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那

本文目录索引

1,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那里有啊?谢谢了

  作业一
  一、
  1.
  二、简答题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那哪些基本特征?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许多作品,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向内心世纪掘进”是20世纪欧美文学和美学的一股潮流。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潜意识表现、性心理描述、时序颠倒、荒诞变形、多角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这些在传统现实主义中不被采用甚或遭到排斥的艺术手段,在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而现实主义作家素以直面人生为本色,他们在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强化了客观务实的立场,疏远或放弃了理想化、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主人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内心世界复杂,另一类是有缺陷有弱点的普通人,他们低能、笨拙、脆弱,有时还怯懦;对生活有点浑浑噩噩,或许还带点玩世不恭;但他们是好人,并不为非作歹,并不损人利己,而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被人不屑却有益于社会的事,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主义有哪些不同?
  象征的人物形象;隐喻性的细节描写;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小说的非情节化;此外他还运用心理分析、含蓄的讽刺,甚至带有荒诞色彩的细节把现实与梦境、真实与幻觉、记忆与印象交织在一起。

  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叙事剧”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在布莱希特看来诉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戏剧性,这是一种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命运悲剧理论基础上的戏剧。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引起恐惧和怜悯的使观众的思想产生恐惧和怜悯,从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而布莱希特倡导的叙事剧,却是要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纪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
  叙事剧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陌生化”的手法,使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4、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在1934 年8 月召开的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制定的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作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它既体现了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苏联时期的自我更新的机制,诞生了20 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独属于苏联的自己的方式,同时也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惟我独尊的地位而束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空间。五、六十年代之后这种状况有所改观。
  三、分析《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格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
  一、格利高里的性格特征

  葛利高里是出生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的哥萨克,他热爱劳动, 淳朴热情, 心地善良, 割草时误伤一只小野鸭,“心里发生了一种突然袭来的非常怜悯的感情”。他本来过着宁静的生活, 可战争爆发了, 接踵而来的是大革命年代,“人都变得比狼还坏, 四周都是仇恨”, 然而, 葛利高里却努力保持着人的自尊和自信, 从未丧失良知和同情心, 没有堕落为野兽。他第一次砍死一名奥地利士兵, 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 深沉的痛苦使他“人都变得瘦了”。他同情惨死于战争的人, 尤其对被盲目的仇恨和偏狭心理所支配的滥杀俘虏和反人道行为感到气愤和痛心, 因此, 一个哥萨克残忍地劈砍俘虏时, 他气急之中朝他开了一枪;哥萨克士兵轮奸波兰姑娘, 他出于义愤挺身解救; 情敌司捷潘在战场上落马遇险, 他冒死救下这个几次蓄意杀害自己的人; 当红军军官波特捷尔柯夫不经审判枪杀白军军官时, 他大为震惊, 竟离开红军队伍。作为一名叛军首领, 他率队疯狂向红军冲杀, 心里却苦恼万分; 他不仅自己从不抢劫, 严禁部下抢劫, 连他的父亲要趁机捞一把, 也遭到他的斥责制止; 他公然违抗上级命令, 放走被囚的红军, 保护他们的妻儿老小, 骂杀死红军战士的嫂子是“好狠毒的娘们”。尽管生活的残酷一度让他迷惘, 与狼共舞, 但他并没有变成狼, 在人性泯灭的时代, 他人性依存,执着于真善美, 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他越来越感到屠杀红军是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 发出了凄惨的呼喊:“砍死我吧! ”正是主人公身上那战争也不能摧毁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使我们看到了葛利高里人性的光辉与做人的尊严。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葛利高里是复杂的、矛盾的, 既有反抗旧的传统观念的一面, 又有和哥萨克传统意识相妥协的一面。哥萨克, 这个帝俄时代特殊的军事农民阶层, 有着勤劳、勇敢、独立不羁的性格, 也有愚昧、保守、宗法制的特点。对葛利高里这个哥萨克无法单一地用美或丑、善或恶来界定, 他善良、正直,却又凶狠、暴烈, 酷爱自由, 向往正义, 勇于探索真理, 然而又左右摇摆。他大胆追求爱情, 忠于爱情, 但同时又屈从父命娶娜达莉亚为妻, 婚后对她冷酷无情, 在两性关系上也不无放荡行为。他既为革命效过力, 又屠杀过革命者, 他有着与普通劳动人民血肉相连的崇高人格。但是, 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却停留在原始的层次上。

  他性格的善恶美丑并不是简单的并列或彼此割裂、泾渭分明, 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映衬的, 主人公的心灵是个战场, 上帝与魔鬼在此搏斗。葛利高里很羡慕坚定的革命者珂晒沃依和反动透顶的白军军官李斯特尼茨基,“他们从一开头就什么都清清楚楚, 可是我到如今还是什么都糊糊涂涂”, 其实, 这恰是他卓尔不群的地方。肖洛霍夫通过葛利高里形象揭示了人的多面性和丰富性, 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交织交融, 很难去判断它的是与非, 但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这就是人格魅力所在。


  二、格利高里的形象典型

  格利高里是一个探索追求的典型。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他身上又带着哥萨克时代的种种偏见。

  哥萨克是俄罗斯民族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热爱劳动、崇尚自由、粗犷善战的特质, 在沙皇愚民政策下哥萨克阶层又保留着许多中世纪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 一种盲目的优越感体现在葛利高里身上。一方面, 可以看到哥萨克中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战、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和富

  有同情心。另一方面, 他又受到哥萨克落后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 盲目崇拜军人荣誉, 把争取哥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制权看得高于一切。葛利高里堕入匪帮, 是历史悲剧在葛利高里身上的体现, 是国内战争中哥萨克悲剧性曲折道路的延伸和深化, 而这种历史悲剧是带有历史的必然性的。葛利高里之所以毅然脱离匪帮,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正因为这样造成他认识真理和接受革命的艰难, 他寻找中间道路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一再碰壁,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 葛利高里两次参加红军, 三次投入白军和叛军, 同各种社会力量代表人物都发生过冲突。葛利高里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那个特定群体不可分开。透过他的悲剧命运, 反映在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一部分哥萨克农民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的命运。


  三、格利高里悲剧根源性

  格利高里的悲剧根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及社会根源和家庭根源。

  格利高里在很大程度上想超越和反抗周围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贬低生命的意义,漠视生命的尊严。他不停地追求,但他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否定之中。对人的爱与恨,对他所做的事情的憎恶与疑惑,对历史事件的拥护与反抗,回避与投入,一道要求主宰着他的灵魂,揉碎着他的心。葛利高里作为生命个体,有着美好的个性,他的向往和探索体现了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顿河地区独特的地位和军事生活形成的哥萨克强烈的自我意识、整体感、内聚力、优越感和排外性一直左右着他,使他不可能彻底超越。他在颠沛流离中一直试图将自己融入到时代斗争、人民大众的洪流当中去,但他顽固的个性主义和怀疑一切的立场,使他最终未能实现与人民的结合。他在奋斗与挣扎中最后失败,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个性主义者的生命悲剧,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他有着对生命的无限热情和渴望,只是这种渴望无所着落。在经历了人生各种苦难之后,葛利高里将原始的激情消磨殆尽,也没有找到精神的归宿。

  他在个人生活中,格利高里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然而,她到临死前,仍然是原谅他了,仍然那样深刻的爱着他,但小说却没有安排格利高里和娜塔莉亚最后的诀别,没有爱,没有恨,然而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另一面在婀克西妮亚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原以为两个人可以度过难关,逃到另外一个地方好好生活,然而却被枪打死了。肖洛霍夫最终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这样的爱情结局确实让人心痛。

  格利高里的悲剧,还在于他骨子里的那份善良之心。是的,曾经的他是一个十分冷淡,残酷无礼,冲动草率的哥萨克小伙子。然而他对人民却又爱得那样的深沉,这份感情直接导致着他悲剧的发生。小说中展示的战争是极端残酷的,而生活在战争中的哥萨克们更只能如此,为了生存,他们生活在生死之间,在仇恨与怜爱之间,在一次次放下武器,然而又一次次被当时环境而被迫重新拿起武器之间。诚然,他在如此独立而孤傲的世界中,结果只能是一个悲剧。


  四、格利高里人性魅力

  从1928 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问世起, 人们对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兴趣经久不衰。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这一形象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1957年, 肖洛霍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对于作家来说——他本身首先需要的是把人的心灵的运动表达出来。我在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身上就想表现出人的这种魅力。”

  通读《静静的顿河》, 让我们意识到作家并不是单单想以浓重的手笔来描述一个小人物的悲剧人生, 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这个人物来表现些什么, 我想这就是本文的核心主题; 通过人物的命运来体现人性的魅力,以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来折射本文的主题。作者明确表示要通过这个形象的“心灵运动”来体现人的魅力, 人物的悲剧性和人格魅力有机交织, 构成这一形象特异的色彩。葛利高里的魅力就在于痛苦地抗挣战争对他的人性腐蚀和扭曲, 就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超出其他人。这是因为在这里历史伦理标准被悬置, 代之以审美标准。


  作业二
  简答题
  表现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表现主义这一概念的来源:最初是运用在给画评论中,后运用于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为;(1)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如梦似幻的情节;
  表现内在的激情;
  强烈的反差对比;
  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
  2、《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
  《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解释的作品,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神学观点:虽然都是持神学观点,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1)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2)以城堡比喻神,然而K的种种行经都是旨在反对这种现有秩序,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3)城堡根本不代表神,假若城堡里有神,这也是一位躲藏起来不见人的神。4)K处于基督教义上的信与不信之间,代表没有神可以依赖的人类的悲哀。5)K的处境就是犹太教、犹太人的处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犹太世界的承认。 心理学观点: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自由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真实的外在反映。 存在主义观点: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挣扎着,意欲追求自我和存在的自由,他徒劳地努力,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社会学观点: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者罪行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同样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1)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通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普遍的困境,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益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积极向上的文艺观。2)《城堡》中描写的不只是历史的真实,在社会主义世界中也有现实主义,并且K努力克服自己的处境,要求自己的权利,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形而上学的观点:1)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2)城堡的一切出自善意,由于K不了解城堡而不能真正认识它。3)K的目标不明确,他只是为了寻求而寻求,而寻求是必要的,需求可以显出生命的强力,可以显出人格的力量。 实证主义观点: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也有结合生平从其他研究入手,认为K寻找的是现实生活的稳定。
  《城堡》的各种解读融为一体,并无主次之分。城堡是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城堡是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城堡是荒诞世界的象征。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象征。
  3.《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1)为了表现荒芜、病态和邪恶的主旨,《荒原》彻底摒弃了浪漫主义诗歌以健康、美好、高雅的意象入诗的传统,而延续了象征主义诗歌,特别是《恶之花》选用病态、丑恶、卑微意象的理念;
  2)《荒原》具有思维上跳跃幅度大的特点;
  3)《荒原》用词之多,在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中师相当少见的;
  4)《荒原》具有明显的音乐结构,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交响诗;
  5)《荒原》采用了典型的自由体,诗句长短不一,不用规律的韵,但节奏分明,舒展自如,收放有致;
  6)《荒原》既有历史的透视,又有现实的观照;
  7)《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主义的诗作。
  4、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
  意识流小说最擅长人物的心理描写,在这方面它独创了一系列的表现技巧,内心独白,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所谓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常用手法,它是“默默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内心独白又可分间接内心独白与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是在小说叙述者的叙述中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通常有“他想”、“他感到”等类似的揭示语作引导。直接内心独白是没有任何揭示语的小说人物意识的直接呈现,是叙述语言和人物意识的直接转换。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造成人物内心无保留地直接初露给读者的真切效果,又由于没有作者的介入而最接近人物意识的原生状态。
  内心独白的特点1,发自内心2,独自操作3,借助话语
  《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作者以“尤利西斯”(希腊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罗马化名)作为书名,而且把这一天内自己小说人物的活动和希腊史诗《奥德修纪》中的人物加以对应,还完全搬用了《奥德修纪》各章的名字,作者的目的似乎就是通过古往今来的对照看一看今日的世界和今天的人,从而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缺点,却也不乏好的品质。但时代和社会,总之,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把他们造就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布卢姆意志薄弱、苟且偷安、庸俗猥琐;斯蒂芬精神空虚[自甘堕落,生命力的下降,上进心的缺失;他俩的这肯性格特征不是偶然显现的一种特殊品质,而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朝气蓬勃、精神高昂、奋勇向上的时代精神日已成为过去。

  第三次作业
  二,简答题
  后期象征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是更强调诗歌的复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音乐,强调通过象征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实现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对话;
  二是创作变得愈来愈隐秘与个人化,诗人仿佛神庙中祈祷的神甫,试图在喃喃自语是创造某种奥秘的迷;
  三是更加强调形式的“纯粹”,试图创造一种“纯诗”。在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看来,诗作为一种最高的艺术创造形式,完全超越了自然,是使人类超脱自然死亡唯一的精神途径。
  2.存在主义文学有那些基本特征?
  首先,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关心现实问题,因此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紧密相关。
  第二,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生,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位存在主义者,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哲理性,某些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理论的传声筒。同时,哲理化的特征也是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的发展趋向,反映了20 世纪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困惑以及执着的探索。
  第三,从形式方面看,存在主义作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

  《西西福斯的神话》表达了怎样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如何体现在它的小说中的?
  《西西福斯的神话》是加缪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西西福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暴君,遭到神的惩罚:在冥土推巨石上山,但将及山顶时,巨石滚下,他再重新推石,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加缪借这个故事来阐明自己的哲学观点。人的存在就如同西西福斯的生存状态一样荒诞和徒劳无益。西西福斯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也为此感到烦恼,然而他仍不断地把巨石推向山顶,因为“爬上山顶所要作出的艰苦努力就足以使一个人的心里感到充实”,因而他又是幸福的。加缪甩的是这个神话英雄的“清醒意识”,这种“清醒意识”既给西西福斯带来痛苦,又造就了分的胜利,因为他的清醒韵味着对痛苦和命运的藐视,加缪的报有作品几乎都是这种哲学观点的形象化阐释。
  简述《厌恶》的思想内容?
  《厌恶》作为萨特的第一部存在主义小说,也是法国第一部有影响的存在主义小说,明显地在传统小说的故事叙述中融入许多关于“存在”的思考,这是它突出的存在主义特色。如小说主人公洛根丁感觉到“厌恶”并最终发现其根源在于“偶然性”,就是说,从定义上说,存在不是必然。一切都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洛根丁的体验和感觉其实是萨特后来在《存在与虚无》和《苍蝇》等作品里表现的思想:生活是荒谬的,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生活的荒谬会使人厌恶。这也是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含义。
  《大师和玛格丽特》提出了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表现了作品怎样的思想内容?
  首先,魔王沃兰德为什么来到人间?实际上,沃兰德在和莫斯科的杂技观众网页时,就开诚布公地讲明了此行的目的,那就是要透过城市外貌改变,看一看“本市居民的内心是否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他此行只不过是要莫斯科居民的生活来一次揭露性实验,他揭示 出人们通常体面的那个貌似坚强的精神支柱,竟是这样脆弱?
  于是小说提出另一个问题:莫斯科的精神文化的理论权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辽兹为什么应该受那么严厉的惩罚?其实,沃兰德惊怒柏辽兹“不论提起什么,一切没有”的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态度,“从死变灰、一切化为乌有”的没有道德责任感、没有精神皈依的庸俗唯理论势必泯灭掉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造成的是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精神支柱的行尸走肉的世界。
  小说出现了一个新的耶稣形象,那么这一精神支柱如何才能在人的心中树立起来?为什么说怯懦是人类最可怕的缺陷?
  此外,小说还提出为什么永生不死是恐怖的?大师为什么只配得到“安宁”等等。

  第四次作业
  二、简答题
  1、《等待戈多》如何体现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传统戏剧要求一出戏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情节要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戏剧语言要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向前发展。但荒诞派戏剧却拒绝遵守上述原则,《等待戈多》充分表现了这一流派在形式上的特点。全剧没的戏剧冲突,也谈不上情节,只是无聊的闲谈。《等待戈多》因情节结构的这一特点又被称为“静止剧”,这恰恰表现了作品的内容:生活如一潭死水,单调乏味,机械重复,毫无希望。
  新小说有哪些主要理论?
  首先,反对过分强调小说的思想性、社会性、倾向性。
  其次,强调探索新的小说表达方式。如,新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无名的“我”,他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
  3、什么是“黑色幽默”?
  美国现代文学流派 。盛行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65年 ,弗里德曼将12位作家的作品编为一本短篇小说集 ,题名《黑色幽默》,流派的名称由此而得。黑色幽默是人们感到自己生存在一个令人绝望的、不可理喻的环境之中,作家对现实社会怀着既沉痛、愤懑又无可奈何的绝望心情。黑色幽默小说力求突出生存环境的荒谬冷酷,嘲讽挖苦和攻击传统价值与美学观念,表现世界的异化、人性的沦落与情感的破碎。不过,他们的愤懑并没有发展为反抗,而是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耸耸肩膀,一笑置之。黑色幽默是可以说是反理性、反理想主义的文学。
  1961年,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开创了“黑色幽默”的先河,为美国文学当时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4、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一,用神话了的“现实”,反映生活的真实。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并不是虚幻,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执着于描写拉丁美洲的现实;
  第二,引进带有神奇色彩的特殊的人和事,增强表现生活的艺术魅力。
  作家往往负有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使命感;作品的基本题材来自现实,其内容富有社会意义。
  第三,夸张手法,荒诞描写与魔幻色彩的结合。
  它不追求如实地描写现实,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被魔幻化。

  三、简析《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
  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主要表现的是“拉丁美洲的孤独”。《百年孤独》的标题非常简练地概括了书中的内容:“百年”指作品中所写的时间跨度,即马孔多的历史;“孤独”指马孔多人的性格,即他们的封闭与落后。

  1.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孔多由开拓、发展到毁灭,写出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从而启发人们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
  2.“孤独”,马孔多地处偏僻,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再向外便是大海,它孤独,同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孤陋寡闻,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作家认为他们生活悲剧的原因,即精神上的“孤独”,他们缺乏受惊,意志薄弱,缺乏理想,缺乏动力,于是遇到挫折便离群索居,失去进取精神。
  作品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那里有啊?谢谢了

2,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哪里有啊?知道的发给我一下 谢谢

作业一
一、
1.
二、简答题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那哪些基本特征?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许多作品,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向内心世纪掘进”是20世纪欧美文学和美学的一股潮流。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潜意识表现、性心理描述、时序颠倒、荒诞变形、多角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这些在传统现实主义中不被采用甚或遭到排斥的艺术手段,在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而现实主义作家素以直面人生为本色,他们在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强化了客观务实的立场,疏远或放弃了理想化、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主人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内心世界复杂,另一类是有缺陷有弱点的普通人,他们低能、笨拙、脆弱,有时还怯懦;对生活有点浑浑噩噩,或许还带点玩世不恭;但他们是好人,并不为非作歹,并不损人利己,而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被人不屑却有益于社会的事,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主义有哪些不同?
象征的人物形象;隐喻性的细节描写;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小说的非情节化;此外他还运用心理分析、含蓄的讽刺,甚至带有荒诞色彩的细节把现实与梦境、真实与幻觉、记忆与印象交织在一起。

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叙事剧”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在布莱希特看来诉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戏剧性,这是一种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命运悲剧理论基础上的戏剧。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引起恐惧和怜悯的使观众的思想产生恐惧和怜悯,从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而布莱希特倡导的叙事剧,却是要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纪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
叙事剧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陌生化”的手法,使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4、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在1934 年8 月召开的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制定的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作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它既体现了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苏联时期的自我更新的机制,诞生了20 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独属于苏联的自己的方式,同时也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惟我独尊的地位而束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空间。五、六十年代之后这种状况有所改观。
三、分析《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格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
一、格利高里的性格特征

葛利高里是出生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的哥萨克,他热爱劳动, 淳朴热情, 心地善良, 割草时误伤一只小野鸭,“心里发生了一种突然袭来的非常怜悯的感情”。他本来过着宁静的生活, 可战争爆发了, 接踵而来的是大革命年代,“人都变得比狼还坏, 四周都是仇恨”, 然而, 葛利高里却努力保持着人的自尊和自信, 从未丧失良知和同情心, 没有堕落为野兽。他第一次砍死一名奥地利士兵, 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 深沉的痛苦使他“人都变得瘦了”。他同情惨死于战争的人, 尤其对被盲目的仇恨和偏狭心理所支配的滥杀俘虏和反人道行为感到气愤和痛心, 因此, 一个哥萨克残忍地劈砍俘虏时, 他气急之中朝他开了一枪;哥萨克士兵轮奸波兰姑娘, 他出于义愤挺身解救; 情敌司捷潘在战场上落马遇险, 他冒死救下这个几次蓄意杀害自己的人; 当红军军官波特捷尔柯夫不经审判枪杀白军军官时, 他大为震惊, 竟离开红军队伍。作为一名叛军首领, 他率队疯狂向红军冲杀, 心里却苦恼万分; 他不仅自己从不抢劫, 严禁部下抢劫, 连他的父亲要趁机捞一把, 也遭到他的斥责制止; 他公然违抗上级命令, 放走被囚的红军, 保护他们的妻儿老小, 骂杀死红军战士的嫂子是“好狠毒的娘们”。尽管生活的残酷一度让他迷惘, 与狼共舞, 但他并没有变成狼, 在人性泯灭的时代, 他人性依存,执着于真善美, 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他越来越感到屠杀红军是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 发出了凄惨的呼喊:“砍死我吧! ”正是主人公身上那战争也不能摧毁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使我们看到了葛利高里人性的光辉与做人的尊严。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葛利高里是复杂的、矛盾的, 既有反抗旧的传统观念的一面, 又有和哥萨克传统意识相妥协的一面。哥萨克, 这个帝俄时代特殊的军事农民阶层, 有着勤劳、勇敢、独立不羁的性格, 也有愚昧、保守、宗法制的特点。对葛利高里这个哥萨克无法单一地用美或丑、善或恶来界定, 他善良、正直,却又凶狠、暴烈, 酷爱自由, 向往正义, 勇于探索真理, 然而又左右摇摆。他大胆追求爱情, 忠于爱情, 但同时又屈从父命娶娜达莉亚为妻, 婚后对她冷酷无情, 在两性关系上也不无放荡行为。他既为革命效过力, 又屠杀过革命者, 他有着与普通劳动人民血肉相连的崇高人格。但是, 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却停留在原始的层次上。

他性格的善恶美丑并不是简单的并列或彼此割裂、泾渭分明, 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映衬的, 主人公的心灵是个战场, 上帝与魔鬼在此搏斗。葛利高里很羡慕坚定的革命者珂晒沃依和反动透顶的白军军官李斯特尼茨基,“他们从一开头就什么都清清楚楚, 可是我到如今还是什么都糊糊涂涂”, 其实, 这恰是他卓尔不群的地方。肖洛霍夫通过葛利高里形象揭示了人的多面性和丰富性, 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交织交融, 很难去判断它的是与非, 但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这就是人格魅力所在。


二、格利高里的形象典型

格利高里是一个探索追求的典型。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他身上又带着哥萨克时代的种种偏见。

哥萨克是俄罗斯民族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热爱劳动、崇尚自由、粗犷善战的特质, 在沙皇愚民政策下哥萨克阶层又保留着许多中世纪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 一种盲目的优越感体现在葛利高里身上。一方面, 可以看到哥萨克中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战、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和富

有同情心。另一方面, 他又受到哥萨克落后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 盲目崇拜军人荣誉, 把争取哥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制权看得高于一切。葛利高里堕入匪帮, 是历史悲剧在葛利高里身上的体现, 是国内战争中哥萨克悲剧性曲折道路的延伸和深化, 而这种历史悲剧是带有历史的必然性的。葛利高里之所以毅然脱离匪帮,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正因为这样造成他认识真理和接受革命的艰难, 他寻找中间道路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一再碰壁,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 葛利高里两次参加红军, 三次投入白军和叛军, 同各种社会力量代表人物都发生过冲突。葛利高里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那个特定群体不可分开。透过他的悲剧命运, 反映在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一部分哥萨克农民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的命运。


三、格利高里悲剧根源性

格利高里的悲剧根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及社会根源和家庭根源。

格利高里在很大程度上想超越和反抗周围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贬低生命的意义,漠视生命的尊严。他不停地追求,但他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否定之中。对人的爱与恨,对他所做的事情的憎恶与疑惑,对历史事件的拥护与反抗,回避与投入,一道要求主宰着他的灵魂,揉碎着他的心。葛利高里作为生命个体,有着美好的个性,他的向往和探索体现了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顿河地区独特的地位和军事生活形成的哥萨克强烈的自我意识、整体感、内聚力、优越感和排外性一直左右着他,使他不可能彻底超越。他在颠沛流离中一直试图将自己融入到时代斗争、人民大众的洪流当中去,但他顽固的个性主义和怀疑一切的立场,使他最终未能实现与人民的结合。他在奋斗与挣扎中最后失败,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个性主义者的生命悲剧,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他有着对生命的无限热情和渴望,只是这种渴望无所着落。在经历了人生各种苦难之后,葛利高里将原始的激情消磨殆尽,也没有找到精神的归宿。

他在个人生活中,格利高里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然而,她到临死前,仍然是原谅他了,仍然那样深刻的爱着他,但小说却没有安排格利高里和娜塔莉亚最后的诀别,没有爱,没有恨,然而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另一面在婀克西妮亚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原以为两个人可以度过难关,逃到另外一个地方好好生活,然而却被枪打死了。肖洛霍夫最终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这样的爱情结局确实让人心痛。

格利高里的悲剧,还在于他骨子里的那份善良之心。是的,曾经的他是一个十分冷淡,残酷无礼,冲动草率的哥萨克小伙子。然而他对人民却又爱得那样的深沉,这份感情直接导致着他悲剧的发生。小说中展示的战争是极端残酷的,而生活在战争中的哥萨克们更只能如此,为了生存,他们生活在生死之间,在仇恨与怜爱之间,在一次次放下武器,然而又一次次被当时环境而被迫重新拿起武器之间。诚然,他在如此独立而孤傲的世界中,结果只能是一个悲剧。


四、格利高里人性魅力

从1928 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问世起, 人们对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兴趣经久不衰。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这一形象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1957年, 肖洛霍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对于作家来说——他本身首先需要的是把人的心灵的运动表达出来。我在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身上就想表现出人的这种魅力。”

通读《静静的顿河》, 让我们意识到作家并不是单单想以浓重的手笔来描述一个小人物的悲剧人生, 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这个人物来表现些什么, 我想这就是本文的核心主题; 通过人物的命运来体现人性的魅力,以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来折射本文的主题。作者明确表示要通过这个形象的“心灵运动”来体现人的魅力, 人物的悲剧性和人格魅力有机交织, 构成这一形象特异的色彩。葛利高里的魅力就在于痛苦地抗挣战争对他的人性腐蚀和扭曲, 就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超出其他人。这是因为在这里历史伦理标准被悬置, 代之以审美标准。


作业二
简答题
表现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表现主义这一概念的来源:最初是运用在给画评论中,后运用于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为;(1)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如梦似幻的情节;
表现内在的激情;
强烈的反差对比;
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
2、《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
《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解释的作品,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神学观点:虽然都是持神学观点,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1)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2)以城堡比喻神,然而K的种种行经都是旨在反对这种现有秩序,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3)城堡根本不代表神,假若城堡里有神,这也是一位躲藏起来不见人的神。4)K处于基督教义上的信与不信之间,代表没有神可以依赖的人类的悲哀。5)K的处境就是犹太教、犹太人的处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犹太世界的承认。       心理学观点: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自由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真实的外在反映。      存在主义观点: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挣扎着,意欲追求自我和存在的自由,他徒劳地努力,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社会学观点: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者罪行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同样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1)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通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普遍的困境,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益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积极向上的文艺观。2)《城堡》中描写的不只是历史的真实,在社会主义世界中也有现实主义,并且K努力克服自己的处境,要求自己的权利,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形而上学的观点:1)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2)城堡的一切出自善意,由于K不了解城堡而不能真正认识它。3)K的目标不明确,他只是为了寻求而寻求,而寻求是必要的,需求可以显出生命的强力,可以显出人格的力量。        实证主义观点: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也有结合生平从其他研究入手,认为K寻找的是现实生活的稳定。
《城堡》的各种解读融为一体,并无主次之分。城堡是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城堡是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城堡是荒诞世界的象征。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象征。
 3.《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1)为了表现荒芜、病态和邪恶的主旨,《荒原》彻底摒弃了浪漫主义诗歌以健康、美好、高雅的意象入诗的传统,而延续了象征主义诗歌,特别是《恶之花》选用病态、丑恶、卑微意象的理念;
2)《荒原》具有思维上跳跃幅度大的特点;
3)《荒原》用词之多,在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中师相当少见的;
4)《荒原》具有明显的音乐结构,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交响诗;
5)《荒原》采用了典型的自由体,诗句长短不一,不用规律的韵,但节奏分明,舒展自如,收放有致;
6)《荒原》既有历史的透视,又有现实的观照;
7)《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主义的诗作。
 4、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
意识流小说最擅长人物的心理描写,在这方面它独创了一系列的表现技巧,内心独白,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所谓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常用手法,它是“默默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内心独白又可分间接内心独白与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是在小说叙述者的叙述中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通常有“他想”、“他感到”等类似的揭示语作引导。直接内心独白是没有任何揭示语的小说人物意识的直接呈现,是叙述语言和人物意识的直接转换。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造成人物内心无保留地直接初露给读者的真切效果,又由于没有作者的介入而最接近人物意识的原生状态。
内心独白的特点1,发自内心2,独自操作3,借助话语
《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作者以“尤利西斯”(希腊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罗马化名)作为书名,而且把这一天内自己小说人物的活动和希腊史诗《奥德修纪》中的人物加以对应,还完全搬用了《奥德修纪》各章的名字,作者的目的似乎就是通过古往今来的对照看一看今日的世界和今天的人,从而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缺点,却也不乏好的品质。但时代和社会,总之,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把他们造就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布卢姆意志薄弱、苟且偷安、庸俗猥琐;斯蒂芬精神空虚[自甘堕落,生命力的下降,上进心的缺失;他俩的这肯性格特征不是偶然显现的一种特殊品质,而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朝气蓬勃、精神高昂、奋勇向上的时代精神日已成为过去。

第三次作业
二,简答题
后期象征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是更强调诗歌的复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音乐,强调通过象征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实现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对话;
二是创作变得愈来愈隐秘与个人化,诗人仿佛神庙中祈祷的神甫,试图在喃喃自语是创造某种奥秘的迷;
三是更加强调形式的“纯粹”,试图创造一种“纯诗”。在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看来,诗作为一种最高的艺术创造形式,完全超越了自然,是使人类超脱自然死亡唯一的精神途径。
2.存在主义文学有那些基本特征?
首先,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关心现实问题,因此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紧密相关。
第二,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生,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位存在主义者,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哲理性,某些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理论的传声筒。同时,哲理化的特征也是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的发展趋向,反映了20 世纪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困惑以及执着的探索。
第三,从形式方面看,存在主义作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

《西西福斯的神话》表达了怎样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如何体现在它的小说中的?
《西西福斯的神话》是加缪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西西福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暴君,遭到神的惩罚:在冥土推巨石上山,但将及山顶时,巨石滚下,他再重新推石,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加缪借这个故事来阐明自己的哲学观点。人的存在就如同西西福斯的生存状态一样荒诞和徒劳无益。西西福斯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也为此感到烦恼,然而他仍不断地把巨石推向山顶,因为“爬上山顶所要作出的艰苦努力就足以使一个人的心里感到充实”,因而他又是幸福的。加缪甩的是这个神话英雄的“清醒意识”,这种“清醒意识”既给西西福斯带来痛苦,又造就了分的胜利,因为他的清醒韵味着对痛苦和命运的藐视,加缪的报有作品几乎都是这种哲学观点的形象化阐释。
简述《厌恶》的思想内容?
《厌恶》作为萨特的第一部存在主义小说,也是法国第一部有影响的存在主义小说,明显地在传统小说的故事叙述中融入许多关于“存在”的思考,这是它突出的存在主义特色。如小说主人公洛根丁感觉到“厌恶”并最终发现其根源在于“偶然性”,就是说,从定义上说,存在不是必然。一切都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洛根丁的体验和感觉其实是萨特后来在《存在与虚无》和《苍蝇》等作品里表现的思想:生活是荒谬的,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生活的荒谬会使人厌恶。这也是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含义。
《大师和玛格丽特》提出了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表现了作品怎样的思想内容?
首先,魔王沃兰德为什么来到人间?实际上,沃兰德在和莫斯科的杂技观众网页时,就开诚布公地讲明了此行的目的,那就是要透过城市外貌改变,看一看“本市居民的内心是否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他此行只不过是要莫斯科居民的生活来一次揭露性实验,他揭示 出人们通常体面的那个貌似坚强的精神支柱,竟是这样脆弱?
于是小说提出另一个问题:莫斯科的精神文化的理论权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辽兹为什么应该受那么严厉的惩罚?其实,沃兰德惊怒柏辽兹“不论提起什么,一切没有”的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态度,“从死变灰、一切化为乌有”的没有道德责任感、没有精神皈依的庸俗唯理论势必泯灭掉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造成的是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精神支柱的行尸走肉的世界。
小说出现了一个新的耶稣形象,那么这一精神支柱如何才能在人的心中树立起来?为什么说怯懦是人类最可怕的缺陷?
此外,小说还提出为什么永生不死是恐怖的?大师为什么只配得到“安宁”等等。

第四次作业
二、简答题
1、《等待戈多》如何体现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传统戏剧要求一出戏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情节要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戏剧语言要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向前发展。但荒诞派戏剧却拒绝遵守上述原则,《等待戈多》充分表现了这一流派在形式上的特点。全剧没的戏剧冲突,也谈不上情节,只是无聊的闲谈。《等待戈多》因情节结构的这一特点又被称为“静止剧”,这恰恰表现了作品的内容:生活如一潭死水,单调乏味,机械重复,毫无希望。
新小说有哪些主要理论?
首先,反对过分强调小说的思想性、社会性、倾向性。
其次,强调探索新的小说表达方式。如,新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无名的“我”,他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
3、什么是“黑色幽默”?
美国现代文学流派 。盛行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65年 ,弗里德曼将12位作家的作品编为一本短篇小说集 ,题名《黑色幽默》,流派的名称由此而得。黑色幽默是人们感到自己生存在一个令人绝望的、不可理喻的环境之中,作家对现实社会怀着既沉痛、愤懑又无可奈何的绝望心情。黑色幽默小说力求突出生存环境的荒谬冷酷,嘲讽挖苦和攻击传统价值与美学观念,表现世界的异化、人性的沦落与情感的破碎。不过,他们的愤懑并没有发展为反抗,而是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耸耸肩膀,一笑置之。黑色幽默是可以说是反理性、反理想主义的文学。
1961年,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开创了“黑色幽默”的先河,为美国文学当时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4、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一,用神话了的“现实”,反映生活的真实。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并不是虚幻,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执着于描写拉丁美洲的现实;
第二,引进带有神奇色彩的特殊的人和事,增强表现生活的艺术魅力。
作家往往负有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使命感;作品的基本题材来自现实,其内容富有社会意义。
第三,夸张手法,荒诞描写与魔幻色彩的结合。
它不追求如实地描写现实,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被魔幻化。

三、简析《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
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主要表现的是“拉丁美洲的孤独”。《百年孤独》的标题非常简练地概括了书中的内容:“百年”指作品中所写的时间跨度,即马孔多的历史;“孤独”指马孔多人的性格,即他们的封闭与落后。

1.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孔多由开拓、发展到毁灭,写出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从而启发人们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
2.“孤独”,马孔多地处偏僻,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再向外便是大海,它孤独,同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孤陋寡闻,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作家认为他们生活悲剧的原因,即精神上的“孤独”,他们缺乏受惊,意志薄弱,缺乏理想,缺乏动力,于是遇到挫折便离群索居,失去进取精神。
作品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3,谁有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啊

外国文学专题作业 电大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 1 一、填空题 1、 在 30 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 作家旭恩.奥凯西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 2、 “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 3、 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 60 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色笔记》 。 4、 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 5、 安德烈.马尔罗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 曾多次来到中国。 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 和起义的作品: 《制服者》和《人的状况》 。 。小说以客观的状态、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 6、 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线无战事》 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 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的悲剧》。 8、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 ,作品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 9、 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是《飘》 10、 20 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推销员 之死》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11、 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象,他名叫安德谢夫。 12、 《赫索格》的作者是索尔.贝娄。 13、 契科夫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姐妹》和《樱桃园》等。 。 14、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二、简答题 1、20 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11-14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 世纪上半叶, “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 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 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 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 上因袭了 19 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 30 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 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50 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 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 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其次, 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以现实的、 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 杂、 残酷的现实, 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 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 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 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较之 19 世纪现实主义,叨世纪现 实主义在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和撷取题材的政治性上更进了一步。许多作品,往往 在被描写的事件刚刚结束甚或还未结束时就写了出来。而且,在反映现实之中寄 1 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有的还直接以重大政治事 件为题材,展现著名政坛人物的政治活动。 第三, 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 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向 内心世纪掘进”是 20 世纪欧美文学和美学的一股潮流。 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表现主 观真实方面所造成的一次次轰动效应, 使现实主义文学引起艺术上的自我省察和 自我调整。20 世纪的现实主义跟传统现实主义的较大差异,就在于突出了人物 的主观感受和精神探索的描写。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 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诸 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潜意识表现、性心理描述、时序颠倒、荒诞变形、多角 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 这些在传统现实主义中不被采用甚或遭 到排斥的艺术手段,在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理性信念的失落 是 20 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而现实主义作家素以直面人生为本色,面 对 20 世纪复杂错综的社会生活和变幻莫测的世态人情,他们在考察和分析的过 程中强化了客观务实的立场,疏远或放弃了理想化、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在 他们的作品中,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主人公大体可以分为 两类。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 内心世界复杂,在具备某些闪光点的同时,并存着许多并不高尚甚至并不道德的 思想品质。另一类是有缺陷有弱点的普通人,他们低能、笨拙、脆弱,有时还怯 懦; 对生活有点浑浑噩噩, 或许还带点玩世不恭; 但他们是好人, 并不为非作歹, 并不损人利己, 而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 被人不屑却有益于社会的事, 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2、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哪些不同?p35 曼在思想上继承了 19 世纪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时又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以及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因此他既保持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又吸取了 20 世纪初现代 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既是积极的,又是悲观的。积极的一面是他对旧的 社会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悲观的一面是他对‘新世界’的出现始终持保留态度,这也是 20 世纪西方大多数知识分子共有的态度,而曼是其典型代表。 在艺术上,曼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基础调是现实主义的,但在手法上又融合了众 多现代派的因素,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梦幻和反讽等。因此,他是个现代作家,而不是 现代派作家。他的小说结构都是精心设计的,情节和人物经过细致安排,这是 19 世纪现实 主义小说的遗风,但他的小说在局部和细节的处理上比 19 世纪的现实作品要丰富得多。此 外,他讲究遣词造句,被公认为德国 20 世纪的语言大师。 3、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叙事剧”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p39-40 4、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p61 三、论述题 分析《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格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P68 作业 2 一、填空题 1、 《鬼魂奏鸣曲》是表现主义戏剧的经典作品,它的作者是斯特林堡。 2 2、 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作品主要有格奥尔格.凯泽的 《从清晨到午夜》 弗朗.魏德金德的 ; 《春 情萌动》 ;恩斯特.托勒的《转变》等。 3、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变形记》《审判》《城堡》等。 、 、 4、 《天边外》是奠定奥尼尔(填作家名)美国重要戏剧家地位的作品。剧本写两个乡下青年 故事。 5、 “意识流”最初是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 1884 年发表的《论内省心 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先使用。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意 识的“绵延说”“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 、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的核心和支柱是无意性和性本能的理论。 6、乔伊斯的主要小说作品有小说集《都柏林人》 (1914)《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 (1933) 、写 作时间持续 16 年之久的《为菲尼根守灵》 。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 。 7、 《到灯塔去》的作者是吴尔夫。 8、 “约克纳帕塔法”是美国作家福克纳虚构的一个小说世界。其中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喧 哗与骚动》 。这部小说也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二、简答题 1、表现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91 2、 《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p100 3、 《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25 4、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p133 三、论述题 《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p139 作业 3 一、填空题 1、 存在主义思想出现在 19 世纪中期。早期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是丹麦人克尔凯郭尔。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将存在主义发展为一种独特的哲学体系, 并命名为存在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萨特。 (中篇小说) 。 2、 加缪最 主要小说是《鼠役》(长篇)和《局外人》 , 3、 女作家西蒙.德.波伏瓦的《第二性》是一部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著作。其中的著名论断 是“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成的” 。 4、 19 世纪、20 世纪之交,俄国出现了一个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繁华时期。俄 国文学史上称其为白银时代。 5、 未来主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传入俄国后,出现了许多派别,这 些派别的基本倾向大致相似。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 。 6、 阿克梅主义的影响延及整个 20 世纪,当时俄国的一些重要诗人,如古米廖夫、c.戈罗杰 茨基、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等都是阿克梅主义的骨干。阿赫玛托娃的诗集《黄昏 集》和《念珠》的问世,曾引起当时文坛的轰动。曼德尔施塔姆的第一本诗集已显现一 个大诗人的气质。 7、 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地槽》 (1930,1987 年发表)等。 8、 1924 年到 1925 年布尔加可夫发表了《魔障》《不祥之蛋》《狗心》三个中篇小说,这 、 、 些作品是作家吧辛辣的讽刺笔触、幻想性的怪诞手法和敏锐观察到的莫斯科生活细节融 为一体的成功尝试。布尔加可夫的代表作是哲理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 。 二、简答题 1、后期象征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p115 3 2、存在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166 3、 《西西福斯的神话》表达了加缪怎样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如何体现在他的小说中?p175 4、简述《厌恶》的思想内容。P174 三、论述题 《大师和玛格丽特》提出了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表现了作品怎样的思想内容? p194 作业 4 一、填空题 1、1950 年 5 月 1 日,法国剧作家欧仁.尤奈斯库的一出名为秃头歌女》的戏在巴黎“夜游者 剧院”首演,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的诞生。尤奈斯库重要的作品还有 、 《椅子》《犀牛》等。 2、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主要有:贝克特、尤奈斯库、阿达莫夫、热内、品特、阿尔比等。 3、贝克特的戏剧代表作是《等等戈多》 。 4、新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有:萨洛特的《向性》 ;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嫉妒》 、 ;克 洛德.西蒙的(代表作) 《弗兰德公路》 ;布托尔的《变》《度》等。 、 、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 5、黑色幽默主要的代表作家作品有冯尼格特的《五号屠场》 主》 、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 6、 《玉米人》的作者是阿斯图里亚斯。 7、马尔可斯的代表作是《百年孤独》 。 二、简答题 1、 《等待戈多》如何体现荒诞派戏剧的特征?p216 2、新小说有哪些主要理论?p219 3、什么是“黑色幽默”?p230 4、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p253 三、论述题 分析《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

4,跪求:外国文学史 (朱维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http://www.gzzk.com.cn/zikao/info/self_study/chinese/thir-three/wgwxs.htm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93122.html

《外国文学史》200601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考核方式介绍 1
第二部分 复习指导 1
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1
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3
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6
 简答题复习指导 8
 论述题复习指导 10



第一部分 考核方式介绍
一、 考核形式:闭卷
二、 考试时间:2小时。
三、 试卷结构:
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为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为1题,20分。

第二部分 复习指导
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 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是4个,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本课试题的单项选择题比多项选择题要容易得多。因为,一是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没有少选多选的问题;二是内容确定,选项之间在内容上的相似性小,如果对该知识点熟悉,能很快地确定正确选项;三是选项字数少,理解得快。单项选择题选项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性的内容,如作品名称、体裁分类名称、作者名、阶段等。如果对重要知识理解了并记忆准确,单项选择题会做得快而准;如果对它不熟悉或没印象,就根本没法做。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中也有一小部分分析性的内容,字数较多,难度稍大。

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知识点:
1.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和他的代表作《阿卡奈人》。2、古罗马诗人、哲学家卢克莱修的长诗代表作《物性论》。
第二章 中古文学
知识点:中世纪市民文学的主要手法。
第三章 文艺复兴
知识点:《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
第四章 古典主义文学
知识点:1、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2、古典主义喜剧三一律运用的最严格出色的作家。
第五章 启蒙文学
知识点: 《浮士德》在艺术上的一个主要特色。
第七章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知识点:1、十九世纪英国宪章派诗歌;2、托尔斯泰《复活》中的主要人物;3、斯丹达尔描写滑铁卢战役的长篇小说;4、"我要对她,对卡秋莎说,我是坏蛋,对她有罪,我要做我能做的一切事情来减轻她的厄运。"涅赫柳多夫的这段话和相关的言行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八章 现代主义文学
知识点:《老人与海》的主人公。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
知识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

三、 练习题
1.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 )。
A.《安德洛玛克》
B.《恨世者》
C.《唐璜》
D.《熙德》
2.被列夫•托尔斯泰赞誉为"第一次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处理战争题材"的是斯丹达尔关于滑铁卢战役的精彩描写,它出自长篇小说( )。
A.《红与黑》
B.《红与白》
C.《回忆拿破仑》
D.《巴马修道院》
3.托尔斯泰《复活》中的主要人物是( )。
A.巴什玛什金
B.姚内奇
C.玛丝洛娃
D.瓦尔卡
4.《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 )。
A.曼诺林
B.乔登
C.亨利
D.桑地亚哥
5.十九世纪英国宪章派诗歌属于( )。
A.无产阶级文学
B.资产阶级文学
C.小市民文学
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6.巴萨尼奥是莎士比亚戏剧( )中的人物。
A.《终成眷属》
B.《第十二夜》
C.《两位亲贵》
D.《威尼斯商人》
7.古典主义喜剧三一律运用的最严格出色的作家是( )。
A.莫里哀
B.拉辛
C.高乃依
D.让•拉封丹
8."我要对她,对卡秋莎说,我是坏蛋,对她有罪,我要做我能做的一切事情来减轻她的厄运。"涅赫柳多夫的这段话和相关的言行表明,他是一个( )。
A.爱作反省的"多余人"
B.改邪归正的官僚
C.弃恶从善的资产者
D.诚心忏悔的贵族
9.哲理长诗《物性论》的作者是( )。
A.西塞罗
B.卢克莱修
C.维吉尔
D.贺拉斯

附: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D C D A D B D B

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 答题技巧
这种题型,在给出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完全选对才得分,多选少选都不得分。这种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程度、对一些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
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很大,其难处在于:(1)选项内容主要是理解性、分析性的,往往有较大的深度;(2)选项字数较多,理解起来较费时间,把握每个选项的准确意思和意思的重心也比较费力;(3)选项之间的差别往往较小,有时只是一些微妙差别,辨别起来较费力。(4)正确答案的数量没有定数,稍有疏忽就会选择多选或少选,或选错一个,导致该题不得分。
要做好多项选择题,首先要透彻、准确地理解课程基本内容,并记住重要内容,这样做起题来会举重若轻,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会很容易辨别。对于从缺乏专业知识角度设计的选项会轻易排除。其次,要善于分析选项的中心意思,注意选项之间的语义差别,并注意选项中涉及范围、程度、修饰语、限定语等内容的措词。如果两个选项说法差不多,要重点注意二者之间有哪些差别。有些选项是在说法和措辞上作文章,大致看起来意思好象对,但细看起来跟正确的说法差距很大。第三,要总结一下多选题设计选项的规律,比如常有哪些类型的内容,错误选项是从哪儿来的,是从什么角度设计的。搞清设计选项的一些规律会有助于提高多项选择的正确率。
可以特别提示的是,本课程的多选题基本没有设计五个选项都是正确选项的题目。

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四章 古典主义文学
知识点:《伪君子》(又译成《达尔杜弗》)中的主要人物。

第五章 启蒙文学
知识点:1、18世纪是个过渡世纪,各种文学在此时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其中直接成为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前奏的文学主要有哪些?2、与席勒合作时期,歌德独立完成的作品有哪些?
第六章 浪漫主义文学
知识点:"美国文学之父"的前期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和"纯粹美国式"长篇小说的首创者分别是谁?
第七章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知识点: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被马克思称赞的"出色的小说家"有哪些?狄更斯的晚期作品的特征;德莱塞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自惠特曼后,美国出现的主要现实主义作家有哪些;契诃夫对《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切尔维亚科夫的态度怎样?

第八章 现代主义文学
知识点:
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肖洛霍夫创作的主要特点;萨特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
知识点:萨特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

三、 练习题
1.自惠特曼以后,美国出现的主要现实主义作家有( )。
A.马克•吐温
B.欧文
C.杰克•伦敦
D.霍桑
E.欧•亨利
2.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有( )。
A.侧重表现美国大都市文明
B.对美国南方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做出了深切的反思和展望
C.注重表现人物的潜意识和变态心理
D.注重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E.发展意识流手法
3.狄更斯的晚期作品( )。
A.幽默多于讽刺
B.都采用流浪汉小说结构
C.线索众多、结构严谨
D.批判性增强
E.人道主义神话
4.与席勒合作时期,歌德独立完成的作品有( )。
A.《增辞》
B.《赫尔曼与窦绿苔》
C.《威廉•迈斯特漫游时代》
D.《浮士德》第一部
E.《钦差大臣》
5.18世纪是个过渡世纪,各种文学在此时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其中直接成为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前奏的文学主要有( )。
A.英国感伤主义文学
B.德国狂飙突进文学
C.前浪漫主义
D.哥特式小说
E.自然主义文学
6.肖洛霍夫创作的主要特点是( )。
A.直抒复杂的生活真实,不回避现实中的矛盾
B.理想化色彩浓厚
C.典型淡化倾向
D.对农民形象的刻画达到苏联文学的新高度
E.场景细节富于地方色彩
7.《伪君子》的主要人物有( )。
A.答尔丢夫
B.阿涅丝
C.奥尔恭
D.桃丽娜
E.阿巴贡
8.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被马克思称赞的"出色的小说家"有( )。
A.萨克雷
B.盖斯凯尔夫人
C.艾米利•勃朗特
D.夏绿蒂•勃朗特
E.狄更斯
9.萨特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有( )。
A.强调人的本质的先验性
B.肯定了存在先于本质
C.反对干预生活
D.强调人的自由选择
E.认为存在是荒谬的
附: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C,E B,C,E C,D,E B,D ABCD ADE ACD ABCDE BDE

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一、 答题技巧
这种题型考察学生对课程中出现的概念、重要名词的掌握程度。考试题中的名词解释在概念解释课件中都出现过,这为复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本课的概念较多,覆盖面宽,复习仍有一定难度。
在回答该题型时,要注意一般名词解释的内容是有层次的,首先是基本界定,然后作相关说明,比如题材类型的解释一般先下定义,在说明其范围或类型等。有些名词解释需要说明的内容层次有三四个,字数就多些;有些名词含义单纯,只作基本界定即可。所以名词解释的内容长短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需要多作解释就不能太简略。

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中古文学
知识点:城市文学; 骑士文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
知识点: 沙龙文学; 流浪汉小说.;十四行诗
第五章 启蒙文学
知识点:启蒙运动
第六章 浪漫主义文学
知识点:"多余人"形象; 湖畔派. 感伤主义文学
第七章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知识点:社会问题剧; 忏悔贵族
第八章 现代主义文学
知识点:"信仰悲剧";"解冻"文学; 意识流小说

三、 练习题
1.意识流小说
2.城市文学
3.社会问题剧
4.忏悔贵族
5.沙龙文学
6.感伤主义文学
7.流浪汉小说
8.湖畔派
9.十四行诗
10.骑士文学
11."多余人"形象
12."信仰悲剧"

附:参考答案
1.意识流小说
解答:
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方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小说。它于上个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起源于英国、而后转到欧美诸国。他重在发掘人物内心世界,描写人的意识流动,特别是人的潜意识,宣传性冲动是人的一切行动的内驱力。代表作《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等。
2.城市文学
解答:
欧洲中世纪伴随城市发展和市民力量壮大而兴起的代表市民阶层利益的世俗文学。他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和现实性。艺术风格生动、活泼、讽刺性强。题材主要有韵文故事、戏剧、市民抒情诗,其代表作是《列那狐传奇》、《玫瑰传奇》等,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社会问题剧
解答:
指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在十九世纪70年代所创作的目的在于提出社会问题的剧本。他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透过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外表,揭示其中种种黑暗和罪恶,从而尖锐地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抨击资产阶级的市侩意识,争取民主独立,主张妇女解放,等等。其目的是在呼吁进行社会革命,带有改良主义色彩。
4.忏悔贵族
解答:
"忏悔贵族"专指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开明地主形象。他们是19世纪后半期一些想与本阶级决裂却没有决裂得了的贵族知识分子。这些人物的思想特征是:以深刻反省和精神探索为主要个性特征。同"多余人"相比,他们的认识要深刻,行动要坚决,甚至成为了人民的辩护士,但他们最终仍是一个贵族。因此被称为"忏悔贵族"。
5.沙龙文学
解答:
"沙龙"是法语"客厅"的音译。沙龙文学是17世纪法国的贵族形式主义文学,由于这种文学在巴黎贵族妇人的沙龙里形成的,故而得名。沙龙文学以专事雕琢矫揉造作为特征。其题材有爱情小说、田园小说和抒情诗。沙龙文学美化骑士生活,缅怀中古封建社会、内容怪异神秘、语言晦涩难懂。代表作家是伏瓦蒂尔。
6.感伤主义文学
解答:
感伤主义文学产生于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由斯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后流传到法、德、俄等国,为浪漫主义流派的形成作了准备。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反映。在创作上强调感情,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唤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但不少作品充满悲观情调。常见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
7.流浪汉小说
解答:
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西班牙的一种文学体裁。他以流浪汉为主人公,以主人公的浪迹为线索描写城市生活。流浪汉小说都多自传体形式,语言生动俏皮,具有较强的讽刺性。流浪汉小说虽能较广地反映社会,但结构单纯,情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代表作是《小癞子》。
8.湖畔派
解答:
湖畔派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诗歌流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是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都经历过从拥护法国大革命到对革命失望的过程,又因为憎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而远离城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描写湖光山色,缅怀、美化中古宗法制的农村生活,诅咒城市文明,因而被人们称作"湖畔派"。他们的诗歌一扫英国18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采用新题材、新韵律、新语言,具有清新、明朗、恬静、深邃的风格。他们浪漫主义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推动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对当时及后世作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9.十四行诗
解答:
十四行诗是欧洲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籁体"。它本是中世纪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文艺复兴之后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
10.骑士文学
解答:
骑士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骑士制度盛行时代出现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鲜明地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意识。12至13世纪时期发展的繁荣时期,以法国发展的最为充分。骑士文学分为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亦称为骑士传奇)两类。前者以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为中心,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中心主题是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与崇拜,以《破晓歌》最为有名;后者以法国北方为中心,主要描写骑士为获得荣誉和贵妇人的爱情所进行的各种冒险活动,以描写古代不列颠王亚瑟和它的圆桌骑士的作品为主。骑士叙事诗有一定的反封建、反禁欲主义的意义。在艺术手段上也为近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多余人"形象
解答:
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俄国文学作品中主要的正面人物系列形象,主要的有奥涅金、罗亭、别里托夫等。他们都是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其共性是,个人禀赋较高,受过资产阶级教育,不满贵族上流社会庸碌生活,自认为高于周围的人,与之格格不入;但是,他们都过着寄生的生活,远离人民,普遍缺乏意志力,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往往一事无成,被当作自己社会的"多余人"。他们是贵族阶级中的先进分子,三十、四十年代在宣扬民主思想时曾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然而由于这些弱点,他们的事业注定要失败,他们的历史人物只能由新一代的平民知识分子来接着。
12."信仰悲剧"
解答:
1897年至1903年间,罗曼•罗兰写了一套"信仰悲剧"。包括《圣路易》、《艾尔特》、《时机即将到来》三种剧作。剧本中刻画了一些坚持维护信仰和理性的"火一样的灼热"的人。

 简答题复习指导
一、 答题技巧
这类题型是就课程中较重要又规模不很大的知识点提出问题,要求考生简明回答。但“简明回答”并不是只回答几条干巴巴的要点,还要进行相关说明阐述,只是不要求像论述题那样要举出例子来论证。所以应注意避免回答过于简单的倾向,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尽量答得丰富些。
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中古文学
知识点:1、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特征。
2、《罗兰之歌》的思想意义。
第三章 文艺复兴
知识点:如何评价夏洛克。

第四章 古典主义文学
知识点:高乃依悲剧《熙德》中的矛盾冲突。

第七章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知识点:《人间喜剧》的现实艺术成就;狄更斯三个时期的创作特点;"人物再现法"的作用。
第八章 现代主义文学
知识点:海明威是怎样一位作家?《青年近卫军》是怎样一部作品?

三、 练习题
1.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青年近卫军》是怎样一部作品?
3.海明威是怎样一位作家?
4.狄更斯三个时期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5.简析《罗兰之歌》的思想意义。
6.《人间喜剧》的现实艺术成就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1、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解答:
中世纪文学经历了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崩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学形式多样,但作为特定时期的文学仍有其共同特点:鲜明的宗教烙印。基督教在中世纪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使文学深受其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教会文学中,就连人民群众创作的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也有不同程度的宗教色彩。此外,在艺术手法上常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间接地表现社会生活,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2、《青年近卫军》是怎样一部作品?
解答:
《青年近卫军》是苏联40年代描写卫国战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他取材于卫国战争中顿巴斯矿区克拉斯诺城共青团的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同德寇展开了英勇斗争的事迹,是艺术文献式小说。他艺术地再现了青年近卫军所从事的革命活动。着重刻画了苏联青年一代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海明威是怎样一位作家?
解答:
厄那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杰出小说家。早期以"迷惘的一代"著称于世,后为独创的"硬汉性格"、"冰山原则"等蜚声全球。这位具有独特个性和开拓精神的作家,既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又不拘泥于现实主义手法,勇于追求、不断创新,以其独特的客观、简洁、含蓄、精炼的风格对当代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54年因创作《老人与海》,"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4、狄更斯三个时期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解答:
狄更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盲目乐观的思想,作品主题的开掘欠深刻,并且多采用轻松、幽默、诙谐的讽刺手法进行创作,塑造一系列"善良的""好心肠的"资产者形象,小说总是以喜剧圆满结局,作品的基调是乐观的。中期创作正处于英国宪章运动的高潮,他对社会现实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时期的作品加大了批判力量,宣扬了小人物的温情和感化力量;在艺术上广泛的使用了讽刺手法。晚期是狄更斯创作思想成熟和创作丰收的年代,他对英国社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提出许多社会问题,作品是严肃的、深沉的和忧愤的。
5、简析《罗兰之歌》的思想意义。
解答:
《罗兰之歌》是英雄史诗的代表作。取材于法兰克历史,描写查理大帝时代远征西班牙阿拉伯人的战争,其基本主题是爱国主义。作品歌颂了以罗兰为代表的英雄人物。他们把"保卫可爱的"法兰西作为天职,在战场上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英勇气概,同时作品对以迦奈龙为首的投敌叛国行径进行了严厉的谴责。作品还塑造了维护国家统一、主持正义、严惩叛徒的查理大帝的形象。这些都体现了人民希望建立一个有强大王权的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6、《人间喜剧》的现实艺术成就是什么?
解答:
《人间喜剧》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典型形象塑造。2400多个人物活跃在"巴尔扎克社会"里,生动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就不下60个。为此,他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段。首先是善于按照典型化的原则塑造人物。其次是喜欢夸张地描写人的情欲,把某种情欲强化,凝聚在一个人身上。《人间喜剧》重视环境描写,其环境描写准确、细致、生动,具有典型化的特征;细节描写真实生动。

 论述题复习指导
一、 答题技巧
论述题是就课程中比较重要、内容丰富、规模较大的知识点提出问题,一般是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或者需要结合作品做出较详细的分析论证的问题。论述题的特点是要进行论述,好的论述就像做一篇小文章,观点明确全面,思路清楚,而且答案的开头结尾、起承转合都有章法。
论述题的内容不仅要给出要点,做出相关说明,而且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论证。有些问题可以作为简答题来考,也可以作为论述题来考,区别就在于对答案的要求不同,简答题回答得比较简明,论述题要回答得很详细,关键是有例证。

二、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知识点:但丁思想和艺术上的二重性。
第七章
知识点:
1、 果戈里戏剧特点;《钦差大臣》的艺术特色。
2、 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征。

三、 练习题
1、浅谈《钦差大臣》的艺术特色。
2、试述但丁创作中的二重性。
3、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征。

附:参考答案
1、浅谈《钦差大臣》的艺术特色。
解答:
果戈里著名喜剧《钦查大臣》不仅深刻地揭露和鞭挞了农奴制的腐朽和官僚统治的罪恶,而且在艺术上也极有特色:1)双重的戏剧冲突。喜剧一方面写了市长为首的官僚集团和钦差大臣的矛盾,另一方面有些小市民和官僚的冲突。前者贯穿于全剧,有者则通过所有上场的人的语言来表现。这样的手法,使得情节引人入胜。2)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作者致力于典型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摒弃了外在的浅薄的滑稽,是剧中人物不是某种概念的化身,而是特定的、活生生的性格。而这些也是靠人物自我揭露来完成的。3)哑剧收场。这种结尾新颖独到,别具匠心,加深了观众对喜剧人物的认识,强化了喜剧的讽刺效果。
2、试述但丁创作中的二重性。
解答:
在艺术表现上有新旧交替的特点:首先他具有明显的新文学特点。1)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他以幻想的三界旅行为框架,却鲜明的反映了现实生活。2)勾画了多姿多彩的具有现实性的人物现象。无论是真人,还是历史人物、虚构人物,都能赋予他们外形、动作或表情上的某一特征,让他们成为具有概括意义的典型。3)采用了丰富生动的民族化语言,从而打破了当时写作用拉丁语的戒律。同时还用意大利民族中的一种格律为基础,构成了每段三行的连锁韵律。
《神曲》在艺术上也有明显的旧时代的印痕:1)采用了中古梦幻文学的流行方法,充满了象征、寓意。2)严密而完整的结构也带有中世纪意识的特点,以3、9、10这些在中世纪人们心中具有神秘意义的数字来结构全篇,带有明显的宗教神秘色彩。
3、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征。
解答:
1)契诃夫的小说往往截取片断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人物和生活作细致的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揭示重大的社会问题。他认为所谓的"正常的日常生活"渗透出的不合理、不幸的因素比起某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更可怕,孕育着更深刻的悲剧。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并从中提炼出出人意料的细节加以突出描写,造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简洁、朴素、真实。他的小说没有冗长的景物描写和背景交待,也极力避免在作品中设置大量人物。甚至有的作品只有一个人物。他的小说语言也简洁凝练。他爱用短句,并选择最准确传神的字眼。作品朴素真实,主要表现在其作品中总是和生活一样自然,不矫揉造作,不靠离奇的情节取胜。
3)幽默和讽刺,喜剧性和悲剧性。他的小说写的很幽默,常引人发笑,但这种幽默包含痛苦和心酸,是含着泪的笑,带着鞭子的笑,这使其作品带有喜剧性和悲剧性相结合的特色。他总是将幽默和讽刺深藏在平淡的细节之中,让读者细细咀嚼之后才能品味其中的无穷奥妙。
4)含蓄。他的短篇小说多客观冷静的叙述、描写。作者从不发表议论,让倾向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让读者从形象体系中琢磨作品的含义。他的含蓄还表现在不把事情说透,让读者去寻味。


找不到什么有用的...对不起

5,外国文学史考题

第一题(因为这几天在复习,所以就麻烦你自己总结一下了)
现实主义基本特征:1.要求作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描写和反应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精神 2.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 3.艺术上采用“典型化”的手法,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继承了对历史规律探索和人性的思考,解剖人性。
《红与黑》的艺术特点: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3严谨完整的情节结构4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

第三题(我们这次考试要考的)
(一)
1是一个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女性,是上流社会优秀妇女的形象
2在嫁给卡列宁得前八年,努力地维持婚姻,虽然她的内心感情丰富
3在社会风气急剧变化时,她发出了“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呼吁,并未追求自由的幸福勇敢的行动起来
4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安娜不愿随波逐流,要求解除旧的婚姻关系,自由恋爱,对罪恶的社会提出愤怒和不平
5爱上渥伦斯基也说明安娜的局限性,事实上他并不理解安娜的感情
6总的来说,托尔斯泰对安娜是同情的,造成安娜悲剧性的原因是她本身
(二)
是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的尖锐的矛盾必然结果,她的反抗的本身决定了命运的悲剧性
首先,从婚姻角度上说,作为一个妻子,她背叛了丈夫,作为一个母亲,她抛弃了儿子,社会宣判了她敢于破环既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人不受法律的保护,社会拒绝接受这个“坏女人”。舆论的强烈谴责,严厉抨击对她的要求十分苛刻,使她的处境严峻,失去了支配自己的权利。内心矛盾的加剧是她精神分裂走向毁灭的内在原因
其次,安娜的富于激情,生命力坦率和勇敢的性格对平庸、死气沉沉的现实环境有着顽强的抵抗,然而,渥伦斯基的苛刻和弃绝,是她失去一切,无法在虚伪冷酷的环境中继续生存,只能以死抗争,用生命向那个罪恶的社会提出抗议和控诉
从根本上说,悲剧是由那个罪恶的社会造成的

因为这次考试内容只包含这两题,所以只能回答这2题了,实在是时间有限,不好意思了,希望对你有用!!(打得我累死了,呵呵)

6,文学学习的好处?

1、提高素养,提升自身的品位。 2、是感知社会的触角,各个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习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 3、学习文学,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4、学习本国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传承这些文化精髓——文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隐而不现但真真实实的责任。 扩展资料: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