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为什么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十五的月亮十六园,今天刚好是中秋佳节,你陪家人一起过中秋了吗?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中秋节;又称八月节、仲秋节、拜月节、八月半等。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的来历传说有3种 1,祭拜月神,我国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即祭拜月亮,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说明在春秋时期就有帝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员和文人墨士也纷纷效仿,逐步传到了民间,慢慢就形成了中秋节赏月,拜月,吃月饼,赏花的等习俗。 2,庆祝丰收,宋朝的时候,中秋节就是民间的重要节日了,而且还把阴历的八月十五定为了中秋节,因为这个时候也是丰收的季节,古人认为丰收是风调雨顺上天的恩赐,丰收之后为了庆祝就会拜天地,拜祭月亮,表示感激,就这样慢慢形成了习俗。古人认为,月亮在晚上能发出明亮的光,特别是古代条件落后晚上没有电的情况下,认为其中蕴藏这无穷的力量,而八月十五这天月亮也是最圆最亮的日子。故此拜祭祈求完成心愿。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月圆也逐渐演变成“人团圆”的含义! 3,神话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大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大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大羿的盖世神功,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很多人士慕名而来拜师学艺。有个叫逢蒙的人,为人奸诈贪婪,大羿的妻子嫦娥(原名: 姮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和后羿非常相爱,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大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可是,大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好。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大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大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大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不从。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了,嫦娥快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药后,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向月亮飞去,越飞越高。大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大羿连声呼唤,悲痛的后羿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怎么也追不上。百姓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个天文现象。原因是,农历的标准是朔一定要落在初一。正常来说,如果朔在初一凌晨,那么望应该在十五的晚上。因此当朔在初一出现比较晚时,望就出现在了十六。甚至有时能到十七。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什么意思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个天文现象。
原因是:农历的标准是朔一定要落在初一。正常来说,如果朔在初一凌晨,那么望应该在农历十五的晚上。因此当朔在初一出现比较晚时,望就出现在了农历十六。甚至有时能到农历十七。
扩展资料:
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但同样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这样,月亮最圆满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众所周知,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为规律而制定的,所以它与月相对应得很准确。
但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优点混合而成的,这就难免会有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
导致满月迟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引起的。受几百种因素干扰,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脚步”慢,则从“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