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进中科院遭劝退

神童13岁考上大学,却被中科院劝退,为何母亲说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神童13岁考上大学,却被中科院劝退,为何母亲说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提示:

神童13岁考上大学,却被中科院劝退,为何母亲说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苏轼曾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其一再强调众人,人生最大乐趣莫过于读书,人生上进的根基也在读书,只有时时读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迎接更好的人生。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强调,不读书没有出路。长大以后领导强调,读书培养素质,才是一个合格员工的素养。 后来即使到了年老的时候,还是得要读书,因为人老了,了解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差,不读书还真不知道外面的变化。 所以人的一生都是在读书中度过,不好好读书,极容易远落后于人和整个世界。但这里也有个问题,读书不仅仅需要执着和努力,但同时也要讲究技巧。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读书用于反馈现实。如若不然,也有可能弄巧成拙。现实世界经常有很多的神童,结果泯然众人,曾经的魏永康就是如此。 一、超级神童 魏永康出生于1983年的湖南华容县,他的家庭十分普通,但他们家里的人却一点都不普通。他的父亲是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曾经为国立过功,但因为负伤,所以一直瘫痪在床。家里的所有一切都靠着母亲支撑着,但这个母亲却有着坚强的意志,不仅支撑起了这个难过的家庭,而且还有着顽强的意志要把孩子培育成才。 正因为如此,魏永康在两三个月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并且时常读唐诗宋词给他听。虽然那时候的魏永康根本不会说话,但在这种耳濡目染之下,也是自然而然的对于诗文有了兴趣。 很快在他两岁的时候,爆发出了惊人的奇迹,据记载,当时他已经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紧接着等他成长到4岁,他就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而且还在母亲的加强训练之下,他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并且很快就毕业了,其智力发展水平远,超同龄人。 紧接着在1991年的时候,当时还只有8岁的魏永康,居然敢连跳几级直接进入省重点中学读书。虽然这一行为很不符合规矩,但是这个孩子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让所有的老师都无话可说。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孩子在13岁的时候,完成了高考,并且以高分考入了湘潭大学物理系。然而当人们还震撼于他的神童之才的时候,他又在17岁的时候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了硕博连读研究生。 到此为止,这位神童的传奇已经震撼了所有人,甚至连全国人民都在新闻上看到了这个传奇天才,大家都纷纷对这个孩子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且认为他是真正的超级神通。 二、母亲错误的爱 不过就在这位神童一往无前的时候,很快他就陷入到了巨大的困局之中。因为这个孩子虽然读书很强,但是却没有任何的生活能力。正如当时老师所看到的场景,这位天才孩童在大冬天的时候,居然只穿着单衣拖着拖鞋在天安门附近逛,周围的人如同看怪物一样盯着他,而他本人也只是在瑟瑟发抖中默默的前进。 当时老师还十分惊讶,觉得他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结果后来一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根本没有一点的生活能力,他既不知道冷了要多穿衣服,也不知道出门的时候要穿上棉鞋,只知道冷得颤抖。那么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原来早些年,为了确保魏永康能够一心一意的读书,所以他的母亲负担了他所有的读书以外的工作。无论是吃饭穿衣服,还是各种生活用具,全部都被他母亲安排的妥妥帖帖。因此这个孩子除了读书以外,存活能力等于0,连一个10岁的孩童都不如。 也正因为这样的畸形发展,所以他在中科院研究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因为他根本不善于与人交际,也不懂得和老师交流,所以他只能自己选课题,自己进行研究。一个人力量远远比不上团队,所以他的成绩居然为0,而且即使他当年已经读了三年的研究生,但依旧被中科院在2003年给劝退回家。 三、堕落与失望 回到家以后,这个孩子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习惯,还是保持着一个巨婴的状态。在家里他除了读书以外,依旧是什么都不想干,甚至每天只盯着电脑。更值得一提的是,魏永康的母亲更是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她亲眼看着自己培育的儿子报废了,而且每天出门都会遭到所有人的嘲笑。有时候,这位母亲气得破口大骂,“我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在采访的时候,魏永康更是说,自从回来以后,他的母亲天天在家里的墙壁上写打油诗,例如,好苗错移栽,未成栋梁材,土地贫缺肥,园丁无能耐,已将好苗误,疾首痛心怀!这些打油诗无一不是痛苦以及纠结的体现,魏永康也能明确的感受到母亲的失望,据他本人说,在他呆在家里的期间,墙壁上留了上百首这样的诗。 很明显,这位天才的读书之路走错了道路,他为了读书而读书,结果把自己读成了一个无用之人。而他的母亲对此也是应该负有责任,但是,母亲的爱是伟大的,结果却变成了这样一个样子,母子俩只能彼此相对无言垂泪涕泣。 四、幡然醒悟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魏永康的人生并没有就此终结,相反他还和自己的母亲一起迎来了新的调整。据报道,这位母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很快就进行调整,他首先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然后开始由原先的学习教育转变为生活教育。 这位母亲开始教儿子做家务,并且主动安排一些同学来找他交流,而且在忙家务的过程中,更是不断的向孩子强调生活的不容易。另外,因为母亲还特意安排儿子去体贴的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让他天天端茶送水,让他知道照顾人的重要性。 后来华容县人大副主任王佩群,也对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她给魏永康提了三个条件,那就是,每天走路来上班,没事要多多练习字,此外还要多与人交流。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以及监督之下,魏永康慢慢的摆脱了原先的巨婴状态,已经开始懂得基本的人际交往。 再到后来,他还和母亲学会了做菜,甚至还能够搞得一手好厨艺,并且还找到了一个老婆,还生下了孩子。成为了一个丈夫,成为了一个父亲,魏永康终于从原先的状态调整了过来。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后来还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目前已经转职做软件开发研究工作,他的人生终于正常,而且未来会更加美好。 结语 回头看这位天才的人生,我们可以看出很清晰的发展线。一个人只知道读书,并且为了读书而读书的时候,这个人不懂得理解社会,也不懂得人际交往,最终只会沦为废品。即使他的学问再高,但不懂得与人合作,也就无法将自己的知识变现。所以后来他被辞退,甚至还被母亲指责。 但是后来,伴随着他逐渐的融入社会,懂得了人际交往。很快他就拥有了老婆和孩子,而且再一次考了研究生,并且还有了新的工作。所以读书的根本还是在于脚踏实地,不仅仅要抬头仰望星空,还要懂得如何把知识变为现实。这位天才的人生真的是一个教训,我们这些人千万不要误入歧途,一定要引以为鉴!

神童13岁上大学,后来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为何会恨死他?
提示:

神童13岁上大学,后来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为何会恨死他?

古有甘罗十二岁为相;有曹植七步成诗;有霍去病讨伐匈奴,并豪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而直至现代,我国依旧存在不少少年英才,他们在各个领域大放光芒,或在学术领域,或在体育方面都有过人之处。 而魏永康无疑是其中一员,这位天赋异禀的少年年仅十三岁便被湘潭所录取,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位天才少年却被中科院劝退,他的母亲甚至出言:“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天赋异禀,实为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 在1983年的六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的工薪之家。他的父母本对他不抱有过大的期望,只希望他能平安长大成人,顺利成家立业便心满意足。 但是这位少年从小便展现出自己的天赋异禀,在其他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时,两岁的魏永康便能习得2000多个汉字;四岁的魏永康便自学成才,完成了初中的课程。 魏永康的小学生涯也仅仅持续了2年,魏永康在8岁时便从小学毕业,跳级来到了县重点中学就读。 而不到一年,对于魏永康来说初中的课程依旧是过于简单了,对于他来说毫无挑战性,于是不到一年的光景,魏永康便再次跳级,去往省重点的高中学习。 在这所人才云集的高中,魏永康依旧是名列前茅的那一个人,年纪尚小的他无疑是人群中最为显眼的那一位,而优秀的成绩更让他在众人中脱颖而出。魏永康的老师甚至纷纷猜测这位天才少年必定前途无限,而他们的预测毫无疑问地实现了。 在魏永康十三岁那年,他参加了那年的高考,不同于如今的高考,过去的高考更为困难,可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他人猜测这位少年可能会名落孙山,毕竟他是在是过于年轻了,年仅十三岁便参加高考,甚至可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但是考试的结果让众人皆是大吃一惊,这位年仅十三岁的天才少年便因为优秀的成绩被湘潭大学所录取。 魏永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自从考上大学后,魏永康便收拾行囊,离开了家庭。然而,一同离开家的还有魏永康的母亲。这位母亲从小便照顾着魏永康的饮食起居,甚至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魏永康的母亲希望儿子仅将目光聚焦于学习上,其他的全部交给自己便好。因此,从小到大,魏永康几乎不会生活自理,他将一切杂物全部交给了自己的母亲。 来到大学后,魏永康的母亲几乎住在了魏永康的宿舍,她负责帮助儿子料理一切杂物、洗刷衣物、整理内务等等,而魏永康的室友目睹这一切之后简直目瞪口呆,他们无法想象这位外表光鲜亮丽、成绩优秀的同学居然在生活操持上一窍不通。 这无疑让魏永康成为众矢之的,每当魏永康漫步在外时,总有人对其指指点点、甚至对其嗤笑不已。 而魏永康尽管外表从不显露,但是他的内心却饱受折磨,他希望与大家打成一片,但是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 不过,这同样给予了魏永康一个良好的独立学习条件,在其十七岁时,他被中国科技大学所录取。 这一次,魏永康拒绝了母亲与其一起去大学,一个人背上行囊独自来到了安徽。魏永康本以为自己能够井井有条地处理一切。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独自来到这个陌生城市,魏永康感到了万分无助,没了母亲,魏永康如同失去了主心骨一样,他不知道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种种一切。 他甚至不知道营改增衣保暖,反而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仅穿着单衣和拖鞋便来到了天安门溜达,让旁人哭笑不得。 更可怕的是,这严重影响到了魏永康的研究生涯,使得他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让他的学习过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这让中国科技大学对这位天才少年大为失望,这所国内顶尖的大学不需要一个仅仅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一个连自己生活都无法料理的学生不是中国科技大学所需要的人才。 于是,中科院委婉地劝退了魏永康,让他回家好好思考一番。但是这却给予了魏永康致命一击,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帆风顺的人生居然会遭逢突变。 但是面对铁令如山,他不得不通知母亲,要求母亲帮助自己来收拾行李。当魏永康的母亲来到学校后,看着儿子不修边幅的模样,魏永康发母亲不禁又急又气,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将儿子推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气急败坏之下,这位母亲情不自禁地说出她平生最为后悔的那句话:“我真恨不得你死了才好!”话音刚落,她便后悔万分,但是这却让魏永康真正清醒了过来,他这才明白一个人光是学习好是没有丝毫用处的。只有同时培养生活能力与动手能力才能真正地提升自我。 如今的魏永康已经重新在一所北京的大学攻读研究生,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生活。 现如今,依旧存在千千万万如同魏永康父母一样的家长,他们告诉自己的孩子:不用在意外界事物,只要认真学习便好,其他的会由父母来帮助他们完成。 这一行为或许给予孩子一时的安定,但也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生存能力,让他们沦为了温室中的花朵,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这不仅仅使得孩子无法独立,更让他们与外界的生活相脱轨。哪怕这个孩子成就再优秀,他也无法独自一人在这个社会上自力更生,只能依靠父母的操持,但是又有谁能依靠父母一辈子?我们在注重于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神童魏永康:13岁上大学,17岁进入中科院,3年后为何被劝退?
提示:

神童魏永康:13岁上大学,17岁进入中科院,3年后为何被劝退?

在世界上,中国度长关于儿女有着最崇高的期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而,“神童”似乎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在湖南湘潭,就曾降生过一位“天才少年”,他就是魏永康。父亲魏炳南是一名抗美援朝军人。在战役的过程中,父亲魏炳南身体负伤,落下了终身残疾。转业复员以后,他回到了湖南华容县老家。经人撮合,他结识了县百货公司一名女工曾学梅。一年以后,魏永康出生了。三个月大的时分,母亲曾学梅就有意教诲他读书识字。虽然还不会说话,但这种早期教育还是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读唐诗,听音乐,魏永康被他们精心呵护着。 2岁的时分,父母就对他停止了系统性的教育。赋闲在家,父亲魏炳南更是对他停止了严厉的督导。短短一年时间,魏永康先后控制了上千个汉字,背诵了数百首唐诗。一时之间,“东方神童”的故事震惊了全国。4岁那年,他开端接触初中课程,父亲对他停止了一对一的指导教育,魏永康也展示出了过人的学习才能。耳听能详,字斟句酌,这个孩童眼光炯炯,智商超群。 在进入学校后,魏永康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随后就跳级进入了初中部。8岁那年,他更是被县属重点中学录取。在这里,他和比本人大五六岁的孩子们一同上课。不过,他表现优良,才气敏锐,关于课本,他一学就会,并没有丝毫落后。 在学业上,魏永康有着出色的成果。可在生活中,他却缺乏自理才能。为了让儿子一心读书,母亲曾学梅特意辞去工作,特地陪读。在他们眼中,只要读书才有出路。夫妇二人拼搏了十几年,照旧过着底层人的生活。节俭持家,朴素住行,关于将来,他们将全部的希望都寄予在了儿子身上。 家里家外,曾学梅包揽了一切的家务活。她在学校门口租了间房子,每顿饭都送到教室里。洗衣做饭,布置饮居,她将一切都包办得有条不紊。在“衣食无忧”的日子里,魏永康的成果首屈一指。1996年,他以524分考取了湘潭大学物理系,年仅13岁。在那个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很高,能被大学录取,魏永康的出路无限光明。 一夜之间,魏永康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关于眼前这个少年,人们都诧异不已。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他的人生之路让人期盼。进入大学以后,母亲曾学梅也搬了过去。思索到魏永康的特殊状况,湘潭大学还特批了一间职工宿舍,母子二人一同寓居,魏永康专心担任学习。在一些教授们眼里,魏永康勤奋刻苦,读书踏实,和同班的学生相比,他曾屡获褒扬。 2000年,17岁的魏永康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讨院。中科院乃是中国顶尖的研讨机构,可以来此求学,父母、教师都为魏永康感到快乐。可是,不测却随之发作了。前往北京读书,魏永康回绝了母亲的陪读倡议,他以为本人曾经长大了,于是执意一人北上求学。不久之后,他就感到了不顺应。 没有了母亲的照顾,他居然无法布置好本人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年冬天,在北京凌冽的寒风中,他衣着单衣,踩着拖鞋,头发混乱地呈现在了天安门广场。在外人奇异的凝视下,他惭愧地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在学校里,他也经常找不到北,吃饭、洗衣都成为了难事。夏天的时分,他还能简单洗洗衣物;可到了秋冬时节,他则没有了半点方法。几个月过去后,他的身上臭味难闻,让人诟病。 在学习方面,他的学问构造十分散乱。中科院的教师曾如此评价:“魏永康的学问大多都是记忆性质的,他没有很好天文解背后的原理。在从事研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显得乏力”。在物理研讨所,他没有交到朋友。研讨生的生活是寂寞的,没有人可以协助他。关于还未长大的魏永康来说,他遭遇到了宏大的人生波折。 2003年,在困难地渡过三年后,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回家以后,他颓丧不已。昔日“神童”头衔有多么风光,往常魏家人脸上就有多么不堪。最让魏永康伤心的是,父母基本不可以了解本人,“读书能有多难,你为什么坚持不下去?你怎样不去死?”母亲曾学梅越来越狠地痛斥,他也和家人发作了剧烈的抵触。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他的事情也惹起了全民的深思,无数人为之唏嘘不已。 18年过去,魏永康日子过得如何?在一些媒体的再次看望下,我们也晓得了他的现状。2006年,魏永康在干妈张锦平的协助下,逐步走出了窘境。在努力一年后,24岁的他考取了北京工业大学研讨生。后来,他转行编程,毕业后供职于深圳创辉公司,从事太阳能方面的研讨;后来又前往南京,从事软件开发。往常,魏永康早已成家立业,过着普普统统的生活。提起往事,他的脸上显露了放心的笑容。

湖南神童魏永康,13岁考大学,17岁上中科院,母亲:恨不得他死了
提示:

湖南神童魏永康,13岁考大学,17岁上中科院,母亲:恨不得他死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国的 历史 长河中,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人物。直到今天,我国依然有很多少年英才,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亮。

但关于这些天才少年,其中也不乏伤仲永的案例,年少成名,最后还是泯然众人。

对自己的孩子,相信每一对父母都付出了全部的爱,同样,任意一对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很高的期待,希望孩子将来能成才。

然而,在湖南,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年仅13岁就考上大学,被湘潭大学录取,在17岁的时候又被中科院录取。但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中科院就读没多久,就被中科院劝退,母亲也骂道:“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天才少年魏永康

魏永康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的家庭。因为父亲因伤退伍,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母亲身上。母亲对他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他尽快长大成人,为家里减轻负担。

对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想要改变当前的命运,只有努力读书。也因为母亲曾经未曾完成学业的遗憾,因此,她对教育十分看重,在魏永康很小的时候,就对他进行了培养。

在学习上,魏永康没有辜负母亲的教导,在母亲的提前教育之下,他比其他的还在懂得更多。在其他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时,他就已经认识1000多个字了,而在别人还在上幼儿园时,他已经开始上小学了。

在魏永康进入小学阶段以后,他仅花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别人6年才能完成的学习;8岁就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重点中学,直到13岁的时候,直接被老师推荐参加了高考。

那一年,他考上了湘潭大学的物理系,进入学校以后的他,成绩依然十分优异,在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中科院学习。本以为他的优秀会继续下去,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三年的学习时间让魏永康直接从神坛跌落,他被中科院劝退了。

跌落神坛的原因

魏永康在学习上的天赋毋庸置疑,但天才好像在某一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足。

小时候的魏永康一直生活在母亲的羽翼下,为了让魏永康能够专心学习,母亲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基本上达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程度。也因为母亲在生活上的细致照顾,长大后的魏永康并没有一点生活自理能力。

而且处理生活上的照顾以外,母亲也不允许有其他人打扰魏永康的学习,经常直接题替魏永康回绝那些来找他玩的同学。本来魏永康就比班上同学年龄小很多,再加上母亲的阻拦,他和同学的来往交流就更少了。长大以后的他,基本上习惯一个人思考,缺乏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正是因为母亲这样的教育方式,魏永康在考上中科院以后,各种弊端就显露了出来。他的自理能力极差,更严重的是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学习。

这也导致中科院对这位天才少年十分失望,最后做出劝退处理。回到家以后的魏永康大受打击,经常无所事事,甚至还沉迷于 游戏 之中。看到这样的魏永康,母亲十分失望,甚至说出了“宁愿他死了更好”的伤人话语。

平凡普通的生活

魏永康对母亲的各种谩骂不为所动,看到这样的魏永康,母亲觉得通信万分,在外人的劝告和自己的反思下,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曾经的错误。

为了改变魏永康的状态,她开始主动邀请魏永康的同学来玩,并且教魏永康整理家务。

在她的耐心帮助下,魏永康慢慢发生了改变,他开始主动给卧病在床的父亲端茶送水。

除了母亲的帮助,魏永康的干妈对他帮助也很大。她让魏永康在华容县人大上班,希望他能在这里学习到一些 社会 上的相处方式。

魏永康也没有辜负大对他的期待,慢慢地,他开始变得像一个正常人,自己洗衣做饭,会主动汇报自己的行程,就连买菜也知道买便宜实惠的。

2008年,魏永康结婚结婚生子。他从神坛跌落,又从堕落中走出,成为了一个平凡的普通人。2009年,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后进入一家公司工作。

现在的魏永康虽然平凡,但他过得却比以前更加幸福。

写到最后

我国的魏永康并不在少数,主要原因还是在教育上。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待,往往让他们只注重孩子天赋的培养,而忽视了孩子在生活中的生存技能。

对于孩子,父母要放平心态,不要一位地追求孩子的成功,要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方面,进行重点培养。但同时,对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也不能忽视。

我们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人才,需要的是有自己的思想和道德的综合性人才,即在注重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面对生活的一切问题。

13岁考进大学,后来却被中科院劝退,为何母亲恨不得他死了才好呢?
提示:

13岁考进大学,后来却被中科院劝退,为何母亲恨不得他死了才好呢?

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即便是不能成为社会顶端的存在,但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的想法原本是没有错的,只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因为其个人的因素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子女身上,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子女的未来发展。 曾经就有一个被称作"东方神童"的孩子,他的命运别便如此,用成也母亲败也母亲来形容这个孩子一点也不为过,他能被人们称之为东方神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他的母亲对他的细心教导,同时也正是因为母亲的这种行为导致了他在未来的人生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东方神童的母亲 这个孩子叫做魏永康,他生活在一个颇为拮据的家庭当中,父亲由于参加抗美援朝时受伤的缘故一直卧床不起,家中唯一的顶梁柱便是从事一份普通职业的母亲。因为家中贫困的缘故,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便将家庭的希望全部放在了魏永康的身上,她希望魏永康可以在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在别的小孩还在学着如何叫爸爸妈妈的时候,曾学梅已经开始教魏永康写字背诗,虽然这些对于当时的魏永康来说十分的困难且基本上无法完成,不过也正是在这样的学前教育,让他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魏永康在两岁时就已经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4岁的时候便已经可以学习初中的课程,8岁的时候已经进入县里的重点高中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速度,也让他不负"东方神通"这个称号,在进入重点高中以后,曾学梅也断定自己的儿子前途定然不可限量,为了确保魏永康可以专心的读书学习,她决定做一名陪读妈妈,在陪读的过程中,曾学梅从未让魏永康做过任何学习之外的事情,生怕这诸多的杂事扰乱了魏永康的学习,每天起床魏永康都会被妈妈叫醒,刷牙的时候牙刷上也早早被妈妈挤上了牙膏,甚至妈妈为了耽误儿子的看书,还亲自给魏永康喂饭。 没有自己生活的魏永康 在曾学梅的认知中,她认为读书才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道路。为了可以让魏永康专心读书,不会被生活中的诸多琐事所烦心,她包揽了儿子生活中的所有杂事,她想着这些小事如此简单,在魏永康长大之后自然也能够学会,就这样曾学梅为魏永康打造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生活环境,只为让他可以在这个环境中专心的读书,不为周边的琐事所烦心,除了生活以外,在魏永康的日常交际上,曾学梅也进行干预,当有小朋友找魏永康玩时,曾学梅会将这些小朋友拒之门外,并且告知小朋友,魏永康已经出去玩了。 也是曾学梅的这种行为,让魏永康的朋友与他逐渐疏远起来,渐渐地让魏永康养成了不爱与人沟通的习惯,以至于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他甚至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交流能力。不过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曾学梅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魏永康可以专心的进行学习,故3岁时,魏永康便以成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湘潭大学。大学期间曾学梅还是选择了陪读,一直到4年以后魏永康的大学毕业,并以总成绩第2名的成绩考进了中科院。此时的魏永康只有17岁,在进中科院之前,魏永康决定自己一个人求学。 被中科院劝退,遭母亲斥责 棍棒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更为懦弱,更为固执。——蒙田 当时的魏永康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母亲的照顾了。当时曾学梅对于魏永康的这一举动也表示出了尊重。只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魏永康在前往中科院求学期间,发生了诸多让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说他习惯了有人叫他起床,只是他的母亲不在身边之时,他会经常迟到,甚至天冷的时候要穿厚衣服他都无法做到。因为其不爱说话的缘故,他与自己的导师也从未有过多余的交流,这就导致了他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的理想,有门功课甚至直接被记为了0分,之后便被中科院劝退。 才他的母亲得知他被劝退之后,跑到中科院对他指责道:"你为何就是如此的不争气。"甚至还说出了让他去死的这种言论,当时周围的人看到如此激动的曾学梅便去相劝,希望她可以好好地与儿子进行交流,只是曾学梅当时并没有冷静下来,反而更加生气的说道:恨不得让他死了更好。回到家之后魏永康就将自己关在了房间内,期间也曾经离家出走过几次,其中最长的一次长达39天,当时他身上只有500块钱。后来还是警察将其带到了曾学梅的身边。 二次教育,遇见真爱 彼时的母亲,因为魏永康的离家出走也逐渐的冷静了下来,她也明白魏永康能够有造成如今的这种局面,与她有着很大的关系,为此她心中也十分的不好受。不过好在当时的魏永康还小,一切还来得及,她开始对魏永康进行二次教育,从生活中的诸多小事开始做起,到后来开始主动为家里的客人倒茶,在曾学梅的悉心指导之下,魏永康在生活上已经能够做到自理。同时为了改变魏永康不愿意与人交流的问题, 魏永康的干妈张锦平也是为此付出了诸多的努力。 为了能够让他与女生主动聊天,有一次魏永康在拜访一位老师的时候,干妈让一位女生与他陪同,只是魏永康的思想并没有及时的转变过来,全程没有与女生有过任何的交流,一直到他遇到了付碧,这种情况才逐渐的好转。与付碧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上海,魏永康第一次看到付碧的时候,便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好感,并在付碧大学毕业回到深圳的时候,他也选择了跟随付碧的步伐,一起来到了深圳。在魏永康的追求之下,付碧最终也接受了了魏永康,两人携手共进,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 挫折更能锻炼人的意志 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来源于家庭环境以及父母对于当下事物的认知。许多父母由于其人生中很多愿望未能满足亦或者有些许遗憾,他们最终会将这些期盼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希望下一代可以帮助他们的实现这些愿望。只是由于时代的不同,每个时代的孩子所想的东西也就不同,甚至现在很多小朋友,想象的东西已经超出了很多父母的认知范围。 父母有着诸多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子女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子女在父母所安排的这条道路上必定无比的平坦。这样的方式是否对错不做评价,只是让一个孩子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尝试遭受一些挫折与困难,以此来锻炼他面对困难的勇气,这样对他未来人生的帮助也许颇丰。

13岁上大学,考上中科院后被劝退,为何母亲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提示:

13岁上大学,考上中科院后被劝退,为何母亲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迫切的愿望,为了孩子能够有出息,有的家长甘愿付出一切。正是因为这种急切的心情,导致很多家长无法掌握良好的教育方式,无形之中给孩子施加了难以承受的压力。不少家长打着为孩子好的名号不断干涉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导致最终结果无法尽如人意。 魏永康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从小对孩子要求严格,并且如她所愿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神童。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魏永康之后并没有按照自己预设的轨迹发展,反而被中科院劝退,情急之下她竟说出"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这样的话。 1、 天资聪颖,学习能力超乎常人 魏永康家庭出身十分普通,他的母亲是一个公司的员工,父亲因当兵上战场落下伤残只能卧床休息,魏永康的到来让原本拮据的家庭更加困难。虽然条件普通,但是魏永康的母亲从不忽视教育问题。由于自己错过了参加高考的机会,所以魏永康的母亲一心要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大学生。当别的孩子还在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时,魏永康就被母亲要求识字、背古诗。积极的启蒙教育为日后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当时年仅两岁的魏永康就能够认识一千多个汉字,并且在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掌握初中的所有知识。 因为学习能力超强,所以魏永康在读书的时就接连跳级,在八岁的时候就升入了县里最好的中学。此时他的母亲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异于常人,于是打算专心陪读。至此之后母亲便承包了生活中所有的事务,让魏永康一心读书,她每天早上按时叫魏永康起床,甚至连洗脸水都会准备好。 更为夸张的是,她甚至还会亲自喂饭,确保自己的孩子能够安心看书。对于学习这件事母亲表现得很强势,她不允许魏永康和同龄人过多的接触,甚至有同学邀请,母亲也会替他回绝。时间一长同学们便不再联系他,也很少和他交流。正是因为母亲过多的管束,导致魏永康的生活能力极差,如果没有母亲的帮助,他连基本的穿衣吃饭都成问题。 2、 考上中科院,无奈惨遭劝退 在十三岁那一年,魏永康迎来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四年他并没有学会独立生活,因为母亲依旧在他身边,照顾其起居。之后他顺利考上了中科院,由于路途遥远,并且魏永康明确拒绝了母亲的陪读要求,因此他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从小依赖惯了母亲,刚开始独自生活的魏永康十分不适应。从小到大他习惯了母亲叫早,独立生活的时候他连上课都会迟到。没有家人的照顾他甚至不知道天冷了要加衣,种种举动让他成了同学们眼中的怪人。由于不善与人交流,所以在中科院学习期间魏永康很少联系自己的导师,所以导致论文无人指导,自然毕业也就成了一大难题。由于无法交出论文,并且多门功课不及格,最终他被中科院劝退。 母亲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气愤,她来到北京指着中科院的教学楼让魏永康跳下去,当时不少同学和老师前来劝阻,但是魏永康母亲的怒火却无法压制住,情急之下她愤愤地说道"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即使再生气也无法改变被退学的事实,回到家之后魏永康一蹶不振。他的母亲也在不断反思并最终悔悟,她终于认识到孩子现在的状况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带着愧疚魏永康的母亲开始尝试转变教育方式,她不再一味要求魏永康学习,而是教给他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渐渐的魏永康也打开了心结,生活慢慢走向正轨。 之后魏永康顺利成婚,并且在2009年的时候选择继续深造,他成功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继续完成之前荒废的研究生学业。此时此刻的魏永康才真正感觉到,学习是一件让他快乐的事情。 小结 魏永康的经历令人痛心,但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有不少家长名义上是一切为了孩子前途考虑,一味的逼迫他们学习,最终结果却往往差强人意。忽视心理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的培养,终究只能造就一个学习机器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参天大树并不是瞬间长成的,苗助长式的教育最终残害的只能是自己的孩子。魏永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