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洞来无敌手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什么典故?
下棋。 “得饶人处且饶人”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宽容大度,该退让时就主动退让,要给别人留有余地,不要把事做绝。这句话实际出自宋代俞文豹所著的《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具体成语故事 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 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当年道士曾经有诗说:“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自出洞来无故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徜徉在诗词的书海花丛之中,仿佛置身于草长莺飞的美妙画卷之中,我们一边聆听唐诗的雄伟壮丽,一边观赏宋词的温婉多情,于是那浮躁的心灵慢慢得到了沉淀,那不安的灵魂在铅华洗尽之后也归于从容。诗词是绮丽的,他能带我们穿越千古;诗词是豪迈的,他能带我们驰骋纵横;诗词也是智慧的,在某个万籁俱静的夜晚,我们灵光一现,豁然开朗。
但是我们在品读诗词的时候,却总是对某一句记忆犹新,但是若问及出处或是上一句、下一句是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比如“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大家都熟悉,但是上一句写的是什么,却知者甚少,这句话是出自元稹的《遣悲怀》,最后两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再比如杜甫曾经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这是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上一句是“酒债寻常行处有”。
诚然名句我们牢记在心,但是名句的出处和创作的背景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句“得饶人处且饶人”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上半句鲜为人知,其实这是宋朝一位道人写的一首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故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此诗的作者是蔡州道人,他擅长下棋,而且棋术高超,这首诗的开头用了“烂柯”两个字,在古代“烂柯”指的就是下棋对弈,可谓是开门见山。“真诀”就是下棋的法门,想必是这位蔡州道人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心法,所以他在首句最后说出了“妙通神”三个字,这是对自己高超棋艺的自信。
下一句诗人笔锋一转,写的是对下棋的感悟。下棋之时双方运用智慧、见招拆招,这就好比是人生。“几度春”写出了作者的感慨,也领悟到了下棋的真谛。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精华,尤其是“得饶人处且饶人”更是力透千古,世人皆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你身经百战,世间罕有敌手,但是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处处要为别人着想,做事情要留后路,不能把事情做绝,能宽恕他人的地方尽量选择宽恕,这样才是善良之人。
但是好人也不是随便做的,首先你得是“无敌手”,才有能力去饶人。这里的前提很重要,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先机,就会被人当作软柿子捏来捏去,由此可见自己有能力,才会帮助到别人,也会饶恕别人。“自出洞来无故手”可谓是相当的霸气,有一种高手睥睨天下的胸怀。
这首诗还有一个典故出自《述异记》,西晋时期的王质有一次去山中砍柴,意外走进了一座石洞当中,看见两位白须白发的老人在下棋,王质在一旁饶有兴致地观察。一局棋下完之后,其中一位老人对王质喝到:“你怎么还不回家!”王质猛然一惊,发现自己的斧子已经生锈了,回到家中发现已经物是人非,一打听才知道世间已经过了100多年,原来那石洞之中对弈的两位老者乃是大罗金仙,王质误入仙境,才有此一段奇缘。
从此那座石室山也改名成烂柯山,再到后来烂柯成了围棋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