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攻占冬宫和开国大典小短文,攻占冬宫和开国大典历史作文?

本文目录索引

1,攻占冬宫和开国大典历史作文?

作文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编写作文提纲式时,只有确立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等等。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具体作文如下: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此时此刻,我正在开国大典的现场,我是一名实习记者,我要把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牢牢地记录下来。 开始是毛主席庄严的讲话,然后在《义勇军进行曲》中毛主席亲自按下电钮升国旗,紧接着礼炮响起来了,每一发礼炮响起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毛主席在阵阵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公告结束后,阅兵就开始了,最先向我们走来的是穿着蓝色制服的海军,他们差不多有两个排他们踏着整齐的步伐,挥动着整齐的臂膀,喊着响亮的口号,精神气爽,气势磅礴!你看,海军们穿着新制服的样子是多么帅气啊。 接下来向我们走来了一个师的步兵,以连为单位,一个连是一个方阵,每个方阵都整齐的行进,喊着响亮的口号;然后向我们走来的是炮兵的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等等,看着这些各式各样的火炮,让我想起被硝烟弥漫的战场,想起为今天的胜利而英勇牺牲的战士们,我敬佩他们。 接下来向我们走来的是战车师,各式各样的装甲车和坦克整整齐齐的前进,战车上的战士们挺胸昂头,英姿飒爽;最后向我们走来的是骑兵师,一色红马是“红马连”,一色白马是“白马连”,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真是训练有素。 随着飞机的声响,我们看到天空中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的空军,他们在向我们展示中国空军的威武。毛主席向他们招手,人民向他们丢去帽子等随身携带的物品,向他们致敬。 阅兵仪式完毕后,已是傍晚。群众游行开始了,他们擎着灯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两个半钟头的阅兵式显示出中国政府的伟大。我们在这样的国家生活很安全,很幸福。 扩展资料 作文注意事项: 1、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2、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3、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攻占冬宫和开国大典历史作文?

2,攻占冬宫 开国大典 历史小短文怎么写 九年级?

写作思路: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根据开国大典壮观的场面详细地来进行描述,中心要明确,语言要通顺等等。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让我感到自豪。课文中的阅兵式的场面太壮观啦!各种装备、各种部队、各种颜色,真是气势雄伟,震人心魄!读这部分课文时,我被人们为新中国成立而感到无比自豪的心情深深打动啦。 开国大典刚开始时,天安门广场就已经是人的海洋,下午三点,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眼光一起投向主席台上。接着是升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起唱着响亮国歌! 过了一会,阅兵式开始啦,开头的是海军两个排,接着是步兵一个师和炮兵一个师。接下来就是一架架大飞机啦,当时人们看到的这么多架飞机,其实都没有这么多架,而是有些飞机飞啦两次的。 当初的军队是多么的少,而现在的军队是多么的强大;以前只有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一万六千四百人,而现在陆、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装,代表了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这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 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我军威武之师的风采,也让我们知道我国建设发展速度之迅猛。一次次的阅兵,一次次的进步,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感到自豪;我为祖国的未来而感到自豪。

3,粤教版 九年级历史提纲

世 界 近 代 史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从酝酿、产生到发展的历史。在这一阶段中,原来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的世界,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

第一单元内容分析
* 第一单元的核心是“过渡”,即从传统的中世纪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 单元的主线是:通过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欧洲“跨入了近代社会的门槛”。这也是重点和难点,关键在于理解。
* 我们看到:欧洲在思想文化(人文主义)、政治制度(代议制度)和市场空间(新航路的开辟)三个领域取得了初步成功,因此称之为“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酝酿——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1、“人”的发现------------文艺复兴(思想基础)
2、“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经济基础)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文艺复兴——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 14——16世纪
实质 通过弘扬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兴起 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5、16世纪以后扩展到欧洲各国。

指导思想 主要思潮: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
代表
但丁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长诗《神曲》,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文学)
达•芬奇
意 大 利 艺 术 大 师,《 蒙 娜 丽 莎》,《 最 后 的 晚 餐 》 (美术)
莎士比亚
英国文学巨匠,《罗密欧与朱丽叶》, 《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和《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
(戏剧)
作用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
广阔的市场空间对资本主义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 贪婪性----存在与发展的持续动力
* 扩张性----生存前提、发展手段
* 从深度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从广度上,不断寻找和占有可以作为市场的势力范围能否向欧洲以外的领土扩张,成为资本主义制度能否出现的重要因素。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根本原因 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客观条件  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地圆学说的盛行
主要国家 西班牙、葡萄牙
(区分:1405-1433,郑和,中国刘家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
时间 航海家 资助国 方向 路线 影响
1487 迪亚士
(葡) 葡萄牙
东 葡萄牙—非洲西海岸—非洲西南端(发现好望角) 揭开新航路
开辟的序幕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西 西班牙—大西洋—今天美洲(古巴、海地) 发现“新大
陆”(印第
安人)
1497-1498 达•伽马
(葡) 葡萄牙 东 沿迪亚士路线—绕过好望角—印度 首次成功开
通海上到东
方的新航线
1519--1522 麦哲伦
(葡) 西班牙
西 西班牙—大西印度洋洋—太平洋—欧洲 第一次环球
航行,证实
地圆学说的
正确性
影响: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
c、改变了欧洲的商业、贸易中心:地中海沿岸 --→ 大西洋沿岸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经过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于是产生——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的目的:摧毁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国家
革命的方式:暴力夺权
主要国家: 英、美、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事件图表:
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 1640---1688年
领导阶层 资产阶级、新贵族 代表人物:克伦威尔
经过 导火线:1639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爆发:1640年议会的召开(开始的标志)
1645年:纳西比战役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查理二世)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
通过文献 文献:《权利法案》
目的:限制王权
意义:限制了王权,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确立下来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结果 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确立下来
影响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
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事件图表
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775——1783年
领导阶层 资产阶级、种植园主 代表人物:华盛顿
经过 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荼事件
爆发:1775来克星顿的枪声。
建军:组建大陆军 ,华盛顿任总司令。
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
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1781年英军约克镇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通过文献 文献:《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意义: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性质 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结果 建立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
影响 1、实现了国家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3、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外部障碍)4、对以后欧洲及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第5课 为争取“民主” “共和”而战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事件图表:
原因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789——1794年
领导阶层 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
经过 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8月颁布《人权宣言》
1792年9月成立共和国
1793年1月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793年7月雅各宾派专政
1794年热月政变
通过文献 文献:《人权宣言》 《法典》
意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意义
巩固了资产阶级专政,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典范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结果 罗伯斯比尔的执政(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
影响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
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1)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加强了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内容的介绍,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其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评价历史人物,仍是这一单元的重点。
拿破仑帝国
背景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
时间 1804——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性质 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措施 对内: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对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战争性质 1.革命性: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沉重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2.侵略性: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最终导致帝国灭亡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小结简表
项目 英国 法国 美国
时间 1640---1688 1789—1794 1775---1783
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制度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三级会议的召开 波士顿倾茶事件
开始标志 1640年议会的召开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结束标志 1688年宫廷政变 1794年热月政变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 罗伯斯庇尔 拿破仑 华盛顿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双重性质
主要文献 《权利法案》 《人权宣言》 《法典》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结果 建立君主立宪制的
资产阶级专政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建立联邦制国家,
实行总统制
特点 反复性、曲折性、不彻底性 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性质的双重性
意义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共同影响 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启示 ①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战争的本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③任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



第二单元内容分析
* 第二单元重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的经济标志和矛盾表现,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外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动荡与斗争。涉及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70年代的历史。
* 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还是决定性的基础?我们持各种社会因素综合转型的观点,各种因素有序、协调、无一缺失的转变本身才是决定性的。这里渗透着一种系统论和整体变革与发展的观念。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 重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对三个问题的关注:
一、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即从作坊式生产转变为大工厂制度;
二、是生产手段的变革,即从手工劳动转变为机器生产,其背后则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的支撑;
三、是这种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化。
工业革命
一、开始国(最早):英国( 扩展:法国、美国在19世纪中完成)
1、前提: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英国确立(政治)
2、直接原因:海外市场的扩大,巨大需求要求改进生产技术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最早的进行的行业―― 棉纺织业
2、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3、划时代意义的发明――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新能源:煤)
4、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5、纺织业重要发明――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水力织布机的发明;c、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人力—水力—蒸汽)
6、交通运输:a、 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 b 、1825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7、完成标志:1840前后,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三、工业革命的性质: 既是一场技术(科学)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大国);
2 、政治: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2、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3、世界格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第10课 “解放者”的风采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A.识记 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与残酷性。

 “三角贸易”路线: 欧洲
烟草
黄金 武器
白银 廉价工业品

美洲 黑人 非洲  
    
影响:①大批黑人在运送途中丧身。②使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长期贫穷落后。③欧洲积累了巨额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北:九上P54-55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贩运黑人。他们带着廉价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由于这种交易的全程航线呈三角形,因此史称“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持续了几百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许多黑人在运往美洲的途中丧生。
主要历史事件:
1、1600,英国人建立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著名人物:克莱武)
印度-----------全社会反抗,爆发“士兵”起义,起义最后失败,印度章西女王战斗中壮烈牺牲。
2、拉丁美洲-----(西班牙殖民地),爆发独立运动(著名人物:“解放者”玻利瓦尔、圣马丁)
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发展——无产阶级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时间: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60年代
事件: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1、国际工人运动:
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引起两大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社会矛盾激化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典型代表:英国宪章运动
时间 1836—1848
政治纲领 《人民宪章》
中心内容 工人要求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
性质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结果 因缺乏科学理论指导而失败







2、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诞生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12课 “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
巴 黎 公 社
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
经过: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巴黎公社;
“五月流血周”,公社失败。
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余韵:《国际歌》鲍狄埃(词)、狄盖特(曲)

第三单元内容分析
* 第三单元是19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历史,其主线是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并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并发展到以电力、钢铁为主要动力和生产原料。
* 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也取得辉煌的成就。
* 揭开结束近代社会、迈入现代社会的序幕。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 如何评价这种和平的(即非暴力的)社会变革方式?
在正确理解这个问题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二是当时俄国国内的实际情况。
评价的基本依据:一是看它是否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潮流;二是看它是否符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时间 1861
代表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15课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 正确理解当时美国南方奴隶制度的性质,认识它同古代奴隶制度的不同:
一,它同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它具有极强的扩张性和残酷性,
三,它毕竟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有着尖锐的矛盾与冲突,
四,它背离了正常的资本主义人道理念,必然遭到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谴责与反对。
美国南北战争
原因 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南方的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导火线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开始 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转折 1862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结束 1865年,北方胜利
性质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 维护了美国统一、废除奴隶制度,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内部) ,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1、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1868
代表人物 明治天皇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主要内容 a.推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殖产兴业”,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企业;
c.提倡“文明开化”,学习欧美文化,大力发展教育;
d.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近代军队
意义 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它又同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一、是它在维新后,政治领域里专制与有限宪政的并存;
二、是经济领域中的官营与私营的并存;
三、是思想领域中封建思想与民主思想的并存;
四、是在一段时间里同西方国家不平等关系与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扩张并存。
这些不同,使日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但成为亚洲唯一的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是亚洲最具侵略性、野蛮性和危险性的国家。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引导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开始时间 19世纪70年代
代表国家 美国与德国
开始标志 电力的广泛运用 电气时代
技术特点 新机器(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新能源(电力、石油等)、新发明(电车、电话、电报等)
主要发明 “发明大王”(美)爱迪生:发明碳丝灯泡等许多电器产品 --- 推动电力的广泛使用与普及;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汽车之父”(德)卡尔•本茨 --- 汽车和内燃机;(美)莱特兄弟 --- 飞机
影 响 a.推动资本主义各国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b.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沟通;c.使得资本主义各国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第19课 缔约结盟的狂潮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十分尖锐
根本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2、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北:九上P99-10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 “三国协约”。正是这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争夺焦点:巴尔干——欧洲“火药桶”
爆发 1914•7,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主要战役 1916.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结束 1918•11,德国的投降,同盟国战败
性质 帝国主义争霸战争(除塞尔维亚)
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世界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包括22、23、24课)
一.思想的革命:启蒙运动 -- 西方资产阶级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开始、兴盛 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18世纪兴盛于法国
核心思想 自由、平等、(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 a.伏尔泰(领袖)---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强调自由平等,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腐朽; ( b.孟德斯鸠 ---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天赋人权学说;c.卢梭 --- 提出“社会契约”论 )
作用 a.传播了自由平等的观念;
b.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c.推动了中国、日本等国家思想解放
二.科学的革命
1、17世纪的牛顿 --- 英国,科学巨人、 力学之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主要成就:天文学---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创立“微积分”;力学---发现力学三定律(牛顿三定律);
2、19世纪的达尔文 --- 英国,发表《物种起源》、创立“进化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3、20世纪的爱因斯坦 --- 创立“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三.文学艺术的革命
德国的贝多芬 --- 音乐《英雄交响曲》;
荷兰的梵高 --- 绘画《向日葵》(印象派代表作,体现对生命的热爱)
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4,开国大典梗概作400字以上上,500字以下⊕

开国大典梗概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参加的人数总达三十万人。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主席以设在天安门楼上。广场上汇集了群众队伍。下午三点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三十万人的目光投向主席台。
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乐队奏起国歌。毛泽东主度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旗时还响起54门齐发28响的礼炮。
接着,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海军、步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都经过主席台进行检阅。
阅兵式完毕,人民群众们开始游行。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欢着,欢呼着,退出了广场,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5,开国大典资料500字

1949年10月1日,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 与此同时,代表着54个民族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到晚上9点多钟结束,但欢乐的人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扩展资料: 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油画: 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油画,是受动于中国国家行为下,代表一个民族的政治无意识,该幅作品作为红色经典,是对一个政党、国家与民族,行走至一个重大历史时刻的集体记忆。 是红色政治无意识的视觉想象,而全然不是画家董希文的个人视觉私语。作为画家的个体,董希文也不敢承担这幅作品是原创于他个人的创作动机。 《开国大典》充满了新中国诞生时中国人意气风发的豪情,以及在油画民族化探索中的自觉践行。该油画作品,是中国老一辈文人、画家关于政治无意识的集体记忆。 由于该幅作品的创作,是那个时代中国美术界的国家行为,所以其本身必然就是一幅红色经典。《开国大典》是国家画语。 艺术家不是政治家,艺术家也不应该成为政治家,艺术家应该守护自己纯然的职业身份,但是艺术家受动于政治无意识的执著,及其生发出来的不可遏制的激情与偏执。 往往会使他们的立场呈现为一种极为前卫的姿态。艺术家们,可能会依凭艺术家的稚气,成为一个时代政治无意识的摇旗呐喊者及代言人,并且裹挟着一种非理性的艺术激情而所向披靡。 实际上,上述表述,也可以在一个反逻辑的意义上成立:艺术家也可以成为政治家,艺术家也必须成为政治家,艺术家在政治上对信仰的那种绝不躲躲闪闪的诉求。 与执著,必然让艺术家及其审美表现形式不可限量地承载一种宏大的历史内涵,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摇旗呐喊者与代言人。这就是一位宏大的艺术家,及其艺术表现形式的宏大气象所在。 甚至还可以选择一个中立的立场言称:在政治的面前,艺术是渺小的;在艺术面前,政治是功利的。其实,人文批评,永远是在诡辩中成立的。 红色记忆,是中国从现当代以来,沉淀在信仰中的政治无意识,从理论上递进一步诠释,这种政治无意识,当然是一种社会集体政治无意识。 红色记忆作为一种集体政治无意识,在红色经典画家的绘画作品中,无疑成就了他们主流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红色记忆,作为艺术的内容。 是在红色信仰者所能够认同与接受的那种宏大、庄严、完满、唯美与神圣的表现形式中呈现出来的。《开国大典》油画,成功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作为历史画,不同于其他画种,它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表现事物的本质,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又要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最后要被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不仅超越了以书写的语言对历史的红色记忆,更是以画语完成了多元的视觉想象:在红色记忆下,去重塑新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大典

6,开国大典 缩写。500字

《开国大典》缩写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过大典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从早上六点中起很,参加大典的群众就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广场上来,很多农民甚至摸黑赶路,不行几十里山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广场已是人山人海,成了欢乐的海洋。

下午三点,大会开始了,30万人的目光都看着主席台。毛泽东主席在主席台上,全体起立,乐队奏着国歌。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传遍长城内外。

接着是升国旗仪式。毛主席亲手按动电钮,设在广场中央的电动旗杆上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顿时,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瞻仰着新中国升起的第一面国旗。伴随着雄浑激昂的国歌声,礼炮响了,54门大炮同时发出,共28响。顿时,礼炮声,欢呼声、掌声汇成了激动人心的交响曲。

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之后,阅兵式开始了。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受检阅的部队由东向西缓缓入场。海军、步兵列成方队齐步前进,炮兵两个师战车师成一字儿横列而过。战车师犹如钢铁巨人,骑兵师五马并行,威武雄壮。当人民空军的飞机飞过广场上空的时候,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广场上的欢呼声甚至已经盖过了飞机的轰鸣声。

持续了两个多钟头阅兵式结束以后,群众游行开始了。游行的人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着口号,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两支队伍就像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直到晚上九点钟,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这时候,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7,从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之间的重大事件

从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之间的重大事件如下: 我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四一二事变、七一五事变、八七会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 党的六大、古田会议、九一八事变、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一二九运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平型关大捷、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皖南事变、大生产运动、党的七大、日寇投降、重庆谈判、解放战争、转战陕北、孟良崮战役、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开国大典是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8,关于开国大典的作文

 [开国大典作文] 1949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在河北的平山西北坡进行了辽省战域,华北战域、渡江战域,中国胜利了,以此也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半封建半奴隶社会的国民党反动派,
开国大典作文
。1949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解放战争胜利了,中华人民站起来了。”

我看了开国大典以后,有深深的感受。那时,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我们这一代能过上好日子,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和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解放军战士,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吗?我们能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吗?在我国的边远山区还有很多很多的失学儿童,她们的愿望是读书,她们渴望读书,如果每一位同学你少吃一份零食,少买一件衣服,少买一双名牌旅游鞋,你们节省下来的钱捐献给希望工程,那些边远山区的孩子就会获得重新背上书包走入学校的机会,
真的,你有没有想过,那时的战士们脚上穿的是破草鞋,身上穿的是破棉袄,那时有名牌鞋吗?那时有零食吗?没有,她们有时连吃饭都吃不饱。你们一定听说过雷锋叔叔的故事,他的一双袜子烂了就补,衣服上、裤子上、袜子上不知有多少个补丁……


总之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9,北师大九年级历史下册课时测试题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题
一.选出正确的一项
1.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土地革命
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 )
A.英国 B.俄国 C.中国 D.美国
3.下列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
C.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4.某网站讨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正确的答案是( )
A.重新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5.下列地点曾作为十月革命总指挥部的是( )
A.白宫 B.冬宫 C.斯莫尼尔宫 D.凡尔赛宫
6.十月革命胜利的象征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
B.“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敌人最后攻击炮声
C.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D.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7.《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规定是( )
A.德国边界问题 B.成立国联
C.殖民地问题 D.军备问题
8.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主要针对的国家是( )
A.法国 B.中国 C.德国 D.意大利
9.确立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德黑兰会议
10.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国家是( )
A.美、日 B.英、日 C.英、德 D.美、英
11.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
A.《辛丑条约》 B.《四国条约》
C.《中日协定》 D.《九国公约》
12.在巴黎和会上起主宰作用的国家是( )
A.英日法 B.英美日 C.英法美 D.法美日
13.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导致中国爆发了(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14.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D.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15.为摆脱危机而实行“新政”的美国总统是( )
A.林肯 B.华盛顿 C.威尔逊 D.罗斯福
16.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B.国家对银行的整顿
C.国家对农业的调整 D.新建公共工程
17.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
A.通过《工业复兴法》 B.消除经济危机
C.刺激消费和生产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新政的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这次新政的目的是对付经济危机
C.这次新政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
D.这次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9.罗斯福“新政”中既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又刺激消费和生产的新政措施是( )
A.对银行的整顿 B.对农民的补偿
C.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D.新建许多公共工程
20.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德国闪击波兰
C.英法对德宣战 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
21.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C.德军侵入布拉格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2.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 )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3.德国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
A.阵地战 B.闪击战 C.持久战 D.运动战
24.决定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5.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诺曼底登陆 B.巴黎解放
C.苏军占领柏林 D.德国投降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历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总的来说,德国比原来领土小了1/8……

材料二: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2)中国给予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和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使用各种之权势,以其切实设立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只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友帮人之权利。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是什么会议通过的?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条约?又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主要确立了什么地方的统治秩序?

三 开放性探究
27.战争灾难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历史教科书,需要人们时时反观和阅读。认真领会下列三则材料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数据统计
参加国家个数 卷入战争人口 阵亡人数 受伤人数 双方支出战费
30多个 15亿 840万 2100万 2084亿美元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出正确的一项
1.C 2.B 3.A 4.A 5.C 6.A 7.C 8.C 9.C
10.A 11.D 12.B 13.C 14.B 15.D 16.A 17.D
18.D 19.D 20.C 21.A 22.B 23.B 24.C 25.C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1)《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欧洲国际新秩序
(2)《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远东太平洋秩序
三.开放性探究
27.提示:题目恰当、合理(如以史为鉴,反思战争,维护和平等意思);观点明确、有理(如反对战争,和平交往,建立和谐共处的国际社会等意思);合理联系中外历史内容和当今国际形势展开论述(如从一战、二战、日本侵华战争等,战争造成的危害;求同存异,友好交往的益处;当今强权政权、恐怖主义等因素对世界和平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