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八七会议确定实行什么方针,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

选择D,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 拓展资料: 八七会议是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现为鄱阳街139号)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因出席的中央委员不到半数,既不是中央全会,也不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故称为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七会议

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

2,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

 2011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单项选择题第13题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正确答案:C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

3,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八七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也有缺点,它只注意反右,而忽视了防“左”,使“左”倾情绪在党内滋长起来。这是一个深刻的经验教训。 扩展资料 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来发动和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会议要求中央党、团机关“应当在极短期间调最积极的、坚强的、革命性稳定的、有斗争经验的同志尽量分配到各主要的省份做农民暴动的组织者。

4,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七八会议上确定了什么的方针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 扩展资料: 会议背景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今鄱阳街139号)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出席会议的有部分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及中央机关、共青团中央、地方代表共21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罗明纳兹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由于当时环境极其险恶,会议只开了一天。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 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八七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没有注意防止正在滋长的“左”倾情绪,导致后来发展成危害极大的“左”倾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七会议

5,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秘密召开会议,这就是历史上什么会议会议确定了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 会址展馆 八七会议会址为一栋三层的西式楼房,建于1920年,原是英国人建造的公寓,名为怡和新房,一楼是外商开办的商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97.2平方米,建筑面积532.3平方米,二、 三楼为住房。 国民革命军北伐占领武汉并建立武汉国民政府后,二楼是苏联援华农业顾问洛卓莫夫的住处,“八七”会议就在洛卓莫夫的住房内召开。会址保存完好,会议会场已经复原,一楼陈列有“八七”会议的史料和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湖北省和武汉市文物管理部门通过大量的调查工作,确认了会议旧址。1976年和1982年依原貌两次进行修缮。1977年建立八七会址纪念馆。1980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门匾。

6,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什么会议

C.八七会议 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 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扩展资料: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七会议

7,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扩展资料: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 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八七会议

8,八七会议确定的党的总方针是?历史意义?

  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1326.html?wtp=tt

  八七会议是中共中央的一次紧急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总结了过去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党的新的策略路线,扭转了党内的混乱状况,整顿了党和革命队伍,对领导人民坚持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① 在以往的党史研究和评价中,对八七会议的地位、意义的认识多侧重于会议中党内的路线分歧。本文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的维度,来诠释党的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因为在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下,而形成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的危害、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没有达到清算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目的,在革命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召开的。由于这是一次临时的紧急会议,在组织程序和形式上突破了常规,因此,在当时和今天都有人对会议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提出质疑。其理由一是经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中仅李维汉、苏兆征、邓中夏、瞿秋白、张太雷、任弼时、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和蔡和森等10人与会,只占全体中央委员的30%,候补中央委员中李震赢、陆沉和毛泽东与会,仅占候补中央委员的21%;二是经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9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仅李维汉、瞿秋白和苏兆征与会,只占33%,3名政治局常委中仅李维汉与会;三是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党的总书记陈独秀未与会。笔者认为,以上质疑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未把握实质。
  第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同时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之日起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从1921年党的建立到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召开的8年,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初始阶段,其显著特色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逐步独立自主地解决关于中国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问题,而八七会议彰显了这一特色。
  第二,八七会议的与会人数不到当时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的30%,确与常规不符,这也是会议是否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的一个关键和焦点。但是,我们应该尊重一个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建立至八七会议召开,都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之下,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在组织上,中国共产党属于共产国际,被称之为共产国际中国支部。因此,共产国际的代表罗米纳兹出席八七会议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罗米纳兹(Vissarionlomindze1898-1934,格鲁吉亚人)在1927年7月以共产国际派驻中国代表的身份到达汉口,不久即出席党的八七会议并代表共产国际就中国革命的局势作了报告。因此,从当时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特殊的关系以及罗米纳兹的特殊身份来讲,八七会议在组织程序上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都是没有疑问的。同时,最关键的是八七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第一次飞跃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所证明。

9,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七八会议上确定了什么的方针?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 扩展资料: 会议背景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今鄱阳街139号)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出席会议的有部分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及中央机关、共青团中央、地方代表共21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罗明纳兹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由于当时环境极其险恶,会议只开了一天。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 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八七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没有注意防止正在滋长的“左”倾情绪,导致后来发展成危害极大的“左”倾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七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