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过年为什么要守岁,春节为什么要守岁?

本文目录索引

1,春节为什么要守岁?

春节守岁从古代相传至今,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1、过年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2、过年守岁的由来 春节守岁由来是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来作祟。凶猛无比的“年”生性嗜肉,从飞禽走兽到活人,都是其吞噬的对象。为了对付“年”,人们逐渐摸索出其生活规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便会趁着夜色,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肆虐一次,等到鸡鸣破晓之时即返回山林中。 于是,人们把这一夜视为恐怖的“年关”,想出种种招数来对付“年”,比如守岁、燃放鞭炮、给孩子“压祟钱”等,以驱鬼辟邪。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吃完晚饭,熄火净灶,把猪圈牛栏全部拴牢,宅院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熬夜守岁,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来。守岁,渐渐成为人们过年春节守岁习俗。 扩展资料: 守岁注意: 1、娱乐适度。春节电影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大年三十,亲友欢聚守岁,玩牌打麻将其乐融融,这往往打破平时建立起来的生活规律,对身体健康不利,若通宵达旦地娱乐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造成失眠,精神紧张,血压升高,建议还是以不打破生物钟规律,按时睡眠休息为好。 2、情绪稳定。春节喜事多,久别亲友相聚守岁,电视节目的逗笑,极易使人兴奋激动,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上升,导致脑溢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3、饮酒适量。亲友相聚,饮酒守岁时,适当饮点葡萄酒、啤酒、米酒或低度白酒,可以助兴,增加节日气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老年人是有益的。但过多则对胃、肝脏、心脏、肾脏及神经系统都没有好处,对原来患有血压、心脏、肝脏、肾脏病的人来说危害更大。 4、饮食要少。有些地方大年三十守岁,零点以后就开始煮水饺,吃完水饺后睡觉。这样对身体不好,因白天大多已食用了丰富的晚餐,一些油腻食物已不易消化,如果再多吃一些不易消化的水饺,对胃、胰腺都没有好处。 参考资料:为什么要守岁-凤凰网

春节为什么要守岁?

2,春节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讲究一见人团圆,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饭有时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会在在吃过年夜饭后,将茶点瓜果摆满一桌,全家人围桌谈话。
关于守岁,有三个不同的传说。一个为,迎接灶王奶奶。相传玉皇的小女儿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大家。从腊月23开始,“灶王奶奶”便开始收集年夜饭所需东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齐,为了为了人们能过个好年,连夜赶回人间,人们守岁就是为了迎接她。
还有一个传说为“守岁熬年”。这也是人们最常听说的一个传说,即为了一年来一次的年兽,每到除夕之夜,人们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为消磨时光,一家人团聚交谈,有祈求平安度过这一夜的意思。时间长了后,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形成了。
守岁还有驱走邪瘟病疫之说。传说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灯光、火光,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灯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为了驱走对人们不利的邪瘟病疫。

3,过年为什么要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以上便是传说中除夕守岁的来历。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4,为什么要守岁

春节守岁从古代相传至今,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1、过年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2、过年守岁的由来 春节守岁由来是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来作祟。凶猛无比的“年”生性嗜肉,从飞禽走兽到活人,都是其吞噬的对象。为了对付“年”,人们逐渐摸索出其生活规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便会趁着夜色,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肆虐一次,等到鸡鸣破晓之时即返回山林中。 于是,人们把这一夜视为恐怖的“年关”,想出种种招数来对付“年”,比如守岁、燃放鞭炮、给孩子“压祟钱”等,以驱鬼辟邪。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吃完晚饭,熄火净灶,把猪圈牛栏全部拴牢,宅院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熬夜守岁,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来。守岁,渐渐成为人们过年春节守岁习俗。

5,过年为什么要守岁?

春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全国各地区欢度新年都有自己固定的风俗习惯,但有一个风俗习惯在所有地区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团年饭”之后的“守岁”。守岁的传统做法是在除夕这一天晚上整晚都不睡觉,有很多人称守岁为“熬年”。但至于为什么要守岁,估计过了这么多个春节年轻人们至今还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过年为什么要“守岁”的几种说法。 1.守岁为了对付怪兽“年” 传说古代有一种怪兽叫做“年”,它是一种无比凶猛喜食活人和飞禽走兽的怪物,年三十的晚上就是“年”兴风作浪的时间。聪明的人们通过摸索早已知悉了两年的生活规律:每隔365天它就会趁夜色在人群聚集最多地方出现残害生灵,鸡鸣破晓之际“年”又会迅速隐藏于深山之中,所以年三十这一天晚上也被人们视为最恐怖的“年关”。 为了防止被“年打扰,这天晚上人们会用各种方法来吓跑“年”,比如燃放鞭炮、给孩子包压祟钱等。每到这一天,人们会装作提前吃完晚饭,把家禽赶到圈里栓牢,能封住的门全部封上,然后再悄悄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守岁,一直熬到黎明的到来,慢慢的守岁就成了人们春节的一个习俗。 2.守岁驱除瘟病,带来吉祥如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据说守岁的习俗是从南北朝时开始兴盛的,古代的人们在除夕之夜的一整晚都不会睡觉,人们会点起蜡烛进行通宵的守夜,希望这虔诚的守候可以驱除邪瘟病疫,来年全家人都可以吉祥如意,这种带着美好寓意和愿望的风俗就被流传了下来。 3.守岁祭奠逝去光阴,迎来安康 古代年长的人守岁,也是为了祭奠自己已经逝去的光阴,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珍爱未来的时光,表现了年长之人对逝去岁月的怜惜之情,又希望新的一年可以更加美好;而年轻人守岁,是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延长父母的寿命,是一种孝的表现。所以说守岁有着辞旧岁,迎安康的寓意。 4.守岁的“隔年饭”寓意余粮多多 守岁的这天晚上一定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大家围坐在放满瓜果茶点的桌子上,还要在供桌上摆上一盘寓意平平安安的苹果,北方则要加一盆“隔年饭”,这盆隔年饭要在年前烧好,用来供过年,隔年饭的寓意是希望以后年年都有剩饭,饭一年到头都吃不完,希望往年余粮多多,今年还可以继续吃往年年余下的粮食。隔年饭里有大米和小米,寓意为“有金有银,金银满盆”。 其余的瓜果茶点每一种都带着吉利的寓意,比如说吃大枣是希温暖的望春天可以早点来,吃柿饼则是希望事事如意,吃杏仁是希望做一个幸福的人,吃长生果则是希望能够长生不老。守岁时,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打打牌,或许是人们一年当中最圆满幸福的时刻。 当然,传说必竟是传说,现代的人们守岁,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和家人共享三十这天的欢乐,辛苦了一年,希望在这一年能够放肆的“疯”一下,所以很多年轻人会用各种娱乐方式“守岁”,而长辈们则更多的是坐在一起聊天打牌,聊聊去年都发生过哪些事,谈谈对来年生活的向往。如果实在熬不了一整晚,很多人也会选择睡觉,因为“年”已经被擒住了,不用再担心它会来了!

6,春节为什么要守岁?

春节作为中华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习俗,就比如说守岁。为什么要守岁呢?守岁的意义又是什么? 首先为什么我们要守岁呢?守岁算是一个传统了,守岁就是在大年三十那一天晚上吃完团圆饭一直到新的一年到来,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内都不睡觉,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大半夜或者凌晨。其实说白了,受罪也就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算是祈求明年的平安顺畅,所以首先还有另一个说法叫做熬年。等熟睡过去之后,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然后再去睡觉。 还有就是有一个传说故事,就是在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他们会侵害村民们的家园,这种怪兽会趁着夜色正浓来偷袭我们,当时的老白象把这一天晚上叫做年关,所以每到这天晚上,村民们都会提前做好饭菜 点起蜡烛,挂起明灯,坐在一起交谈,让年的怪兽认为大家都没有睡觉,都做好了防御准备草儿不敢下山来侵害他们,如果成功收过了的话,会放鞭炮庆祝,您听到了这种鞭炮声,还以为村民们要做好反打,所以来年就不敢下山了。 守岁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守岁的意义很简单,就仅仅是为了来年新的一年里,自己以及家人的身体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佑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事事顺利,也是为了跟过去的一年的自己做一个告别,祈祷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愉快的生活。还有就是为了能够祈求来年一年里病灾什么的,都不会到来,这样往后一年的日子会好过一点,其实守岁也是家人聚在一起畅谈心意的时候,可以相互聊聊天,交流一下去年的好玩的事情,也做一下对来年的规划期盼什么的。 所以说守岁也算是春节的一个传统了。

7,守岁的来历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中国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 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 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扩展资料: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春节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年夜饭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压岁钱 守岁之际,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象征着一年到头都有钱。 这个习俗始于宋代,那时候的压岁钱是专门制作的,不可以用于市场流通买卖东西。古代最小面值的硬币是铜铸的,所以叫铜板,也叫铜钱。铜钱为圆形,中间有正方型的孔,因此文人戏称钱为“孔方兄”。铜钱正面方孔上下有文字,多是发行时皇帝的年号,左右也有文字:“通宝”或“元宝”。元代和清代发行的铜钱,背面多加“蒙文”和“满文”。 压岁钱的形状大小跟铜钱相似,但压岁钱的正反面多是与生长、寿命有关的图案。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没有人生产压岁钱,而且纸币出现,才以现钞作为压岁钱,用红纸袋装着,称为“红包”。时下小孩子拜年最流行的口头禅就是“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大年夜为什么要分压岁钱呢?这一习俗意义又是什么呢?对未成年人来说,过了大年夜就长了一岁,而大年夜叫除夕也叫除岁,“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纪年,二是年龄。所以“压岁”的意思是压住年龄的岁,辞去旧年的岁。 为什么要用形状与铜钱一样的压岁钱来压岁呢?因为古代铜钱是圆形的代表天,正方形的孔代表地,之所谓“天圆地方”。皇天后土,天地最大,什么都可以压住。那么,当今已经进入科学发达高度文明的社会,为什么还沿袭着分压岁钱的习俗呢?因为这一习俗蕴涵着对生命的关怀,提醒大人自己和未成年人要爱惜生命,远离一切危害生命的行为:吸毒、暴力、酒后驾车…… 踩岁 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娱乐 古时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等。现代的中国人们更多的是一家人观看电视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到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守岁

8,春节守岁的由来

春节守岁的由来: 守岁,即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打牌、聊天、放鞭炮、包饺子...... 守岁习俗始于南北朝,梁朝的庚肩吾、徐君倩,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拜年的由来: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便流传开来。

9,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守岁,指的是人们在一年中的最后一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俗称“熬年”。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 相传,远古洪荒时代,有一种叫“年” 的凶恶怪兽, 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要吃一次人,而且都是在天黑后来人间。 每到这天晚上,人们喝酒、吃饭,这就是“年夜饭”因这顿饭凶吉未卜,故置办得很丰盛,全家老小围在一起,表示和睦团圆;吃饭前还要先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这样慢慢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