孩子们数数而舞。6、十二马舞——傣语称“马西双”,是由十二个人表演的歌舞,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潞西县等地。表演者腰间套系马形状的道具,一手拉缰绳,一手拿扇,以半脚掌碎颤跑步为主,变化各种队形。一般演唱十二个月的劳动,有时也表演一定的故事情节。7、戛喃燕——意思是“小公主或小姐的舞蹈。”过去只在宗教节日或土司结婚、继位时才跳,主要流行于沧源县勐懂地区。以唱为主,内容有唱结婚、爱情及十二个月的生产劳动等。舞时男的在前打拳,女的手持扇子或手巾,动作与戛伴光舞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