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考云 > 知识库 >

蝗虫集体飞行的原因,蝗虫为何总是集体行动阅读答案

本文目录索引

1,蝗虫为何总是集体行动阅读答案

动物,如鱼类、鸟类、昆虫的集体统一行动有时是非常可怕的行为,最典型和最可怕的莫过于蝗虫的集体统一行动。一只两只、几十只蝗虫对人类和庄稼、植物构成不了威胁,一万只甚至一亿只蝗虫也可能对庄稼和植物不会造成太多破坏,前提是它们不同时啃食植物和庄稼。但是只要有上万只蝗虫步调一致地行动,大肆啃噬它们途经地方的植物、庄稼,就会造成满目疮痍,旷野一片,甚至造成大饥荒。
例如,2006年6月,澳大利亚遭遇最严重的蝗虫灾害,蝗虫吞吃了维多利亚省多达1/4的农作物,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20亿澳元。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甚至包括统一繁殖,有些地区的蝗虫卵连绵长达20公里,覆盖的土地大如西班牙国土,十分惊人。此外, 2004年西部非洲发生蝗灾,也造成25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当地仅控制蝗灾本身就投入了6000多万美元。
研究人员发现,蝗虫造成灾害首先需要有数量,其次需要一致行动。如果一群蝗虫的数量达到10亿~100亿只,并且一致行动,它们可以延绵数百公里,并造成灾难。除了啃光农作物,而且会啃光树皮草叶。
多年来,人们对蝗虫的统一行动很不理解,因为蝗虫没有语言,也没有统一的思维,更没有统一的指挥,它们为何能统一行动,并且争先恐后,步调一致,造成深重灾难。 为了解开这个谜,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杰罗姆·布尔 (Jerome Buhl)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想要弄清,是什么机制在触发和促使蝗虫统一行动。以此为契机可以找到有效治理蝗灾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观察蝗虫的幼虫,即若虫的发育情况,以弄清它们集体行动的触机。研究人员把不同数量的若虫放置于一个80厘米宽的环形活动场所,并用VD拍摄它们的行动。当蝗虫的若虫数量较少时,它们只是沿着场地转来转去。但是,当若虫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5只时,它们开始如同一只虫子一样以自发的固定方向沿场地行进。
这类似于蝗虫在野外的行动。而在野外是约每平方米有 50只虫子时它们才会一致行动。更为有趣的是,当每平方米的若虫达到75只时,它们停止自动地改变方向。在这种超级拥挤的情况下,蝗虫保持一心一意地向前的方向。这意味着虫子越多,其前进的方向越好确定,并有可能提早采取措施,防止蝗虫造成的灾难。同时,这也说明在一个生物群体个体数量太多的情况下,个体成员一般别无选择,只有随大流,或集体无意识。
至此,研究人员只是稍稍弄清了当蝗虫的密度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但是为什么生物个体的密度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采取一致的集体行为,研究人员称目前尚不能圆满解释。按一般的解释,生物的群体或一致性行为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以适者生存的方式保存下来并遗传下去的。比如,统一行动有利于自己和整个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鸟儿集体飞行有助于相互照顾和有利于飞行,如大雁南飞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对于蝗虫来说,情况更特殊。由于它既是食草,又是食肉动物,而且还可能吃同类,所以它们要向同一个方向行动以避免相互冲撞和厮杀。也就是说,作为一只蝗虫来说,如果要避免被同类吃掉,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同一方向的统一行动。
当然,这种集体行为不仅限于蝗虫,很多动物如鱼、鸟乃至人类,都有类似的集体行动趋向。例如,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当人们数量不多时,人们在大街上行走似乎很随意;但人数达到一定密度后,他们就会自然形成一个队列,人们甚至会步调一致地行进。蝗虫的一致行动也类似于其他一些动物的一致行动,这就是有利于它们进食、繁育、迁移和避免被食肉动物捕食。例如,非洲草原上的斑冯、羚羊等集体大迁徙就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不被食肉动物猎杀。
研究人员发现,在自然界,如果每平方米的蝗虫密度超过50只,蝗虫就会采取集体行动,最终造成成群结队的蝗虫蜂拥而至。所以,在每平方米蝗虫密度少于50只时采取灭蝗行动,如喷洒杀虫剂,有可能会以最小的成本控制和减少蝗虫的危害。

蝗虫为何总是集体行动阅读答案

2,蝗虫达到一定密度时为什么会黑化?

13.【答案】统一行动,破坏力强。先介绍蝗虫的危害,深人们对蝗灾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巧妙地引出说明对象。(每一问各2分,共4分)【解析】事物的特征总是隐藏在一些关键的词句里,从①、②段中频频出现的关键词“统一行动”、“一致行动”、“集体行动”以及“大肆啃噬”、“ 满目疮痍,旷野一片”、“ 巨大经济损失”和一些具体数字,不难看出蝗虫危害的特征有两点:统一行动,破坏力强。作者在具体介绍蝗虫集体行动的原因之前,先介绍蝗灾的危害,其用意也是十分明显的,加深人们对蝗灾的了解,激发人们阅读下文的兴趣,同时也十分巧妙地引出了说明对象。14.【答案】第②段用列数字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蝗灾带来的巨大危害;第⑦、第⑾段用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蝗虫可能造成危害的单位面积的数量临界值。(每一问各2分,共4分)【解析】此题在于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用意的掌握。结合第②段的数据和关键文字,,不难得出上述答案;结合第⑥段的实验和第⑦、⑾段的内容来分析,第⑦、⑾段用列数字的方法,是为了说明蝗虫造成危害的一个临界数值,更能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蝗虫集体行动的内在原因。15.【答案】前面的第③段说得很清楚,蝗虫造成灾害有两个条件,首先需要有数量,其次需要一致行动。而这个实验室结论只是说明了第一个条件,还没有说明蝗虫集体行动的内在机制,因此后面的文字并不多余,恰恰是为了深入地说明蝗虫造成灾害的第二个条件,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所在。(分析正确得4分)【解析】此题在于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通过对第④段和后面几段内容的分析和把握,再结合标题理解,我们不难得出上述答案。16.【答案】不能删去,加点词语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有时”表明并非一切情况下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删去后表达太绝对化了,反而不准确不严密了。(判断“不能删去”得1分,阐述原因2分,共3分)【解析】此题在于考查学生对说明语言特点的把握。说明文是介绍知识的,它要求用语言表述知识要科学准确,这就决定了说明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而加点词语一般是对事物的状态或范围等作了必要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17.【答案】D(判断正确得3分)【解析】解答此类题一是要把握关键句子的用词用语,二是要注意前后内容的逻辑联系。通过仔细阅读,我们不难发现,D答项显然有悖于原文文意。

3,是什么原因造成蝗虫大面积的集体行动呢?

有资料显示,蝗虫的大爆发特别容易在天旱和森林过量砍伐之后出现,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造成蝗虫体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而使其数量大增。此外,干旱还使蝗虫喜食的禾本科植物生长受到限制,因此,一旦遇到好食物时,蝗虫便蜂拥而至。所以,这种地方的蝗虫密度极高,逐渐形成集团化行动。 虽然如此,但是蝗虫集团行动的原因却依然迷雾重重。另一种说法是蝗虫集群是因为雌蝗产卵时能够分泌集群外激素,引诱其他雌蝗前来聚集产卵,而刚孵化出来的跳蝻为了获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高温,就经常挤到一起。而蝗虫迁飞是由于雌性个体的卵巢没有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迁飞才能发育完全。等到雌蝗卵巢成熟才降落下来,交配产卵。第三种说法认为独栖型和迁移型这两种生态型能相互转变。 根据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蝗虫体内控制腿部和翅膀的胸部神经系统中积聚着一种叫血清素的化学物质,它在数小时内就可以让独居的蝗虫出现群居特性。在随后的干旱中,蝗虫被迫聚集在尚存的小片植被区生存。他们认为蝗虫由“独居”变成“群居”是因为饥饿而采取的战略,结群是为了寻找新的草地作出的反应。另外,科学家还发现随着蝗虫密度的增加,个体间身体相互接触传递某种信息,刺激蝗虫体内黑化诱导素大量增加,使蝗虫体色由绿变黑。这种黑化诱导素可能成为了解蝗虫集团行动的重要线索。 虽然目前关于蝗虫为何集体行动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治蝗灾的各种办法了。一些地区为了防治蝗灾通常使用有机磷农药,但有机磷在消灭蝗虫的同时也会将蝗虫的天敌大量杀死,从而破坏了生物链,而蝗虫由于基因突变,其后代的抗药性会逐渐增强。那么,也导致了有机磷药量的增加,如此循环,将极大地破坏生态平衡和引起环境污染。蝗虫是农业的一大灾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一定可以找到消灭蝗灾的有效办法。 非洲蝗灾