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伏
2022年数伏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022年数伏从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2022年数伏时间表: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三伏天保健小常识: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在这个时节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炎炎夏日,会因为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导致食欲下降,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吃一些新鲜干净的水果蔬菜,晒红柿、黄瓜、莲藕、金针菇、黑木等拌几个凉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干净卫生,不要吃坏肚子。
2022年什么时候入伏
2022年7月16日。
三伏天持续40天,2022年的三伏天是2022年7月16日至7月25日。中福是2022年7月26日至8月14日;最后一次是2022年8月15日至8月24日。
在古代,三伏天是从夏至的第三个庚日算起的,而2022年的夏至是6月21日(星期二)。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庚日是6月23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6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11日。
因此,如果三伏天从夏至的第三个庚日开始,那么三伏天将从7月11日开始,如果是根据日历,三伏天将从7月16日开始,这以当地的传统习俗为准。
三伏天简介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最闷热的时候。“伏”的时间是根据节气的日期和支、支历法的日期计算的,从“庚日”开始。最高气温,潜伏时间为夏至后20天。传统算法“三伏天”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结束。
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高热”,因为三伏天吹东南风,空气潮湿,风的湿度导致在酷暑到酷暑期间湿度较高。这种天气出现在中国南方。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第一个秋天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第二个秋天的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一个秋天的第一天。第一个秋天和最后一个秋天各持续十天,第二个秋天持续十天或二十天。通常指首次发病的第一天到末次发病的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天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2023数伏从什么时候开始
2023年7月11日入伏。 整个伏天40天,其中首伏为10天,中伏为20天,末伏为10天。离今天还有152天。伏天天气炎热,饮食以清淡为主。三伏天的时间是根据夏至节气来确定的,入伏的是夏至节气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10天之后进入中伏,末伏则是立秋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 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 三伏天特点 三伏天其最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它位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其天气特点是气温高天气热、雨水多湿度大、气压低风速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空气潮湿,而且还是闷热的日子。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因此一天比一天热,到了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主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对阳光照射有利,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2023什么时候数伏,多少天伏?
2023年数伏是7月11日。 数伏指进入伏日或伏日开始,也指进入伏天。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这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也就是入伏的首日。今年从夏至日起后数到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1日,意味着这一天是入伏的时间。 数伏天数和夏至节气有关,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三伏天的天气有以下三个特点: 1、高温 三伏天中的“伏”字,有两层解释,其一认为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其二认为是“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也正是由于阴气被阳气藏伏在地下,所以地表高温。在盛夏,也就是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 2、潮湿 由于三伏天时,地表吹的是东南风,因此,会将海水的湿气吹入地表,导致潮湿,尤其是南方地区这一现象最为明显。 3、闷热 三伏天时,由于地表的气压相对较低,而且风的流速相对较小,因此,让人们觉得倍感闷热。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